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村治理精神荒漠的“教化”试验

桂林晚报 2016-03-17 14:40 大字

记者龚亮勇文/摄

3月8日,恭城观音乡水滨村的清晨被一阵有节律的鼓声唤醒。正在家中专注打鼓的,是一对今年5岁的双胞胎兄弟。母亲说,孩子的技艺是从村民日常频繁的训练和展演中耳濡目染学来的。

鼓呈圆筒形,两端粗而中空,是瑶族的传统长鼓。沉寂近半个世纪后,敲打鼓皮发出的声响再次成为这个山村最熟悉的声音。

而在鼓声复苏的背后,是一些村民致力在传统文化娱乐中寻找精神世界的根基。几年的探索,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是一条治理娱乐匮乏、赌博成风、人情恶化等等农村精神荒漠化的可行路径。

■曾经的“赌鬼村”

距离县城61公里的水滨村,是恭城瑶族自治县最北的一个山区行政村。这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村庄位于两省(区)三县的交界地,两边山脉相连,中间为谷地。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水滨村也孕育出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

由于交通不便、山多地少,靠天吃饭的水滨村祭祀风气曾经浓厚,建有大小庙宇10余座。村民在这些庙堂吹笙挞鼓,向神明祈愿。“每家每户出人出力,几乎每个月都有活动。彩旗队举着旗子围绕着整个山头跑来跑去,山间都是吹笙挞鼓的声响,热闹得很呢。”83岁的村民周民统回忆。

在广西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冯智明看来,这些企图取悦神灵的民俗,也娱乐和充实着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而在这些村落集体性仪式中,人们通过互动也实现了血缘和地缘的凝聚,稳固了村落社会关系网络。

因为带有迷信色彩,这些庙宇在“破四旧”中摧毁殆尽,各种祭祀仪式也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庙宇在村民的集资下得以修复,但已不复往日的盛景。

此时,外面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年轻人离开故土外出打工。挣了钱的年轻人,带回村民们从未见过的手表、收音机。“从那时起,就没人愿意搞这种娱乐活动了。”水滨村村委主任杨才明说。

经济发展成为最强势的话语,而随着文化生活逐渐淡出,村庄也不再热闹。在这寂静的村庄里,钱袋子鼓起来的村民开始在牌桌上寻求愉悦和刺激。

“那时流传着一段顺口溜:观音山、观音水,个个都是老赌鬼;上五排,下五排,个个都会打字牌。”杨才明回忆说,村民因为赌博而起争执、闹矛盾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夫妻反目成了仇人。观音乡综治办副主任马树发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这里赌博风气浓厚和地处偏避,一些外人专门来此开庄设局。在这些赌局中,村民一个晚上输掉一年甚至几年收入的情况并不鲜见。

赌博助长不劳而获的习气。村里一些年轻人开始跨过祖祖辈辈恪守的两省(区)边界,闯入对面村的山林盗伐杉木。集聚的怨气和矛盾终于爆发。有一天,水滨两名村民越过边界捕猎被对面村的村民误为偷树扣留,引发两个村大规模冲突。“我们村里4个年轻人,死在了上世纪90年代的那场械斗中。”杨才明说。

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而缺乏温情。

村里放电影曾是难得的集体娱乐,却也是水滨村支书李志军头疼的时刻。“只要一放电影,附近几个自然村的村民就会聚在一起,保准就会打起架来。”李志军说,打架的起因大多是平时积累的矛盾,“争山、争林、争水,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已经不管用了,争来争去经常打得头破血流。”有时,打架则无需理由,“就因为发烟的时候没给自己,也能打起来。”

■更“接地气”的娱乐

面对农村精神荒漠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政府也开始在农村文化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等文化惠民工程陆续上马。

2008年,水滨村建起了农家书屋。看着宽敞、整洁的农家书屋和琳琅满目的图书,村委老主任蒋礼发曾为村民有个消遣的好去处着实高兴了一阵。但他很快发现,在这个3000余人的村子里,来看书、借书的村民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十个人,借的也大多是种养技术的书籍,“我们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还很难把看书当成一种娱乐。”

蒋礼发与杨才明、李志军等几位村委干部一合计,决定向村民推广一种更“接地气”的娱乐方式——— 祖辈传下来的吹笙挞鼓舞。吹笙挞鼓舞曾是瑶民在祭庙、还愿等集体仪式上表演的歌舞艺术,集乐、舞、歌、号子于一体。“解放前,各族的各家各户必须有一个以上的成年人参加,村民也都喜欢从中找乐子。”蒋礼发说。

起初,年轻一辈并不愿选择这种难学、花时间、又挣不到钱的娱乐方式。为了劝导年轻村民加入进来,杨才明和李志军等几名村委干部带头成为了第一批学员,利用闲暇时间跟随蒋礼发学习。

两年下来,水滨村的吹笙挞鼓队仅固定队员就发展到40多人,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至15岁的孩子。在观音乡政府的推荐下,这支队伍多次到县里参加各种文艺比赛和演出,并在广东连州举办的民族民间歌舞比赛中夺得金奖。

杨才明说,诸多的荣誉和认可让越来越多村民的表演欲望调动起来。为了让更多村民所学的技艺有机会表演,村委进而倡导各个自然村屯逢年过节组织晚会。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自发组织的晚会受到村民的追捧,越办越隆重。

去年国庆节,观音乡党委宣传委员马树发收到了石坪自然村村民组长俸尚春通过微信发来的一组照片。画面里,是村民自己组织的国庆节晚会。“别看是一个自然村举办的晚会,有舞台、有主持人,节目除了传统舞蹈还有现代舞、歌曲、小品。”向记者展示这些照片的马树发惊叹不已。

“现在,我们村每年国庆、春节、中秋都会固定举办晚会,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俸尚春告诉记者,每场晚会持续2个多小时,节目都是村民自编自演。演出前一个月,村民晚上就会聚在灯光篮球场排练节目。有时候节目多,村民为了能上台还走后门呢。“活动多了,打牌的人自然就少了。”

自从加入村里的吹笙挞鼓队后,村民周世登一年下来难得摸几次字牌,“一回到村里,不是排练就是演出,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周世登乐此不疲,因为外出打工时,他总会把自己演出获奖照片揣在口袋里——— 这是他向工友介绍自己的最好“证明”。

有时实在手痒,周世登会在村里逛上一圈,却发现很难找到牌搭子,“村里小卖部以前固定的2张牌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撤走了。”

下转07版

新闻推荐

恭城举办中小学生第一届足球比赛

两队小球员在比赛中拼抢。记者马翔/摄  &...

恭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恭城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