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夯实基础 整合资源 创新载体灌阳:多举措谱写理论宣讲新篇章

桂林日报 2015-06-17 00:23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史春来)在新常态下,采取怎样的理论宣讲形式才能使受众“入心入脑”?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对理论宣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这些现实问题,近年来,灌阳县组织理论宣传工作者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理论宣讲的新形式、新方法,以“理论政策面对面”为载体,着力破解“不愿讲、不愿听”、“空对空”宣讲难题,多举措谱写新常态下理论宣讲工作新篇章,扩大了理论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夯实基础,理论宣讲氛围浓。该县县委专门成立了理论宣讲领导小组和宣讲团,年初下发全县理论宣讲工作方案,县委中心组带头学理论讲理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理论宣讲存在的问题,落实经费解决基层宣讲困难;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管理体制的理论宣讲工作新格局,将理论宣讲分解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加强宣讲阵地建设,巩固和新建一批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室。每到周末晚上,黄关镇龙吟村村文化室热闹非凡。“他讲的政策我们都听得懂,大伙都蛮爱听,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舒心!”赶来聆听村里退休教师蒋达明讲课的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点赞。

整合资源,宣讲队伍得壮大。通过整合县委宣传部、党校、社科联、文联、史志办等单位的理论宣传骨干,重点加强以“村、社区理论骨干、五老志愿者”为载体的宣讲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美丽灌阳·生态乡村”送文化进农村巡回宣讲活动,结合党的政策和灌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作视频课件13个、小康示范村专题宣传片2个,通过理论宣讲、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送电影、送春联、送图书等形式,实实在在地为基层百姓送去更多的源头活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宣讲骨干队伍建设,派送20名理论骨干参加区市理论培训班,并组织到外县学习,聘请区市讲师团、有关专家领导来灌阳开展专题培训和报告会30多场次,自主组织开展基层理论骨干培训班20余期共5600人次,宣讲队伍逐年得到充实壮大。

创新载体,宣讲方式接地气。该县借助“道德讲坛”、“山歌唱理论”、“草根文化舞台”、“领导干部大讲坛”等载体,构建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群众讲故事的“大宣讲”格局;县宣讲团分期分批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等部门进行宣讲,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居民家里,都有宣讲员与老百姓在一起“聊理论”;主动适应信息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习惯的新变化,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积极探索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微信转播、建立QQ群等宣讲平台;宣讲力求通俗化,以“灌阳人说灌阳事”,宣讲员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针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的五大战略任务,讲法律法规、讲科技致富、讲蔬菜果树管理技术等,用真实事例进行宣讲,受到群众欢迎,截至5月底宣讲场次达到200多场。

新闻推荐

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获“广西特色旅游名村”称号

本报讯(通讯员唐琳春)近日,笔者从灌阳县政府办获悉,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授予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广西特色旅游名村”称号,成为全区5个“广西特色旅游名村”之一。这是继2014...

灌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灌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