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昔日“山旮旯” 今日“聚宝盆” ——港北区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促农增收观察

广西日报 2014-09-24 17:30 大字

本报记者 唐正芳 本报通讯员 韦锦强

十几年前“吹尽黄沙不见金”的贫瘠山岭,如今却是果蔬漫山遍野,生态养殖红红火火——这里是港北区庆丰镇都炉村六乌山。都炉村村民靠山吃山,先后发展砂糖橘、黄帝柑、油茶、无公害蔬菜等主导产业,同时进行林下循环养殖,把荒山野地变成了“聚宝盆”。

让港北区不少贫瘠山区变成了富裕生态园的,是该区坚持走“科技创新兴农”之路,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科技。港北区委书记徐育东说:“我们将科技要素引入农村,激发了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活力。”

2011年6804元,比增17%;2012年7883元,比增16%;2013年8978元,比增13.9%。今年上半年5669元,比增12.3%。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稳步增长,记录着港北区科技兴农促农增收的坚实步伐。

1

科普基地+经济组织:农民致富“领头雁”

不久前,大圩镇仁乐穿心莲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庆丰镇都炉六乌山养猪循环利用协会获得了中国科协和国家财政部2014年“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

然而,之前的大圩镇乐堂村旱地贫瘠,加上常年缺水,秋种的玉米、红薯、花生等往往没什么好收成。是什么让贫乏土地长出了“金子”?2010年成立的乐堂村穿心莲种植科普示范基地技术员发现,这里特别适合“穿心莲套种春玉米”:“穿心莲喜阴凉,幼苗期在玉米的阴蔽下快速生长,玉米收获后留下的秆,继续给穿心莲遮阴,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缓解秋旱,到了秋旱时穿心莲已成熟。”基地负责人李松说。

这种套种方式经济效益显现,很快辐射到大圩镇、庆丰镇、根竹乡等,目前面积已达1万多亩。李松说:“按今年市场价每公斤4.5元计,基地年总产值300万元左右,实现亩增收1500元。”乐堂村韦福贵说:“去年种植8亩玉米套种穿心莲,收入3万元,今年增加5亩,目前长势很好,前几天已老板过来看货。”

在庆丰镇都炉村,领着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是协会。猪场建在六乌山的半山上,下面是果园或菜园。猪粪用于沼气发酵,沼液浇灌果园或菜园,种养结合,变废为宝,既减少了污染又增加了收益。“2010年成立的协会,及时为166户会员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定期聘请专家进行培训。‘猪—沼—果种养模式,平均每户增收1万多元。” 庆丰镇都炉六乌山养猪循环利用协会负责人莫远吉说。

港北区科协的覃良彬说:“统一管理,每头母猪防疫年平均用药成本由原来的600元降至400元;同时饲料采购定点、定厂,降低了生产成本,生猪统一销售,增加了议价能力和生产收益。科学的管理让农民受益匪浅。”

武乐乡水石荔枝协会、中里乡吉龙村三望养猪协会、意科乐果蔬科普示范基地、港丰瑶山鸡养殖科普示范基地、庆丰镇高桥村无公害优质谷协会……相继成立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协会,在港北区特色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领航、辐射作用,共带动种养户2万多户。

2

科技创新+致富能手:“舞”活农村一方经济

武乐乡水石村共有荔枝4000多亩,大部分都是上世纪90年代遗留下来的老品种,经济效益较差。“荔枝没嫁接时,亩产只有1000公斤,产值最多2000元,由于品种老化,果小核大、肉薄味酸,曾一度出现因卖果收入抵不上人工钱而无人愿摘的状况。嫁接后,产量增至2500公斤,品质提升价格也上去了,产值翻了几番。”水石村支书吴世标说。

2007年,韦合英建起小蚕共育室,科技创新就一直伴随着她,如今她牵头成立的根竹乡鑫农桑蚕专业合作社远近闻名,已辐射带动江口村和周边村屯1万多人种桑养蚕,“今年以来,合作社共养蚕8批,产值300多万元。”根竹乡江口村村民周建芳说,依托合作社,这两年种桑养蚕每年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为充分利用桑叶,去年3月份,韦合英开始试验用桑叶制作桑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成功。

“给我一条树枝,我就能裁出一棵树。”根竹乡泗民村绿之韵园场负责人周海丽说,经过不断摸索,剪一条罗汉松、紫薇(观花盆景)或苹婆(绿化树)的枝条,就可培育出一棵罗汉松、紫薇、苹婆;另将珍贵罗汉松品种嫁接到普通罗汉松上,培育出来的盆景,价值从两三千元提高到一万两三千元。小小的园艺场,通过科技栽培种植,年经营效益达30多万元。

庆丰镇太兴村汇兴蔬菜基地理事长简毓朝的基地里,有钢架大棚35个,种植草菇、木耳等各类食用菌面积近40亩,“收获期每天可采摘600多公斤,按每公斤7元计算,收入4200元。” 目前港北区规模以上连片种植食用菌的基地有3个,通过利用玉米、甘蔗等废弃秸秆栽培食用菌,发展循环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港北区长韦庆强介绍,近年来,港北区在注重政策引导、资金引导和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助推农民增收工程”建设,发展桑蚕、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生产,涌现出一大批农村经济带头人和致富能手,建立了一大批农村新型合作社组织。目前专业合作组织有243家,遍布港北乡镇,联接农户4万多户;规模以上的农业产业化基地10多个,涵盖穿心莲、西瓜、食用菌、淮山和鸡、猪、牛种养等产业,带动1万多户农户加入产业圈。“无数个科技创新的个体‘舞\’活了港北区的农村经济。”

3

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农民增添“科技味”

9月17日,根竹乡江口村举行“冬季桑园套种技术培训”,就如何利用桑园冬季闲置土地发展其它种植增收授课,60多名农民参加。韦庆强说,今年1-8月,港北区共开展水稻育秧技术、超级稻栽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桑园间套种马铃薯、果树促花保果等各种培训班67期(次),培训农民2.6万人次;重点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种养业能手、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累计培训农技人员上万人次、种粮大户1800多户、致富能手3000多人。

7月底至8月初是当地晚稻抛插秧季节。平坦田野上,农技中心、植保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办起的“田间课堂”特别显眼,农民有什么问题起直接提出来,农技人员现场解答和示范,深受农民欢迎。“把课堂搬到自己的实验田、示范园、养殖场,让我们在学习中干活,在干活中学习,实用技术掌握得很快。”庆丰镇杨林村村民黄国枝说。

让农民朋友更觉得贴心的是,经常能碰上见多识广的“科技特派员”:派驻奇石乡的周好平,引进超级水稻品种Y两优一号在当地推广种植500亩,粮食增产约2万公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300亩,每亩节约肥料成本25元;派驻港城镇石寨村的韦志能,采取“党支部+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105亩的“钱粮双增”示范基地,使石寨村种养大户和科技带头人队伍不断壮大;派驻中里乡的刘光寿,以乡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部为平台,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有求必应,今年以来共接待2100多人次。

徐育东介绍,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特点,今年4月中旬,从农、牧、林等选择具备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等技术过硬的66人,作为科技特派员派驻到农村、基地或企业,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品种。“他们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一对一帮扶等途径进行传、帮、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水平和致富能力。”

新闻推荐

银杏的王者风范

本报记者罗劲松文/图白果王花粉传扬数公里灵川县海洋乡,与大海并无关联。然而,每年晚秋初冬时节,这里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色海洋”——漫山遍野的银杏树由绿变黄。寒风一起,撒落满地黄叶……11月30...

灵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