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区教学点撤并不搞“一刀切”

广西日报 2013-12-11 18:04 大字

本报恭城讯 (记者/杨子健 通讯员/孟华)撤掉教学点,并入寄宿制学校,对于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对于山区农村,就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特殊处理。恭城瑶族自治县从山区实际出发,对教学点该留的留,该撤的撤,不蜂拥而上搞“一刀切”,实行弹性撤并。一切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出发点,走出了一条山区教育方式的新路子。

“幸亏有陀老师!”11月21日,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龙垒村村民黄万文高兴地说。他说的陀老师是该村教学点老师陀祖强。2009年,他通过考录,分到了嘉会乡最偏远的龙垒教学点。该村数百名村民房屋散乱地分布在山高路陡、沟壑纵横的山区里。陀老师刚来的时候,教学点仅有3名学生。

如果撤并的话,最近的苏陂小学离村子也有20多里山路。

听说教学点不但不撤,县里还派来了新老师,村民们都非常高兴。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娃仔才读二年级,年龄太小,如果送出外面,路太远了,又不安全,我们不放心啊!现在派来了新老师,打消了我们的顾虑!”黄万文说。

直到今年,学生陆续长大、进入乡中心小学就读五年级,这个只有一个老师、3个学生的教学点才自然消失。

该县教育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恭城瑶族自治县撤并教学点遵循3个原则:一是尊重学生家长的意愿;二是体现就近入学的原则,在平原地带方圆不超过1.5公里,山区地带方圆不超过2.5公里;三是撤并教学点的学生尽量并入到能够实行寄宿制的学校。只要教学点还有一名学生,教育局都会派老师授课。目前,该县各乡镇还有17个教学点,莲花镇的江岔教学点是全县最小的教学点,只有8名学生;最大的教学点是平安乡海尔教学点,有120名学生。

新闻推荐

长寿元素丰 富硒农业兴

本报记者袁琳本报通讯员何礼新今日看点广西生态要素再审视●土壤篇1图说白发黑装老者,蓝花布衣茶妹,石上盘坐品茗;青山环抱茶园,茶树依傍绿树,茶农悠然采茶……好一派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好一种如诗如仙...

恭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恭城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