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武全能留后世德艺双馨溢梨园———纪念著名桂剧表演艺术家苏飞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朱江勇李娟

桂林日报 2014-10-12 12:00 大字

▲苏飞麟在《桃花扇》中饰侯朝宗

▲苏飞麟在《烤火下山》中饰演倪俊

▲苏飞麟在《白门楼》中饰吕布

?苏飞麟排戏《金精戏仪》

□朱江勇李娟

桂剧作为广西最重要的地方剧种,自清代乾嘉年间产生以来,走过了300年的历史。其间经历晚清时期唐景崧、抗战时期马君武和欧阳予倩的桂剧改革,得到过田汉、梅兰芳、程砚秋、崔嵬等艺术名家的指导,桂剧曾一度进入中国十大戏曲剧种行列,有过光辉的历史和耀眼的成就。2006年,桂剧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说,桂剧是代表着桂林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在桂剧的百花园里,名家迭出,各时期各行当表演艺术家争相斗艳。解放后,桂剧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尹羲、秦彩霞、筱兰魁、黄艺君、罗桂霞、苏飞麟、刘民凤、苏芝仙、林瑞仙、王琼仙、曾素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桂剧表演艺术家。此文纪念桂剧小生行杰出代表——著名桂剧表演艺术家苏飞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一出身贫寒梨园崭露头角

苏飞麟(1914—1987),桂林兴安县溶江镇人,原名苏广仁,艺名碧云霄,绰号“罗成”。苏飞麟出身贫寒,幼年仅读过三年私塾就缀学,他的父亲苏胜卿靠纸扎工艺为生,同时也是溶江桂剧有名的工小生行的“耍友”。苏飞麟年少时一方面跟父亲学纸扎工艺,另一方面经常跟父亲到戏台或“玩字馆”看戏听戏,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苏飞麟14岁登台“票演”,得到邻里街坊的高度赞扬。

1930年,苏飞麟首次在桂林客串《辕门射戟》饰吕布,在梨园初露才华的他得到唐少云的赏识。1932年他进入唐少云等人在桂林开办的碧云科班学艺,取艺名为碧云霄,同科的还有碧云香等30余人,苏飞麟拜名小生刘仪茂、蒋宝芬为师。科班是桂剧最主要的、最正规的传承方式,清道光年间至民国年间,桂剧科班林立,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演出人才,众多的桂剧名角出自不同的科班。1957年,桂林市桂剧改进团和明星桂剧团合并后,开办了桂林文字科班,苏飞麟担任该科班小生、丑行的教师,为培养桂剧人才作出了贡献。

碧云科班出科后,苏飞麟与黄淑良(人称“桂剧才子”)、颜锦艳(凤凰鸣)、杨兰珍等人搭班,在桂林、柳州、平乐、八步等地演出。在桂中、桂北一带,苏飞麟演的《长坂坡》、《刘高抢亲》、《辰州打擂》、《狮子楼》、《借赵云》、《火烧向荣》(剧中饰张家祥或向荣)等武戏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他也成为广大观众熟悉、喜爱的演员。

1940年以后,苏飞麟在东旭、三明、群众等戏院先后与颗颗珠、蒋金凯、小梅芳、桂枝香、王琼仙等名演员同台演出。1943年至1949年间,苏飞麟在桂林东旭、三明戏院上演自编、自导、自演的六十余本连台大戏《孙悟空》座无虚席,山城轰动,名噪一时,年轻的苏飞麟凭借自己的才华在梨园崭露头角,为他之后在艺术上的造诣和在桂剧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二文武全能表演风格独特

年少时的苏飞麟受父亲的影响工小生,在科班学艺时也是工小生,科班的刘仪茂老师以武功见长,在刘老师的指导下,苏飞麟对莽靠、折子、短打戏掌握娴熟,能够以文武生上场配合老师的演出。长期的舞台经验积累,加上对桂剧艺术的刻苦钻研,苏飞麟对小生的表演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能够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在舞台上塑造了吕布、周瑜、潘必正、窦仪、侯方域、倪俊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苏飞麟1987年谢世后,一幅引人瞩目的挽联“数十年翎毛抖擞,扮吕布,饰周郎,小生威风一世;遍八桂舞台纵横,齐顶珠,比天柱,老夫文武全能”,无疑是对他一生艺术生涯最精辟的概括。

1951年至1955年间,苏飞麟率广西明星桂剧团、广西桂林市桂剧一团赴湖南衡阳、长沙、湘潭、益阳、郴州,湖北黄石、武汉、鄂城等地演出,扩大了桂剧的影响。1952年,苏飞麟与桂剧名旦梅兰香合演《月下来迟》参加湖南省戏曲汇演,《月下来迟》是桂剧传统剧目《秋江》中的一场戏,取材于明代戏曲家高濂的传奇作品《玉簪记》,著名学者秦似曾编创桂剧《秋江》。无论是高濂的原作《玉簪记》,还是桂剧传统剧目或编创剧目《秋江》,书生潘必正的潇洒多情的形象都没有变。桂剧传统剧目《秋江》中《偷诗》《来迟》是两场高腔戏,唱腔很有韵味,富有特色,秦似在改编桂剧《秋江》时这两场戏同样保留了高腔。苏飞麟在《月下来迟》中扮演的潘必正飘逸、潇洒、多情、诚挚,却不轻薄、不呆滞,由于对潘必正形象把握得恰到好处,高腔演唱韵味十足,苏飞麟在湖南省戏曲汇演中获得演员甲等奖。苏飞麟还在《烤火下山》中饰演过和潘必正性格相似的书生倪俊,《烤火下山》是传统桂剧《富贵图》中的一折,抗战时期戏剧家欧阳予倩曾经整理改编过此剧,其中烤火是戏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场景,苏飞麟在舞台上将品行端方的倪俊成功刻画。

《三气周瑜》中周瑜是一员儒将,有勇有谋,但自负、气量狭小,既有少年英雄威风凛凛的一面,又有兵败后吐血身亡悲剧的一面,因此周瑜的心理和思想感情都很复杂,苏飞麟饰演的周瑜一出马门,左右掏翎、亮相展示这位少年英雄不可一世的威风,周瑜的穷途末路时则用高难度的“大翻”来表现。《白门楼》中的吕布是个有勇无谋的酒色之徒,部下对他不满背叛他,白门楼成为吕布殒命之地,吕布被曹军生擒之后为了苟活下跪求饶,苏飞麟通过大段“二流”板和翎子功,把吕布贪生怕死的一面演得惟妙惟肖。周瑜和吕布同样是三国时期的末路英雄,但人物性格不一样,舞台表现也迥然不同,苏飞麟都将他们刻画得入木三分。有人曾这样评论苏飞麟独特的表演风格:“他的表演豪迈雄浑时,犹如弄笔濡染的水墨丹青图;恬淡洒脱时,好像白描;而纤细精工处,又像工笔。既有师承,又有创新,兼收并蓄,自出抒机”(以光后,《翎毛抖擞五十春》,《桂林日报》,1985年3月15日)。

三推陈出新大胆艺术创造

作为受过传统科班训练的桂剧艺人,苏飞麟并没有一味局限在自己的行当,而是敢于跨越,敢于大胆艺术创造。1943年苏飞麟在桂林东旭戏院、三明戏院上演的连台大戏《孙悟空》,一改传统的丑行应工孙悟空角色的做法,凭借自己深厚的武打功夫饰演孙悟空,开创了桂剧史上小生行饰演猴戏的先河。当时的《西南晚报》(1949年8月3日)刊发过题为《武打小生善演“孙悟空”的苏飞麟》的文章写道:“他最擅长的角色,要以武小丑更有特色,他有滑稽的表情,诙谐的白口,令人笑破肚皮的做作,这样一来,他便在全武行戏的场合中,于是大显身手呢,最近他很精彩的玩意儿,以演孙悟空一角,蛮是叫座。”因此,不仅像《彭公案》这样的武打戏他非常拿手,像《大闹天宫》《花果山》这样的猴戏更是他精心艺术创造的杰作。

除了在表演艺术上的推陈出新,苏飞麟还跨越到编、导领域,这是在众多桂剧老艺人中为数不多的。从上个世纪40年代起,苏飞麟就大胆研习编导,他编导的连台本戏有《三门街》、《莲花帕》、《火烧红莲寺》等十数种,成为同行公认的桂剧连台搭桥戏的“桥师”之一,曾经誉满八桂的连台大戏的《孙悟空》也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苏飞麟不仅编导传统戏,还编导现代戏,解放前编导过桂剧文明戏《妻党同恶报》。1965年9月至1966年1月,苏飞麟被抽到桂林市曲艺团加强编导力量,随曲艺团跟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中南局陶铸书记到灵川县蹲点,其间他参与编导、演出了《进村之前》、《轻装上阵》、《借牛》、《小保管上任》、《打铜锣》等现代彩调剧、文场戏,并手把手传授曲艺演员戏曲表演技艺。1984年,中国艺术研究所录像收藏了他的看家戏(代表性剧目)《黄鹤楼》、《芦花荡》、《金精戏仪》。

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化妆造型艺术,桂剧脸谱的渊源来自祁剧,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归功于桂剧艺人在舞台实践中艺术创造,因为脸谱的勾画可以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自创新路,既符合脸谱原则,又使脸谱日益丰富发展。苏飞麟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脸谱的勾画和艺术创造颇有成就,尤其擅长粑粑脸、小生、旦脚开脸,1985年他为《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绘制了桂剧小生、旦角行代角制脸谱16幅,如《专诸刺僚》中僚王,《薛家将》中薛葵,《钟无艳》中钟无艳,《醉斩黄袍》中陶三春等。

四德艺双馨情真感人至深

年少时就进入梨园的苏飞麟,不仅艺术造诣深,而且善交游,为人友好、仗义。解放前,苏飞麟一次带戏班去广西某地演出,某官僚要班中一女演员唱堂会、陪喝酒,最后还强迫女演员留下过夜,苏飞麟机智巧妙地将女演员推出公馆大门让她逃脱。那位官僚恼羞成怒,将苏飞麟抓住投入监狱,第二天早上,近百名群众在监狱门口不停高喊:“我们要看戏!释放苏班主!”官僚迫于群众压力,无奈将苏飞麟释放。

苏飞麟对桂剧和地方文化事业不遗余力,感人至深,他不仅为桂剧培养了蒋文萱、刘艳津、胡艺亮、白甘霖等十数名小生接班人,而且作为桂林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桂林市委常委为桂林市的文化事业献言献策。苏飞麟传艺一丝不苟,唱、念、做,武功跌打滚翻、刀枪把子,样样精益求精,病危在床时他还给徒弟传授《芦花荡》这出戏,住院期间桂林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文化研究中心、市文化局等多个单位的领导同志到医院看望他。仙字科班出身的桂剧净行名演员林瑞仙,在苏飞麟灵堂前的即兴演唱,感人肺腑,代表了同行对他的敬仰之情:“未曾悼念咽喉哽,只见遗像不见人。苏老师你为桂剧忠心耿耿,一丝不苟献赤心。为桂剧你曾演过现代戏,为桂剧你发掘传统不灰心……黄鹤楼芦花荡功夫过硬,你是我桂剧界名老艺人。你化妆化得个又白又嫩,演周瑜和吕布胜过天神。逢年节搞义演你排兵布阵,演了武的又演文。你演文的太英俊,唱得观众听出神。你是桂剧的宝仓库,左边弹腔右边高昆……”

对家人苏飞麟同样情真意切,1936年苏飞麟与桂剧名旦秦湘云(艺名紫艳红,后改为须生)结婚,这对为自由爱情抗争的伉俪在桂剧界传为佳话。苏飞麟的儿媳——— 广西文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红玉,曾饱含深情地对笔者说:“我从小就没有父母,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爱,我到苏家以后公公和婆婆就像是我的亲生父母,他们从来没有骂过我,在事业和家庭上都支持我。我父亲(苏飞麟)手把手教我学戏,我上台演出,只要他有空总是到场观看,回家后指出我哪里演得好,哪里还演得不好,可以说没有我父亲的悉心指导,就没有今天的何红玉。”正是这种仁义传家的情怀,苏飞麟在外受人敬佩,家庭和睦团结,儿子苏兆斌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是有名的戏曲、曲艺作家和编导,孙子小敏也从事艺术工作,目前为桂剧的资料收集整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飞麟生活的时代,是桂剧繁荣和一度复兴的阶段,有像苏飞麟这样的桂剧表演艺术家的辛勤耕耘,桂剧是幸运的。今天,桂剧锣鼓日渐消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尽管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桂剧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的严峻性,但是措施和效果如何现在还很难断言。纪念桂剧表演艺术家苏飞麟先生,除了缅怀他对桂剧事业的贡献,也希望唤醒有志之士关注桂剧的命运,关注桂林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本版图片均由何红玉提供)

新闻推荐

“书记工程”惠民生大圩古镇换新颜

灵川县大圩镇作为灵川县第一批“书记工程”建设示范...

灵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