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洁能源“照”亮桂北大地

桂林日报 2015-11-06 20:07 大字

□本报记者文烨

近年来,桂林市在农村大力实施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建设,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措施,已让众多群众得到实惠,成为广西探索农村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太阳能路灯:让农村的夜晚亮起来

每当夜幕降临,兴安农村中的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便亮起来,远远望去,犹如一颗颗在黑夜中闪耀的夜明珠。

11月5日,记者在兴安县光伏产业园采访了解到,兴安的光伏企业近年积极转型生产农村需要的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抽水系统、太阳能杀虫灯等实用产品,已让桂林的光伏产业迎来新春。

“十一五”期间,桂林市就制定《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多个县、区陆续建起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经多年的规模发展,桂林的光伏产业现已成为广西的主力军,拥有尚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光伏企业。

2011年初,桂林市明确提出了“阳光惠农工程”,在农村推广安装太阳能路灯。从2012年起,桂林市每年投入60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农村安装太阳能路灯。从2012年至2015年10月,桂林市共投入8324万元,在720多个自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达15200多盏,受益人口约14.6万人。“有了太阳能路灯,农村的晚上灯火通明,与城里差不多!”全州枧塘镇农民房永发说。

在农村推广太阳能路灯的力度和规模上,桂林走在了广西的前列。

高山风能:增添县域经济活力

记者在资源县金紫山的崇山峻岭看到,一台台高耸云端的大型风力发电机在劲风中不停地旋转,并发出呜呜的欢叫声。一条高压输电线通往山下,正源源不断地向中国南方电网输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近年来,桂林市快速抢占战略性新兴能源发展“高地”,全力打造广西高山风电基地,先后引进中国国电、中电投、中国大唐等大型央企参与高山风电开发建设,目前已有资源金紫山风电一、二期工程和兴安风电项目一、二期相继建成发电。此外,还有桂林昌盛坪、全州天湖、恭城燕子山、灌阳马头山等10多个风电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2013年3月,桂林市审议通过了《桂林市风力发电“十二五”规划》,初步拟定44个场址,总装机容量约2654兆瓦。预计到“十二五”末,桂林市建成的高山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0万千瓦,为桂林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为桂林保持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金紫山风电项目是广西第一个风能发电项目。“金紫山风电项目的投产,不仅改写了广西无风电的历史,而且成为我国建成投产的最早高山风力发电场之一。”中电投广西金紫山风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殷继明对记者说。

一个个高山风电项目工程的建设,对桂林市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沼气:让农民群众获得多种实惠

走进“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村,你会发现许多农户都在使用沼气池,到处可见用沼液浇灌的果树。

恭城是桂林最先在农村探索出“猪—沼—果”种养模式的县,这一模式既能就地解决农户的燃气问题,还可实现动物粪便等垃圾处理和果树的施肥。近年来,该县又创新实施了农村沼气“全托管”运作模式。

桂林市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农村推广沼气的使用。从2011年开始,桂林市为鼓励农村充分利用沼气能源,对使用沼气的农户每户补贴2300多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2014年底,全市已建成农村沼气池60.91万座(其中“十二五”期间新建35532座),建池入户率达到58.65%,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2012年7月31日,总投资1871万元的桂林冲口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项目正式发电并网,发出了广西垃圾场第一度沼气电,每年发电量达600多万度,可供6000多户居民使用一年,相当于节约0.32万吨标准煤,等效减排二氧化碳6万多吨。2014年5月,桂林恒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垃圾环保再生煤配套发电专利技术项目,通过广西科技厅验收和成果鉴定,并开始在全国推广运用。展望未来,桂林的新能源建设,必将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桂林不断开创沼气科学运用新途径,为推广低碳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桂林市开展“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培训

近日,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软笔书法大赛,该校480名学生现场挥毫泼墨。据了解,该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每天安排25分钟让学生练习书法,通过书法水...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