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开发土地“活” ——灌阳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纪实

广西日报 2015-12-29 23:47 大字

卿 日  唐 健

灌阳县人均耕地1.01亩,远远低于全区人均耕地1.31亩的平均水平。针对人多地少的实际,近年来,灌阳县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出台《灌阳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不断挖掘国土资源潜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全县国土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三上山一下乡”

创新用地模式

灌阳县大力推进“三上山一下乡”(即工业上山、城市上山、村庄上山、休闲旅游用地下乡),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工业上山:灌阳县是首批自治区级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试点县,为此,该县将西山坪、文市两个工业园区建在山坡上。2012年以来,新上山项目27个,占地86.7公顷,总投资21.06亿元,其中上山工业项目18个,占地56.2公顷,总投资13.66亿元,总收益6.1亿元,创税0.6亿元,土地利用率在60%以上,节约耕地42公顷。固定资产投资由每亩7.5万元增长到9.1万元,增长率21%;亩均产出水平由5.23万元增长到6.7万元,增长率28%。

城市上山:坚持政府主导、国土搭台、部门联动、乡镇唱戏,用好增减挂钩政策。灌阳县对188个地块拆旧复垦,新增耕地57.25公顷,减少了农村居民点独立图斑267个,建新区48.32公顷,其中山坡上建住房36.7公顷,城市批次供地率83.7%,节约耕地约20公顷。

村庄上山:加大上山新农村的建设投入,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建成新农村点150个,其中建在山上的有92个,在原址上旧村改造23个,人均建设用地26平方米,相比旧村庄人均92平方米少253%,节约用地42公顷。

旅游用地下乡:该县以“山坡上的有机果、稻田里的营养鱼”吸引农业体验休闲旅游进村庄进果园进田间为载体,转变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方式,加大对村内空闲地、现有住房投入开发农家乐,高效利用,变废为宝。目前全县160多家“农家乐”和50多家农产品网购点、40处简易集中交易场,共使用现住房和宅基地、村内空闲地或荒废改造地860多亩,仅新增用地57亩,节约用地803亩。固定资产投资近1.2亿元,亩均投入14万多,亩均产出约7万元,年创税收近630万元。

农民建房前置

创新管理模式

灌阳县出台了《关于农村村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将服务农民建房置于最前沿。通过进村入户调查,统计来年拟将申请建房农户,进行统筹安排,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审,申请人、调查人、核准人三员互动,让群众满意。

仅2014年,全县就分4个批次批准农民建房1226户,有效遏制因乱占土地而造成大量浪费及破坏耕地的现象,农村违法建房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2014年同比下降了22%。

与此同时,通过县、乡、村国土资源动态监察网络、机动灵活的综合执法队伍密集的巡查,把违法行为消除在萌芽阶段。2012年以来,全县共消除初始违法案件112件(次)。在每年开展的卫片执法检查中,违法比例均低于10%,立案率、查处率、结案率均为100%,整改到位率90%。

整治先行先试

建设标准农田

灌阳县作为广西第一批9个整县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县,该县先行先试,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节约集约用地探经验。

据统计,全县先后利用上级资金4.8亿元,对1.8万多公顷的土地进行整治,使8.8万农户22万群众受益。

通过土地整治,全县共平整土地176.37公顷,新增高标准耕地面积46.86公顷,提升了耕地等级,实现了增产、增收、增面积、增利用率、增竞争力,减投资、减劳动强度的“五增二减”目标。中科院院士袁隆平来到该县千亩超级稻暨再生稻亩产栽培示范基地,称赞“是了不起的重大突破”。

新闻推荐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现场教学点落户灌阳

本报灌阳讯(记者/黄维国通讯员/唐琳春)7月17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揭牌仪式,在灌阳县新圩阻击战陈列馆举行。这是该工程设在广西的首个现场教学点。全区72所高...

灌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灌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