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贫困学子黄健考取清华大学

贵港日报 2019-07-27 11:24 大字

本报记者姜佳坤

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小村庄,几间青砖瓦房显得有点破旧,虽然布置十分简陋,但却收拾得很干净。房子大厅的桌面上,一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打开着,一座微型立体的清华大学“二校门”生动逼真地跃然纸上。7月18日下午,黄健从平南县中学领回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人难掩喜悦之情。这个在山沟沟里长大的孩子,就要走向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了。

家庭贫困但志气高远

从平南高铁站坐班车50多分钟,就到了平南县六陈镇,从镇上到邦机村村委,坐车需要10多分钟,从村委翻过两座大山,就到了邦机村罗味屯。黄健的家就在这深山里。

黄健的父亲黄以强,患有颈部脂肪瘤,干不了重活,生活的重担就落在母亲的肩上。一家人靠种几亩田地和领取低保金度日。他家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他们只能借住在叔公的几间青砖瓦房里。2015年,这个贫困的家庭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这样的家庭却养育了四个大学生:黄健的大哥黄华去年从中南大学毕业,在中铁集团工作,目前被公司外派到非洲乌干达工作,姐姐黄映兰2017年考上广西大学,二哥黄石今年和他一同参加高考,以545分的成绩被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而黄健则以686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数理类(核工程与核技术(定向中核))专业录取。

一个贫困家庭培养出四个大学生,这在邦机村被传为佳话。走在村子里,一提到黄以强,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家的孩子勤奋,读书厉害,都考上了好大学。”

问及教育孩子的秘诀,老实巴交的黄以强说:“我和妻子都是小学毕业,文化水平不高,但我们都知道不能让孩子像我们一样,所以我们经常跟孩子说,要努力读书,就算砸锅卖铁我们都会供你们读大学。”

父母的话就像种子一样在黄健和哥哥、姐姐的心里扎下了根,时刻鞭策着他们:想要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就要努力学习,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虽然家庭贫困,但黄健和哥哥、姐姐一直都很争气,学习自觉,不用父母操心。从小,黄健和哥哥、姐姐都是干家务农活的好帮手,在家煮饭、洗碗、打扫卫生,下田插秧、除草、收割稻谷。每逢周末和寒暑假,他们还会上山砍玉桂枝和挖草药,卖掉换钱补贴家用。

黄健和二哥上到小学五年级时,由于家附近的邦机小学罗味分校没设有五、六年级,为了继续上学,他们只能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翻山越岭到村委会旁边的邦机小学读书,从没缺过一节课。

身处逆境却心怀阳光

家庭贫困从未击垮过黄健,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在学校,黄健阳光、自信、开朗,他从不和家境宽裕的同学攀比,懂事的他总是省吃俭用。

黄健高中在平南县中学就读。“黄健学习很用功,受他影响,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很好。”黄健的高中班主任彭伟玲说,黄健最大的特点在于勤勉和踏实,他会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认认真真做完,把学习上的问题真真正正弄懂,高中三年,他经常考得全校第一名,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今年高考填志愿时,黄健填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数理类(核工程与核技术(定向中核))专业,并成功被录取了。他大学四年的全额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助将由中核集团资助,这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

谈及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黄健充满憧憬,他笑着告诉记者,他对核工程与核技术很感兴趣,他一定会好好学习,争取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博士,攀登更高的知识高峰。

新闻推荐

巧手编出美好生活 平南县平山镇特色竹木芒编产业发展侧记

图为平南新马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本报记者唐正芳通讯员张思莫舒华文/图靠着一双巧手,马琼模成为上世纪80年代初...

平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平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