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灌阳测产再生稻亩产500公斤 袁隆平现场验收直夸“了不起”

广西日报 2015-11-05 00:14 大字

本报灌阳讯 (记者/李春生 通讯员/陆仕臣 唐琳春)11月4日,全区再生稻生产技术培训班在灌阳召开。当天上午,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的千亩“超级稻+再生稻”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显示平均亩产突破500公斤,袁隆平院士兴奋地说:“了不起!”

联德村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是袁隆平2012年启动的超级稻第四期高产攻关项目在广西安排的3个攻关示范基地之一,计划5年内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攻关目标。

经过现场收割、打谷、过称,数据显示:农户王良富,种植品种“Y两优900”,折合亩产干谷529.1公斤;农户蒋继贵,种植品种“超优1000”,折合亩产干谷524.9公斤;农户王良德,种植品种“Y两优900”,折合亩产干谷489.8公斤。平均亩产514.6公斤。

“再生稻能够上500公斤,是了不起的重大突破,原来觉得有300公斤就很不错了。”听到这个数字,袁隆平大受鼓舞,“加上第一季,有可能达到1500公斤。但我建议区内外的专家来实地验收,如果达到1500公斤,是个新纪录!”

当天的验收现场,除了来自全区各地的农业技术人员,还有附近的农户。

当地农户蒋继发介绍,他家5亩水田,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已经种了5年,第一季每亩产量850-900公斤,第二季再生稻产量好的有500公斤,差的也有300-400公斤。“第一季的稻谷卖给粮库收购,每担147元。”蒋继发说,“第二季的再生稻品质好,留着自己吃,等于就是白捡了!”

蒋继发说的“白捡”,正是再生稻的优势:不播种,不犁田,不插秧,省工,省肥,省钱。

“如果把灌阳的经验推广开来,要求不高,第一季搞到800公斤,第二季搞到400公斤,平均有1200公斤,我认为已经很了不起了。”袁隆平说,“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的出路就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新闻推荐

“气象参谋”助农减灾增收

本报记者王春楠本报通讯员唐琳春王熙军中国气象局第三批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认定结果日前出炉,全国300个乡镇上榜,其中灌阳县观音阁乡是此次桂林市惟一上榜乡镇。近年来,观音阁乡通过安装气象预...

灌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灌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