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注入核心竞争力

桂林日报 2017-10-08 14:08 大字

▲美轮美奂的2017年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演出,惊艳了世界。记者唐艳兰摄

▲3月26日,在中美两国人民的见证下,一架二战时期在美国飞虎队服役的C-47运输机在重飞驼峰航线后降落在桂林,并永久落户在飞虎队遗址公园。记者唐侃摄

▲9月24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在灌阳县为从酒海井中发掘出的20余具红军烈士遗骸隆重举行安葬仪式,为告慰烈士英灵、弘扬红色文化写下了新的一页。记者刘教清摄

▲8月30日,“朱砂启智,开笔启蒙”的开笔礼活动在桂林东西巷遗址广场举行。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巷此次的开笔礼活动旨在通过传统的启蒙仪式,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记者刘倩摄

▲中央电视台2016端午特别节目“歌从漓江来”收视率创全国同时段第一。

记者唐侃摄

▲桂林“百姓大舞台”如今已成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记者何平江摄

▲桂林经典历史文化旅游新地标逍遥楼。记者何平江摄

▲桂林市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以来,对靖江王城进行了“拆围透墙”等系列保护行动,再现靖江王城的历史风韵。记者何平江摄

一院两馆记者唐侃摄

□本报记者刘倩

8月13日,桂林市启动灌阳县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9月24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在灌阳县隆重举行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20余具红军烈士骸骨终于入土为安,为告慰烈士英灵、弘扬红色文化写下了新的一页。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文化底蕴深厚。灌阳县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正是桂林市近年来倾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保护好、发掘好红军长征过桂北的历史遗存的一个缩影。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桂林市正大力将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与旅游、生态有机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核心竞争力。

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

桂林有着数万年的史前历史和2000多年的城市历史,积淀了以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璀璨历史文化。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秦代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古代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以明代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藩王文化,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桂林积淀了以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璀璨历史文化资源,它们散落于各阶段、各区域,如同散珠碎玉,亟待有效盘活。

2014年3月至今,桂林市委先后召开了四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大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通过文化与旅游、生态等各方面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方面唱好“三部曲”:一是把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像项链一样串起来,进行抢救式搜集,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的桂林历史文化遗存。目前这一步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论证、提炼、包装,凸显其价值,这是“三部曲”的关键。三是项目的实施和活动的策划,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

在桂林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这“三部曲”很快奏出美妙“音符”:进行历史文化标识及相关研究整理工作,到去年底,建成一批以抗战文化为内容的历史文化标识,此外新成立了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研究课题进展顺利;保护、修缮历代名人故居,已完成或正在保护和修缮正阳东巷岑氏家祠、灌阳唐景崧故居、桃花江李宗仁公馆、木龙湖李济深故居等28处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旧居);做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华南地区唯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4年揭牌,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新展示馆及《桂林山水家园》陈列正式对外开放,此外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框架初步呈现,7座王陵陵园考古清理发掘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被评定为国家最高级A级考古项目,并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工作,全市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共49个,占广西总数的55.06%,启动17个中国传统村落示范村建设工作,并推荐99个村落拟申报全国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文化精品层出不穷产生世界影响力

“梦幻水舞台,桂林邀你来!”201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桂林分会场一亮相,立即惊艳了全球华人观众。一场美轮美奂的山水文化盛宴,一场世界级的山水实景演出,一曲曲广西各族儿女的纵情欢歌,作为央视春晚的“颜值担当”,桂林分会场尽显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胜地的无穷魅力,把广西、桂林人民的春节祝福献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亿万观众,精彩演绎“央视春晚桂林最美”。

整个演出在央视春晚播出后好评如潮。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节目《歌从漓江来》、《带上月光上路》以36.27%的高收视率,位居所有42个春晚节目收视率的第五名,并位居上海、桂林、哈尔滨、凉山四个分会场节目收视率第一。央视《新闻联播》在春节期间先后报道了春晚桂林分会场盛况及“春晚效应”,是唯一一个获得《新闻联播》报道“春晚效应”的央视春晚分会场。这是桂林自然生态人文美的最佳写照,这是桂林各族儿女团结一家亲的和谐场景,这是桂林人民全面建小康、共筑中国梦壮志豪情的生动展示。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美轮美奂,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献给全球华人的最美“年夜饭”。

“唱完船歌唱山歌,唱完情歌唱渔歌,唱出各族人民心中的幸福歌”……2016年6月9日中国传统端午佳节,中央电视台携手桂林为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奉上了一席将中国传统端午文化与桂林元素充分融合的文化视听盛宴。“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在央视三套综艺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节目播出后,不仅电视观众们好评如潮,央视内部也进行了表扬,业内专家充分肯定。节目播出期间,电视大数据系统“酷云EYE”实时显示,“歌从漓江来”在央视所有频道节目中收视率排名第一。

这是桂林与央视携手,“名媒名城名节”叠加效应激情绽放的精彩呈现,也是桂林精品文化发展的缩影。五年来,桂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中国梦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实施精品创作繁荣工程,创作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精品创作欣欣向荣,获奖数继续稳居全区地市前列。

重现历史文化经典矗立文化旅游新地标

桂林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历史文化与时代脉搏紧扣,通过重建逍遥楼、改造东西巷、整合靖江王府等系列文化旅游资源,矗立了一批组团式的经典历史文化旅游新地标。

明代靖江王府是桂林最具有代表性历史文化遗存之一,城墙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300米、高7.9米,城墙顶路面宽5米,城墙周长1745米,是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藩王府。逍遥楼始建于唐代,曾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人文地理坐标齐名,历代名人骚客荟萃,但最终湮灭于历史尘烟中。桂林正阳路东西巷包含了正阳路东巷、江南巷、兰井巷等桂林传统街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一片历史街巷,也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体现了桂林的历史文脉。这三者连成一片,千百年来见证了桂林城的兴衰荣辱。为了传承延续桂林的厚重历史文脉,2013年以来,桂林市重建逍遥楼、改造东西巷、对靖江王府"拆围透墙",将靖江王府、正阳东西巷、逍遥楼及周边街区等建成一个近1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2016年"五一"前夕,在斑驳的靖江王府城墙边上,重建、改造的逍遥楼和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同开楼、开街,吸引了无数游客、市民纷至沓来。

红军长征过桂北红色文化永放光芒

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将“红色文化”列入“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好、发掘好红军长征过桂北的历史遗存,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桂北大地传承永续。

申报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一批文物建筑,建设一批文化标识,征集一批长征文物。将湘江战役旧址16个点打包申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织编制湘江战役旧址文物保护规划,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各县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江战役旧址、红军活动遗址和烈士墓等进行了全面保护修缮,并新建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战役纪念公园、灌阳县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和酒海井红军烈士陵园、全州县才湾镇觉山铺湘江战役遗址等纪念地近20处;为红军长征过桂北路线及遗址(遗存)设立文化标识,在桂林市区及相关县城和涉及乡镇的广场、公路、车站等醒目处,设立红军长征过桂北示意图、史实简介;重点对保存于群众家中的可移动性红军文物和新近发现的红军文物进行抢救性集体保护,对见证红军长征过桂北的老人进行资料抢救性采访。

打造文化精品项目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过程中,桂林市坚持项目建设带动,历史文化与时代脉搏紧扣,努力提高城市文化与旅游品位。

2015年3月28日,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在临桂秧塘正式开园。秧塘机场遗址是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战斗、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历史见证。遗址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世人和中外游客重温抗战历史、瞻仰抗战先烈的重要场所,成为展示桂林抗战文化的重要平台。2016年11月19日,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成员驾驶二战时期的C-47运输机,完成了重飞“驼峰航线”壮举,顺利降落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和中国有关部门商议决定,这架飞机将永久陈列于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

2016年5月20日,投资300亿元的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简称桂林万达城)正式奠基启动。这是万达集团继桂林高新万达广场、叠彩万达广场之后,花落桂林的第三个项目,是在全国布局的第11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也是广西投资最大、水平最高的世界级文化旅游项目。桂林万达城计划2020年建成,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开业后预计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年旅游收入50亿元。

短评

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点赞

□胤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越来越成为一座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热切期盼。

“甲天下”的自然景观与2000多年的人文景观和谐共生,著名的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交相辉映。桂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资源占据广西“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许多珍贵的文化印记如散珠碎玉般存在,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亟待整理和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快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时代背景下,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作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谋划。

从2014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战略,“唱”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三部曲”,将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与旅游胜地建设融合发展。正如市委书记赵乐秦所要求的那样:“我们要为历史和后人留点东西”,桂林市文化工作者交出了亮丽的答卷。短短数年间,正阳东西巷、逍遥楼、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成为新的文化地标;一批精心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正成为新的文化长廊;“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春晚桂林分会场美丽绽放赢得好评如潮;一个个文化景观、村落、场馆连成的风景线,让桂林历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城市竞争新优势。

5年来,桂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彩呈现,既是城市建设的实事好事,也是文化建设的喜事盛事,更是当代桂林人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伟大征程中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财富。由市委书记赵乐秦作词的《咏桂林》歌中唱道:“今朝数风流,自奋莫等闲。”桂林有底蕴、有资源、有秉赋,以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作为,迎来了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创新发展的春天。

新闻推荐

鉴骨 密码 参与广西红军遗骸打捞工作,通过几成碎片的遗骸确认身份信息,他有何人骨鉴定“密码”?

骨语者广西酒海井红军遗骸打捞鉴定专家,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李法军红色桌布上,大大小小的人体骨骼码放整齐,一名戴眼镜、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托起一片头盖骨,仔细端详着……这是广西灌阳县酒海井...

灌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灌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