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瑶乡:“双创”催开旅游“特色之花”
瑶乡仙境通讯员张先昆摄
▲关公文化节万人空巷通讯员马振宇摄
▲瑶族羊角舞通讯员黄煜摄
▲县委书记邓晓强(右二)指导莲花月柿特色小镇建设
▲县长黄枝君(右)领回“中国气候宜居县”牌匾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关小菊在旅游活动开幕式上
恭城油茶文化节上瑶族妇女现场制作喝油茶的糕点
记者汤世亮摄
恭城平安镇社山村的瑶族婚嫁风俗巡游
记者汤世亮摄
▲房车队伍进村来
摄友在红岩村采风
高铁经济产业园之瑶族文化村精美呈现
▲2019最多人打油茶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
通讯员周华摄
瑶族博物馆对外开放
高铁经济产业园之瑶族文化村精美呈现
恭城特产(上左(柿饼(上右(椪柑(下左(娃娃鱼(下右(沙田柚
▲长龙油茶宴
▲龙虎乡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貌
11月21日,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邓晓强在2019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捧回了“广西旅游特色名县”的牌匾,这是恭城旅游事业长期发展、三年多艰苦卓绝的“创特”取得的成果。
恭城于2016年3月顺利入围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之列,2016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开展“双创”工作以来,该县按照“一城二区三生四大”总体工作思路,实施高铁经济产业园、恭城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示范带“一园一镇一带”文化旅游突破战略,以“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对照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各项工作目标,不断整合资源,致力打造“魅力瑶乡康养恭城”旅游品牌。
如今,恭城这颗贵广高铁线上的“岭南明星”,集“中国气候宜居县”“中国长寿之乡”于一体;她像桂林深处瑶山里酝酿了上千年的一坛美酒,历经岁月的发酵,散发出独特的芬芳;她的瑶族风情、生态风光、古建精华、饮食文化,无一不体现出独特之美,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宾客前来,用心,用情,用镜头,用诗用画,收藏这里不一样的美。今年一至三季度,恭城共接待游客371.33万人次,同比增长47.8%;实现旅游总消费43.22亿元,同比增长47.1%。
□本报记者汤世亮通讯员李振杰张祥生梁辉李茂香
勤奋热情幸福安康
在恭城乡村,不管你是熟客还是初次来到的客人,不管认识的还是生疏的,人们都会热情地招呼你进家里“打油茶”,几碗香喷喷的恭城油茶,氤氲之际大有令人忘却人间天上之意。县内40多万亩水果,是勤劳的恭城人民汗水浇出的成果,如果你路过,口渴之时,驻足下来,摘一个红通通的柿子解渴,纯朴的果农还会附加给您一个开心的微笑。这里的30多万人民,上下一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瑶乡奇迹。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10多任县领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本蓝图绘到底”,在生态农业的路上,拿到了一个又一个国家荣誉,保住了绿水青山,也换来了瑶乡人民的金山银山,一栋栋农民别墅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一辆辆载满果实的车辆在绿色海洋里穿梭,构成了一幅幅吉祥幸福的画卷!在全县上下的努力下,恭城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先后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部委授予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等国家级“金字招牌”达30多个。讲到这次“创特”成功,恭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关小菊深有感触:“‘创特’成功,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艰苦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老百姓大力配合的结果!”
民族风情浓郁独特
恭城,史称茶城,建于隋朝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全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30万,聚居着瑶、汉、壮等10多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瑶族自治县。这里民族风情独特浓郁,有十个文化项目被纳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9项与瑶族文化有关。桃花节、油茶节、月柿节,已成为恭城的知名旅游品牌。民间节庆盘王节、花炮节、关公文化节等纷繁热闹。这些节庆与每个村屯不同的习俗相关,而全县人民都喜欢打“恭城油茶”,所以恭城形成了“村村有奇俗、月月有节庆、家家打油茶”的奇特景象。
来恭城旅游,一定要备好酒量或者山歌,到这里,瑶族美女,会捏着你的耳朵,一首一首山歌敬酒,如果你对不上来,就会醉在瑶乡。
生态宜居长寿康养
恭城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恭城东、西、北部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地带。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18座,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县境,支流纵横密布。年平均气温19.7℃,年均降雨量1437毫米。国家气候中心评估结果表明,恭城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禀赋高,在全部42项气候宜居指标中优良率达92.9%。恭城具有多方面独特的气候生态优势,年适宜温度日数、适宜风速日数、适宜降水日数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气候风险偏低,是全国气象灾害较轻的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2014年,恭城成为“中国长寿之乡”中的一员。2015年,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恭城召开,生态化、低成本、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恭城经验”得到了国务院、自治区、市领导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其“加强改善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风貌,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二次大督查通报表扬。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项目县”,莲花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2018年,县长黄枝君捧回“中国气候宜居县”牌匾。
地方美食琳琅满目
“恭城油茶喷喷香,又有茶叶又有姜,当年乾隆喝两碗,给它取名爽神汤”。恭城油茶,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0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其制法、口味,配套的点心,都有着其独特之处。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各地爱喝油茶的客人,到恭城之后,特别能喝,有的一连能喝上十来碗,喝得那真是酣畅淋漓。与油茶佐餐的瑶乡风味小吃品目繁多,排馓、柚叶粑、萝卜粑、船上粑、芋头糕等数十余种特色糕点,形成瑶乡小吃饮食魅力,为游客津津乐道。2019年,恭城油茶文化节上,各商家展出的小吃,色、香、味俱佳,冲击着宾客的视觉、嗅觉、味觉,直呼过瘾。此外,瑶乡的土鸡土鸭,熏香腊肉,各种山珍土肴,都成了游客眼中的珍品。恭城月柿是广西传统出口创汇的名优产品之一,在恭城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加工历史,主产地莲花镇。恭城月柿果型美观、色泽鲜艳、个大皮薄、肉厚无核。鲜柿味甜可口,冻柿清香甜蜜,柿饼甘柔如饴、形似圆月,2000年获中华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荣誉称号。
古建新村交相辉映
“桂林山水甲天下,古建精华在恭城”。恭城的“三庙一馆”,是包括文庙、武庙、周渭祠(周王庙)、湖南会馆组合而成的一个古建筑群。得益于瑶乡人民对古建的敬畏之心及保护意识,历经几百年风雨仍矗立在县城,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至今仍是研究传统建筑爱好者深深着迷之地,也被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县内古村落星罗棋布,杨溪、高桂、实乐等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目前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已有18个,数量居全区前列。莲花镇朗山村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世纪以来,恭城高要求、高标准建起了红岩、北洞源、社山等30多个新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红岩村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社山村被评为广西特色旅游名村。
景区设施日益完善
开展“双创”工作以来,着力打造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和试验田,加大景区景点建设力度,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特色,树立“魅力瑶乡康养恭城”旅游品牌,实现了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预期。建成三庙两馆、红岩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矮寨、社山、龙虎关、杨溪、黄岭、北洞源、瑶族文化村等7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成黄竹岗、石坪瑶寨、柿都古镇(莲花老舞台)等3个自治区三星级汽车旅游营地。建成牛路头四星级乡村旅游区、邓扒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天佑楼、微笑楼、江临居3个三星级农家乐。牛路头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泗安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石坪瑶寨、平安客栈等2个四星级农家乐、旅游区吸引了远近游客。千钧成为四星级酒店,维也纳、信合、白天鹅成为三星级酒店。建成柿都古镇旅游集散中心,高铁客运综合枢纽项目加快推进。全县建成旅游厕所32座,其中AAA标准的11座、AA标准的11座。全县重要节点旅游交通标识牌、A级景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旅游饭店、特色餐馆等旅游导览图和指示牌全面完善。
瑶乡欢迎您!欢迎您坐上动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赏瑶乡旅游“特色之花”,喝恭城油茶,品恭城月柿、领略恭城不一样的瑶族风情!
(本跨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恭城县委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黄双保在摆渡过江村民。吃完晚饭,黄双保在船边休息,过一会儿就要早早地睡觉了。尽管生活比较艰苦,但黄双发的脸上依然露着笑...
恭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