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林:开“良方”拔穷根 ***显成效

广西日报 2017-09-19 06:36 大字

核心提示

“十三五”以来,桂林脱贫攻坚工作在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围绕“***、不落一人”总要求,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思路新机制,打出了一整套脱贫攻坚的“组合拳”,贫困地区呈现出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到2020年,桂林市将实现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8.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脱贫攻坚目标。

1 基础设施先“脱贫”

在脱贫攻坚战中,难啃的“骨头”是基础设施的“脱贫”。桂林市计划从2017年到2020年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脱贫摘帽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产业扶贫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前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村及所属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用上自来水、装上太阳能路灯,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宽带信息网络全覆盖。

截至今年8月底,该市95%以上的贫困村村委会所在地通了四级硬化路,80%以上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了硬化路,贫困村群众安全出行、安全饮水、生活用电、网络通信、文化卫生设施等基础性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

2 产业扶贫挑大梁

桂林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和***的治本之策,按照“全域规划、长短结合、突出特色、合力推动”的总体思路,全力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

《桂林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要求:从2016年起,市级农业产业化资金每年不低于50%用于产业***,3年间全市农业产业扶贫资金总投入将达到4亿元以上。

2016年以来,该市已投入产业扶贫资金近2亿元,惠及4万多贫困户、18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走出了一条具有桂林特色的产业***之路。目前,该市499个贫困村村村都锁定了受益项目,60%以上的村已完成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

该市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村通过利用资源、发展产业、盘活资产等办法形成稳定收入来源,通过“公司出资出技术+村委建基地+村集体入股+群众参与”“一店一村一产业”“资金、土地+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

3 旅游扶贫树样本

桂林市围绕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托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扶持旅游资源丰富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支持贫困地区参与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最美休闲乡村创建,建设更多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该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桂林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引导支持有条件的贫困村、移民搬迁安置新村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生态风光游等乡村旅游。整合农村交通、危房改造、特色旅游村镇、传统村落等项目建设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推进特色民居和特色村寨改造,强化旅游服务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4 社会扶贫聚合力

扶贫开发是全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去年以来,桂林市积极构建多元投入体系,部门、干部和社会三大帮扶力量显出新能量,全市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筹措社会帮扶资金共3亿元,集中投入产业扶贫,投入量相当于“十二五”时期产业扶贫投入资金的总和。

目前,该市共有100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5.3万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499个贫困村、8.3万贫困户和5.4万名贫困家庭学生。262家民营企业和33个驻桂林部队帮扶了297个贫困村,一些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也纷纷加入到脱贫攻坚行列,为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5 电商扶贫铺新路

电商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2015年十大***工程之一,桂林市借助创建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大力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通过推行“七一红色购物季”“我为家乡代言”等电商活动,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抓电商促脱贫攻坚新路子。

2015年,荔浦县、灌阳县入选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2016年,全州、龙胜、恭城3个县(自治县)新入选2016年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两年来该市共有5个县(自治县)入选,是广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最多的城市。

目前,该市已有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1.5万余人,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农产品收购综合平均价提升了15%,3000多户贫困户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实现人均增收1300多元。

6 易地“搬”出新生活

根据《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桂林市“十三五”期间须易地扶贫搬迁群众7420户,共31979人,涉及龙胜、资源、灌阳、全州、阳朔、永福、临桂和雁山等8个县(区)。

该市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广开安置渠道,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劳务输转、中心村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农民进城进镇经商创业转移一批、用工地接纳户口迁出一批、独居户下山入川整合一批、常年务工吸纳一批,保证安置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今年以来,该市易地搬迁项目的资金落实率、开工率、用地落实率达到100%,项目投资完成率、住房竣工率分别达到了55.68%、50.5%。

(文/王春楠 邓岩松 刘 艳图/桂林市扶贫办)

新闻推荐

桂林市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分级诊疗格局渐成 群众得实惠

远程医疗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看病。(资料图片)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其主要症结在于优质医疗资源长期在城市集聚,且难以下沉基层。桂林市从2012年以来,就一直在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医联体、远程...

灌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灌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