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恭城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广西日报 2016-03-27 21:42 大字

本报恭城讯 进入3月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秧家村晓山屯的村民忙得不亦乐乎:在村干部的发动下,村民集资10多万元在村旁修建了两座观景亭;全村80多位青壮年分成三组,奋战数天,开出了一条登山观花的道路;将一条名叫黑河的地下河水体清理干净,露天河段两岸植上了桃树,小艇划过1000多米长的地下河,便豁然开朗,小屯掩映在桃林之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颇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意境。“我们就是把它当桃花源来打造的,听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好多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何志文兴奋地说。

近年来,该县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为契机,结合优先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鼓励群众积极开展“三清洁”和“三化”活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晓山屯成立了由群众组成的生态乡村建设筹委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退休教师何耕清与老党员何振学,用古文形式撰写文字优美的景观简介;泥水工匠修建屯里的鹅卵石步道;木匠用铬头烫出古色古香的指示标牌。没有专业技能的,则积极投工投劳,搅拌混凝土、硬化停车场……同是嘉会镇的太平村,在今年桃花节期间,29户农户办起了农家乐,每户每天接待十来拨客人,开开心心地发了一笔旅游财。

群众积极性激发起来后,各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平安乡北洞源村利用民间理事会管理旅游事宜,每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西岭乡杨溪村依托古村优势,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信息平台发展旅游,既推动了生态乡村建设,又提高了古村的知名度,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有着“全国十大魅力乡村”美誉的红岩村,成立旅游公司,整体作战,提升旅游服务能力。2015年,公司旅游收入达1315万元,其中较大部分为餐饮业和住宿业收入。旅游发展带动了其他第三产业,该村7人经营观光竹筏,平均年收入达8000元。每年月柿节期间,当地的辣椒酱、柿饼等农产品十分抢手,旅游农产品销售额都在60万元以上。

“我们通过支持农民举办民俗节庆,让农民分享发展旅游的红利,真正让农民成为建设生态乡村、发展旅游的主体。”该县文旅广体局有关负责人说。(李振杰)

新闻推荐

查处中央督察组交办案件迅速有力 交办879件,办结519件;112人被问责

本报南宁讯(记者/奚振海通讯员/昌苗苗)8月2日,中央环保督察组自治区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在南宁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我区查处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和典型案件相关情况。自7月14日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进驻...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