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恭城:铲除“黄龙”与发展种养同步推进

桂林日报 2016-05-05 16:23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李振杰)5月3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三联村,该村的“生态农副产品合作社”理事长黄春潮看着连片种植的红芽芋长势良好,心头充满喜悦。“这里原来是感染了黄龙病的果园,在县里的鼓励下,我们砍除病树,流转土地种上了200多亩红芽芋。”

这是该县鼓励农民清除黄龙病树与发展种植“短平快”经济作物同步进行的一个例子。该县柑桔水果种植面积高峰时期达28万多亩,总产量超过32万吨,全县人均有果1000多公斤,一度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十年来,受柑桔黄龙病的侵袭,全县柑桔产业遭受毁灭性打击。据统计,目前全县柑桔种植仅剩4万多亩,且大多已感染黄龙病,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该县多年来持续努力推进清除黄龙病工作。今年,该县顺应群众意愿,决定2年内全面清除柑桔黄龙病树,引导群众发展“短平快”经济作物轮作,改良土壤,培育地力,为今后重振优质柑桔产业奠定基础。该县以“面积核定、乡镇负责、经费包干、逐年推进、全面清除”的工作思路,出台文件,按照300元每亩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包干使用,奖补经费主要用于奖补和扶持以农民合作社、公司、种养大户等模式组织开展的集中清除及同步发展种养产业(经费原则上不分散发给农户个人)。同时,实行每天“零报告制度”,各乡镇每天要汇报进度。

该县的举措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同是三江乡的十八岭村养殖大户伍先云,向病区果农免费发放玉米种、牧草种子,签订保价回购合同,发动病区果农自主清除黄龙病树,发展养殖用饲料种植,并将养牛产生的有机肥,按所回购玉米秆、牧草数量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果农回田,形成“自主清除—按需种植—回购养殖—有机肥回田—再次种植—再次回购养殖”的种养一体化良性循环模式,既修复了病区土壤,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平安乡、栗木镇等乡镇,引进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发展订单农业,流转清除柑桔黄龙病树果园800多亩,连片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还带动周边30多户农户发展蔬菜种植100多亩,所生产的蔬菜定点销往广东、港澳等大型超市。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模式推动清除黄龙病树工作,目前已经清除黄龙病树果园近1.4万亩。

新闻推荐

桂林市重拳治理“毒驾”5月10日至26日全市共查获毒驾13起

?民警在对一男子进行毒驾测试  记者蒋伟华摄民警在查看检查毒驾的结果。记者蒋伟华摄...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