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干部住夜制度成效明显恭城乡镇干部如今“常去百姓家看看”
本报讯(通讯员周品秋谢宗华李章勤)一盏电灯、一张板凳、一碗油茶,乡干部与农民无拘无束地促膝长谈,宛如一家人在聊家常。日前,笔者吃过晚饭走进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狮子村,看到该乡干部田开国正在村民唐章生家了解水果品种改良情况。而此时,距龙虎乡15公里之外的嘉会镇每周一堂的“干部夜校”也正式开课了。当晚,该镇党委书记周美旺正在给大家上党课,解读依法治国内涵。
这些,是该县推行干部住夜制度以来乡镇干部“住夜”的几个缩影。
“干部下村我出工,我去找他门已空。”群众的调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往部分乡镇干部的工作状态。今年初,恭城对这些不良的基层作风动起真格:要求乡镇干部彻底改变工作作风,从过去的“走读生”变成“住夜生”。
“道路好了,交通方便了,许多镇干部家住城里,工作在乡镇。如此一来,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短,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和解决,直接影响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该县县委组织部长容志权说,住夜值班制度的推行正是为了有效遏制乡镇干部“走读”现象,让领导干部把为民办事的时间从8小时延伸到24小时,真正实现“全天候”为民服务。
该县还定期或不定期由组织、纪委监察部门对值班、住夜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检查、抽查结果及时公开通报,把镇干部住夜情况与干部调整使用和各类先进评比挂钩。
自住夜制度推出之后,恭城乡镇干部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平安乡开展“一周一主题”干部讲坛活动,让干部明乡情、受教育、抓工作;栗木镇开展“每个季度通读一本好书、每个月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每个星期撰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天看一篇新闻报道”的“四个一”读书活动。其余时间,乡镇干部更喜欢走进田间地头或者村民家中,进行实地走访。
该县不少乡镇还实行了指纹考勤制,对考勤范围、考勤时间、请假等情况作了具体规定。同时,推行“便民夜办”、代办制,把便民服务延伸到8小时之外,干部直接夜间上门“办事”。“有时候村民们要办事,白天没时间,晚上电话预约一下就可以上门办理了。”龙虎乡干部小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住夜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办事。
该县的干部住夜制度成效明显,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乡镇干部晚上接待群众236人次,夜访群众400多户,办理行政事务55件,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51起。
新闻推荐
与环境和谐与自然共融——— 桂林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实现“两个建成”的奋斗目标?长期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新型城...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