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瑶乡“傻”支书 入选好人榜

广西日报 2015-11-19 00:07 大字

身边党员

周品秋 谢云龙

他是中国最基层的“官”,每月工资不足1000元;然而短短8年,他带领村民将一个穷山村改变落后面貌……

这背后,他的付出让人难以想象:为了修通村里通往乡镇的公路,他把自己的挖掘机、卡车、厂房都变卖了;8年来,他先后垫资了150多万元。

这个人就是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大地村党支部书记伍锡品。

很多人都问他:“你为村里垫付那么多钱,这样做值不值得?”“能换来老百姓的‘路通财通\’,换来村民生活改善,再亏也值得!”伍锡品这样说。

老板回村当支书

“看到屋,走到哭”是昔日大地村的真实写照。该村地处湘桂交界的大山深处,是全县最偏远的行政村。穷怕了的大地村人,渴望能有人带领他们修路走出贫困。

2000年以来,伍锡品靠经营木材生意起家,走出了深山,在县城建起了小洋房,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但他心里惦念着村里的事。

伍锡品与村民们打交道中发现,乡亲们很勤劳,但劳动效率不高。“要改变现状,一是必须改善交通条件,二是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当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后,大伙都觉得想法不错,可谁来带头做这些事呢?“要是你能回来,当我们的村支书就好了。”村民充满期盼地望着伍锡品说。

“走出大山不容易,但大家信任我,我应该回来和你们一起干。”伍锡品下定了决心。2008年7月,全县村级“两委”换届,他当选为大地村党支部书记。

新“官”上任三把火

上任后,伍锡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积极争取惠民政策支持,组织全村男女老少参加,义务投工投劳维修道路。

2008年7月以来,伍锡品组织村民共筹集资金200多万元,投工5000多人次,完成了双源、地坪头、大寨等5条总长20公里的村屯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大寨至深冲、双源至银殿山、两岔河到西卡彭家等5条长22公里的砂石路。

为了修路,伍锡品多次将自己在外地作业的两台挖掘机调回村里,不但损失了上万元的收入,油费和施工台班费都是他自己掏腰包。

他还先后变卖了工厂和大卡车,垫付修路款。任村支书7年多来,大地村建起的40多公里村(屯)道路成了“小康路”,村里的面貌一年一个样。他做的一件件好事、一桩桩实事都被当地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今,在三江垭口俯瞰大地村,只见公路蜿蜒而下,一座座漂亮小洋楼点缀在田地间,村民门前屋后也通了水泥路……

带领致富有想法

谈起以后发展,伍锡品说:“土地、山场就是我们的银行,我们要靠山吃山。”

在没有做村支书之前,他就为村民提供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植树造林。但之前由于没有通路,村里现有的木材和毛竹都卖不出去,村民都不愿意在荒山上植树。而现在路通了,木材价格又好,村民便纷纷开荒造林。几年下来,大地村村民新种杉木近4万亩、毛竹1.2万亩,建立了连片200亩以上的杉竹基地4个,建有木材、竹器加工厂4个,年产值达80多万元。

“我们村里现在家家都有个‘绿色银行\’呢!”现在种有杉木7万棵的村民王林忠,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价格,一棵杉木一年可以增值5元左右,15年后单是杉木收入就达500多万元。

种养两条路,保准能致富。大地村水温偏低,但水质特别好,适合养殖特种鱼类。伍锡品就带领群众“做活水文章”,大力发展养殖娃娃鱼。目前,全村养殖娃娃鱼年产值超过100万元。乡亲们高兴地称赞,是伍支书带头抱回了“金娃娃”。

物质生活翻了番,生活方式也要变。村民收入高了,钱袋子鼓了,但绝大多数村民多年来饮水还是从山沟里接取的。于是,伍锡品又带领群众改水改厕,组织村民建了8处人饮工程,全村90%以上的群众都喝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80%以上的农户建有沼气池。

“这样的支书,我们最喜欢!”村民们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发自内心的感受。伍锡品却说:“作为一个支部书记,我做得还很不够。只有加倍努力,才对得起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

继荣获自治区党委授予的“扶贫攻坚好支书”荣誉称号后,伍锡品在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入选名单中又榜上有名。

新闻推荐

新居依山傍水 移民感恩贴福

本报恭城讯“享受党的好政策,我们移民住上依山傍水的好房子。”春节期间,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峻山水库旁移民新村喜气洋洋,年届中年的周军荣接待来贺访客,忙得不亦乐乎。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他还深陷住...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