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古道上的太平村□周昱麟 文/摄

桂林日报 2018-11-02 10:18 大字

阁楼式古民居

苍茫的湘桂古道

古道上的石狮

恭城东北面的龙虎关,是中原文化进入岭南的五岭雄关之一。从龙虎关沿嘉会至莲花走廊,文物古迹甚丰。有列为全国和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孔庙、武庙戏台、周渭祠门楼、湖南会馆戏台等,尤其轰动一时的,是1971年在距龙虎关10余公里的秧家村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鼎、编钟等30余件文物,反映出桂北乃至整个岭南社会的进步与文明。而与秧家毗邻的太平村,因地处湘桂古道之要冲,文物古迹也保留甚多,展示出桂北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

繁华一时的太平古村

地处都庞岭群山之间狭长走廊上的太平村,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部,西南距嘉会镇政府约1.5公里,北距湖南江永县约15公里。北面靠岩头村,南面接张家村,东邻蒋家村。村庄背靠麒麟山,面对恭城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村址的选择十分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水格局。

一段湘桂古道———长半里多花基石路,自南而北穿过村中,明清时因商贾往来而繁荣兴盛。村中有圩市、村头有关帝庙和古戏台,曾享有“小茶城”的美誉。

据该村老一辈人回忆,从前老街上有谢余庆家开的豆腐店,黄满家开的杂货铺,谢九成家的油榨,七公猫婆七谢应生家开的糖榨;卖小菜和猪肉、糖果饼子的,开油锅炸粑粑的;俨然成了个小圩市。村里还有的人去外面经商,如唐兴贵熬酒去嘉会卖。村支书唐玉松的父亲就曾给兴贵家打工酿酒。以前村子里有108个门楼,108块石门槛,现在还有唐家唐聘封的老屋,200多年了,保存得蛮完好呢!

该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耕地2437亩,其中水田1640亩,旱地797亩。有1724人,445户,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村中有谢、唐、刘、蒋四大姓,其中谢姓有432人,占全村人口近30%。各大姓在村里均建有祠堂,全村人还建有总的祠堂,但多在文革时毁坏了,现保存较完整的仅剩谢家宗祠。太平自然村有820余人,其中唐姓389人,谢姓432人,瑶族占45%,汉族占53%,其他占2%。蒋姓第三,汉族。刘姓有5户,周姓9户。

村名的缘起与变更

该村原名牛尾垌,村人称为八公84岁的谢培元老人叙说,明末清初时,附近的唐皇村水毁民居,有一部分瑶族同胞最早迁来这里。

据谢氏家谱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谢氏先祖仕荣率领族人从广东省南海县谢边乡朱紫巷来到这里,至今已有13代,283年。谢氏字辈排列为:“仕程文绍,国阑凤鸣,能启俊杰,宇雁飞翔,滔乐广积,永保忠良。”后仕荣葬在白羊过去的星子厄上。为光宗耀祖,民国初年谢家人曾请两个私塾先生在谢家总祠(现在叫愿堂)教书。晚清时村里设有武馆。私塾教的是《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增广贤文》《三字经》等。学生不过20人,每生每学期交二三百斤稻谷。

今年86岁的蒋喜怀老人说:明末清初,为避难人们从唐皇村搬迁过来。最先来的是唐蒋熊三姓。现村里还有蒋家巷,上边是唐家巷和熊家巷。后来熊家人没了,就变了刘家巷。如今刘家在本村还有四家人。而蒋姓自来这里,已有14代人了。如今为村里第三大姓,有161人。

该村唐姓人家是最早迁来这里的。据唐氏家谱记载,该村唐姓原籍安徽省徽州府祈门县,自先祖如珍参加明末广西桂林的抗清战事,不幸殉国。当时身边带有长子储庭,次子凤庭。父亲阵亡后,兄弟二人各自逃生。储庭逃至恭城,后娶恭城街黄氏,先定居唐皇村。30多年后迁来牛尾垌。凤庭一支则逃至兴安发展。由此推算起来,唐氏一族应在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左右来到太平村,迄今已有330余年了。

唐氏自储庭之后,来此已历15代人,人丁300余口。排的字辈为:“庭明宏元世王子,景绍桐封贻后嗣。西粤甲第启人文,正大忠良为国士。”现村里已有了“西”字辈。

年近九旬的蒋喜怀老人说,该村在明朝末年原名为牛尾垌。因村庄地形像一头牛。村子北面一带像牛的尾巴,新村至太平村头是牛身,村头至隆兴庙(关帝庙)像牛头,村头的两个鱼塘如牛的眼睛。

至光绪末年,流行瘟疫,人畜不保。村人为消灾弭难,将武庙中的关公神像抬出来在村子周围游行,又扎稻草龙,舞龙后焚烧。本村人幸得逃过一劫,人畜平安,而毗邻的各村均多遭难。于是在壬寅年(1902年)将村名改为“太平”以志此事,至今已有110余年了。从前村里极缺水,有时天旱连村边的井眼都没有水,要去离村子两公里外山下的出水岩挑水,挑一担水来回一个多小时。所以当地有民谚:“有女莫嫁牛尾垌,挑起水桶满地拱。”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有了龙虎水渠,安装水管,才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

当地流传有民谚:“收租吃饭牛尾垌,挑箩卖担马鞍山。”

因该村的财主和地主多,靠收租谷积累财富。从前该村财主和大地主曾有十几家:村里的民国县长唐勋臣的儿子唐百行,孙子唐怀礼,工商兼地主的黄满,开油榨的谢九成,开糖榨的七公猫婆七谢应生,还有唐家的兴贵、伟业,龙造,蒋春,唐繁飞,唐桂元,田老水和杨飞麻子等,田宽地多,生活富足。为了保财,他们还成立村自卫队,有枪有人。

历史悠久的古迹遗存(一)祠堂与古民居

太平村建于明末清初,古名牛尾垌,民国初年改名“太平”。该村古民居具有典型的桂北明清民居特色: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结构独特,鳞次栉比。距今300余年,尚保存有相对完好者。全村有1700余人,村中有谢、唐、刘、蒋四大姓,其中姓谢的有432人,占全村人口的近30%。各大姓在村里均建有祠堂,全村人还建有总的祠堂,但多在文革时毁坏了,保存较完整的仅剩谢家宗祠。

坐西朝东的谢家宗祠两进夹一天井,主殿两侧各有10条3米多高的青砖柱子,支撑着雨廊,两边各有一排7个厢房,共占地2000余平方米。祠堂大梁上存有墨迹:“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岁在壬戌季夏月谷旦立”。青砖墙体上覆盖着小青瓦,木梁的夹角嵌有精致的鸟兽花卉木雕,梁柱下面有刻了浮雕的石础。因年久失修,屋宇已陈旧破损,但仍可见当年宏大的气势。84岁的谢培元老人说,谢家原籍为广东省南海县谢边乡朱紫巷,来到太平村已有十三代人近300年了。先人在康熙年间排了24个字辈:“仕程文绍,国阑凤鸣,能启俊杰,宇雁飞翔,滔乐广积,永保忠良。”而唐家人来得比谢家人更早,大约有十五六代人了。

村里现存的古民居有20余间,多已颓坏。据县文物管理所调查,均为清代乾隆至光绪年间所建的岭南硬山式和歇山式建筑。如村民唐怡荣家建于同治年间的阁楼式庭院,门前有照壁和天井,四围的青砖烽火墙包着正方形的宅院,两层楼的祠堂,门窗上饰以精美的花雕。整个建筑显得雅致而封闭,外人只能从侧门进来,不走进祠堂看不到室内华丽的雕饰。

(二)村边古道上的大石狮

悠悠湘桂古道上,至今太平村头仍有一对大石狮雄踞于道路的两边,昂首眺望着过往行人。石狮坐东朝西,高约1米2,翘首瞪眼张了大口,线条流畅,憨态可掬。狮子胸部分别刻有“谢绍积敬”和“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字样。

谢培元老人说,谢家三房的老太公谢绍积是举人,后点了进士,谢绍积是谢家到太平来的第四代先祖,他捐赠的这对石狮是在广东定制用船水运而来的,以壮古道客商之行色。前几年,有一个给人家偷去了。而且在大庙隆兴庙里那对石狮子,也是他从广东运来送给村里的。那对狮子后来县里建茶江大桥,放在桥的两头。现存于恭城武庙之中。

(三)神道古碑和大古墓

在离村子约一公里的湘桂古道上,耸立着一块3米多高的青石“神道碑”———由封建朝廷所立的古代官员墓葬前的导路标志,彰显出死者的身份的高贵和等级。

这块钦赐荣耀乡里的神道碑在恭城是极少见的。碑上刻着“皇清授修职郎历任义宁县教谕宾州学正谢公神道碑”一行大字。谢培元老人说,这是谢家在太平第三代先祖谢文正的,祖墓在村西面半里远的螺蛳岭上。

从神道碑前越过田野,远远可见一座坐西朝东半月形的双重古墓。连着墓两边有七八块刻满文字的石碑和青石矮墙围手,共宽15米余。占地有200余平方米。墓碑高近3米,墓冠上有双凤逐日的浮雕,碑上刻有大字“皇清敕授修职郎历任宾州学正、义宁县学教谕显考燕山谢府君之墓”和“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五月合墓,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三月清明立”的落款。而紧连着墓碑两边的七八块石碑上,镌刻着死者生前的同僚、亲友和门生弟子为之歌功颂德的诗文和墓志铭,如直隶州通判、云南元谋县知事和灌阳县儒学训导等。

谢文正享年81岁,死得如此风光。据县文管所调查,这是恭城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古墓,桂北各县也很少有。神道碑和古墓,现已列为该县的文物保护单位。

悠悠古道上的古村落,其建筑反映出瑶、汉文化艺术的融汇交流,值得后人去发掘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玩字馆”

谢培元老人回忆,唐勋丞的二儿子唐淑曦即唐怀礼之父,1947年在村里曾召集一班爱好桂剧的票友在家开玩字馆。这为解放后本村的文艺活动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多在晚上唱桂剧文场,学习打击乐和唱腔,没有武打动作。唱腔和打击乐都有很好的基础。排练的戏本有《长坂坡》《野猪林》《黄鹤楼》《斩山妖》《草船借箭》《三气周瑜》《贵妃醉酒》等。生旦净丑末中,没有女旦角,由票友代唱,从1947、1948年直到解放,一直唱了三年。

到1950年,村里组织了一支二三十人的文艺队,请来县里剧团的导演排练指导,排戏一二十出,先在村上演,又到栗木常家和矿山上卖票演出,以原玩字馆高手唐裕林、唐伯兴等人为骨干,后加入唐怀礼、谢振业、唐绍清、谢玉珍、谢晋玄、谢晚成、谢璞英、常志良等主角,以及小妹仔、老养、谢春莲这些人。小妹仔唱生角,老养敲鼓,大满唱花脸的嗓子亮。整体水平堪比桂林桂剧院。回首往事,老人兴犹未尽:“有时他们搞得晚了,还到我家来打油茶。如今可惜这些人大都故去了!硕果仅存还余下常翠娘、五仔和唐怀礼了。”(老人珍藏有侄女谢玉珍当年在恭城县剧团饰演的《斩山妖》、《贵妃醉酒》剧照)

解放后,该队曾参加县里的第一届文艺汇演,荣获曲艺奖,谢培元老人作为村文艺队队员,出席了县里的文艺汇演的座谈会。至1974-1976年,村小学的几个男女老师应驻村工作队的要求组建了一支业余文艺队,自编自导,不仅在村里演出,还应邀到狮子村、嘉会街和西岭镇的杨溪村演出过,倍受欢迎。之后,还参加了恭城县第一届农村文艺会演。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农村的文娱生活。

年逾八旬的唐怀礼1983年曾担任县桂剧团的鼓手。

据唐怀礼回忆,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打鼓王滕县的黎兰芳曾携家小从南宁来到他家避难。“黎兰芳原在南宁桂剧团打鼓,南宁沦陷,他们两口子带一对儿女一家四口来我家躲了三年。当时我家有钱,六七十亩的大果园,四亩多的大鱼塘,田地200余亩。每年收花生、茶子、桐子几百担,柚子柿子上千担。”

“黎兰芳妻子唱生角的,儿子懂打鼓。我家开了玩字馆,每天耍玩字。在大果园里搭起戏台,坐着清唱。白天我去读书上学,晚上去跟他们学着玩。我大哥打锣,二哥打拍子,我打小鼓。父亲唐淑曦打大鼓,他42岁时去世。现恭城县文化馆馆长秦保义是我徒弟,他和师兄陈华军来我这儿偷师。”

回首往昔,老人兴致勃勃,眉飞色舞:“耍玩字,这其中最难是打鼓的,记忆力要特别好。得把戏本子全本看完,且记住。因为所有的乐器都得听鼓点指挥。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唢呐啊。开场有开场鼓,还有起板,赶板,滚板,哭板,慢板———快三点,中三点,慢三点,名堂蛮多的。先用定音器定调,光慢皮就有七个调(快中慢三眼)。我们有恭城最好的锣,我家的锣是用八担谷子从永福换来的,小锣也去了三担谷子。你一锺打下去,噏噏地叫,接连响得一百多声,鼓王常把它带在身边。乐器要保护得很好,凡是铜乐器,若吃了马蹄绝不准摸,不然容易开裂。每天戏唱完了,乐器入箱,锁起来,怕有人摸。解放后,我是县青年桂剧团的台柱子。邻近十来个县都来请我们,南下平乐二塘,昭平,荔浦,象州;北上灌阳,全州,资源,兴安。演出时常爆棚。1953年时用工尺谱,1955年改用简谱,那时好红火,一个村里有四五十人学戏。共有戏200多出。”

新闻推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小村庄组织志愿者重阳节前探望老人

志愿者探望老人。通讯员黄宝川摄13日9:30,黄先生拨打晚报热线:我是恭城三江乡人,我们三江乡栗田村去年成立了一个“传承中...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