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土地流转 恭城走出扶贫新模式

桂林晚报 2018-09-19 14:50 大字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发展迎来了更多的生产模式,从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微型企业,各类经营主体也在桂林兴盛起来。而近年来,恭城刮起的一股“微型农场”之风,以承包小土地为开端,盘活大产业的模式,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曾经的中国柑桔之乡,前几年饱受黄龙病危害的恭城柑桔树大量死亡,土地闲置后不少农业技术人才也大量外流。而以微型农场起家的承包模式,不仅盘活了土地,更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回村就业,走出了一条微型农场扶贫的新模式。

1

四季瓜果飘香

在恭城镇的庄埠村,一个近200亩的产业富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就坐落在这里,实际上,在此之前,这片土地的承包主彭明连还是个贫困户,而他的起家之路,就是从承包65亩土地开始的。

“2016年的时候,承包了65亩,主要种植的是红薯和香瓜等一些短平快的经济作物,收入保证了生活的基本需求。去年也没有贸然扩大规模,但是看到柑桔的经济形势比较好,所以今年扩大了承包面积。”彭明连说,

就在今年初,贫困户彭明连将原本承包的土地从65亩扩大到了200亩的规模,其中140亩就用来种植柑桔。

而像彭明连这样的利用土地流转,活用土地种植方式的形式,现在在恭城已经越来越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三江乡对面岭村的潘玉梅。2015年时,她看到恭城油茶知名度提高,准确把握时机,在村里建立了“微型农场”,发展茶叶产业。

2016年以来,恭城这种“微型农场”在龙虎、西岭、栗木、嘉会、莲花、三江、观音等乡镇落地开花,至今都已经发展扩大。这些农场大多都是从小面积的土地流转开始,种植多元的应季农作物,不让土地闲置的同时发展产业。这些“农场主”不仅有外来的老板,本地有实力的人也开始投入进来,不但让大批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更让恭城一年四季瓜果不断供应市场。

2

解决土地流转分散难题

要探究恭城“微型农场”能够发展产业化的原因,跟近年来恭城土地流转的政策加强脱不开关系。

上世纪70年代末,恭城就开始推广种植柑桔,到2000年左右达到顶峰,全县的种植面积超过了25万亩,恭城也一度成为了中国柑桔之乡。但是,从2006年以来,恭城的柑桔种植都遭受了黄龙病影响,大量柑桔果树逐渐枯死,柑桔产业日趋下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农民收入也逐年降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出现部分土地撂荒现象。

2017年,恭城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农业二次创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对科学稳步发展柑桔产业作出了统一部署,并于当年全面清除了柑桔黄龙病树,为恭城柑桔产业二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恭城的生态农业、土地流转等发展提供了生机。

然而,一直以来,恭城的土地流转面临承包地块零散的现状,“水田和果园分布散,也有些农民因为观念的问题,不愿意长期出租土地,所以难以形成连片承包开发的规模。同时,大面积承包种植柑桔,很多人还没有这样的信心去做。”恭城生态农业中心李庭益告诉记者,“但是,恭城的土地流转政策也有着自己的优势,目前根据地段,恭城的土地流转价格一般在每亩地400元一年,最高的也只有1000元一年,相对来说,在整个桂林的价格水平处于中等,低于荔浦、高于灌阳。加上恭城的气候条件良好,所以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农场主过来承包。”

还没有大力发展产业的底气,但是又有着土地流转的良好条件,因此以微型农场开始承包继而发展产业的模式,也成为了对现状的一种解决办法。

3

灵活的种植政策分担风险

可以说,以微型农场的形式入手,再发展产业,也是给此前饱受柑桔黄龙病之苦的农民们,从经济上到精神上的一种信心重建。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恭城,气候温暖,降雨充沛,十分适宜柑桔生长,被专家称为“柑桔生产最适宜种植区”。恭城很多地方的农民实际上都是种植柑桔的高手,有着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也正是借着大力重振柑桔产业的东风,不管是本地农民还是外地的农场主,也都迈开了土地流转承包的步伐。

“2013年,县里面印发了《关于加快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始了土地流转工作,截至2017年底,土地流转总面积为42879.14亩,主要方式为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等5种方式。”李庭益说。

对于农场主来说,在大面积推广种植柑桔之前,运用小面积“微型农场”的套种模式,不仅分担了风险,还保证了收入。

尽管将柑桔的种植作为主要的经济产出,不过在这一片田地里,彭明连也同时套种了香瓜、西瓜等农作物,保证了田里一年四季都有产出。“早一些时候就种香瓜,种了50亩,之后过了季节就种红薯,还可以种其它蔬菜,一年四季田地都没空着。”彭明连说,“现在也是一直用50亩左右的面积去套种其他作物,因为柑桔产生经济收益的周期比较长,这样不仅可以分担种植风险,还可以保证盈利。”

4

扶贫政策助力农场扩大

在结束了一段时间关键的柑桔种养,庄埠村的蓝日荣计划着短暂外出务工,等待下一阶段的施肥期到来。现在已经年近六十的她,仍然还是种植柑桔的一把好手。

实际上,在扩大了承包面积后,彭明连的农场里越来越多地引进了周边村落的劳动力,这也让原本因为柑桔黄龙病而不得不外出务工的乡亲们,有了再一次施展拳脚的机会。而蓝日荣光是去年一年在农场做工的收入,就差不多有4万元。“今年的所有村民开工报酬,差不多在20万元。”彭明连说。

以微型农场发展的形式,在盘活土地的同时,也给了周边村民一个增加自身收入、认识土地流转政策的时间机会。

“一些农民在小面积的基础上种植成功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会渐渐扩大土地流转承包规模。另外,这些农场一开始也是雇佣周边的村民作为劳动力,村民重返农田的同时,了解这种模式过后,会更加容易接纳土地流转这样的形式。现在也有不少农场主在小面积承包后,开始扩大承包的面积。”李庭益说。据了解,在龙虎乡,经过土地流转后,仅火龙果就发展了超过1000多亩,柑桔、火龙果、百香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越来越多。

“这样小面积承包的方式,也算是给贫困户的一条新路子。在前期彭明连承包时,也给了不少的政策支持。实际上,真正要扶贫,首先是从意识上引导,然后就是要‘制造\’产业,让村子自身拥有造血的功能。”庄埠村第一书记段宗元表示,“之后我们的政策也会加强对这方面的引导,走出农产新路。”记者吴思思

新闻推荐

碧桂园桂林城市公司助力贫困村脱贫攻坚

本报讯(记者莫毅恒通讯员胡洪隽)8月2日,碧桂园桂林城市公司一行5人在公司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冒着炎炎烈日,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

恭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恭城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