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财政托起大民生——贵港市盘活资金服务百姓推动发展纪实

贵港日报 2017-11-12 13:16 大字

美丽的马草江公园。(张庆杰摄)华奥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张思摄)在建的市文化艺术中心。(郭晓枫摄)在建的贵港园博园。(郭晓枫摄)广西日报记者 唐正芳 通讯员 周金有 梁泽义

放学后,李琪只用了3分钟便回到了江南商贸城的家。得益于2014年贵港市建成的港南二中,和她一样的数百名学生得以就近入学。“学校的建成,极大缓解了江南片区中学生入学难题。”港南二中校长刘福威说。

作为后发展地区的贵港,财力相对薄弱,当地政府借助于国家财力支持,用小钱办成了桩桩大事。一批项目建成后,城市变美了,交通顺畅了,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社会保障的全覆盖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善用巧劲招好商、引优资,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铆足了后劲。

兴办民生项目提升群众幸福感

家住贵港市港南区、在港北区政府上班的林女士,之前上下班最怕的是过桥,因为所有从江南到江北的人流车辆,唯一的通道是那座“岌岌可危”的老桥——西江大桥,但在7月18日,经过4年建设的罗泊湾大桥终于通车,结束了贵港城区30年来只有一座桥贯通南北的历史,极大地缓解了南北交通的压力。

“作为每天都要在港南、港北来回跑的市民,终于可以节约上班时间,过桥仅需5分钟。”不久之后,林女士将多一个选择,因为连接江南、江北的又一座大桥——青云大桥即将具备通车条件,目前大桥南、北引桥的路面已铺设完毕,正在进行主体桥梁的路面铺设。

记者获悉,贵港近几年的财政支出以民生支出为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都在80%以上。以2016年为例,从支出整体情况看,除了保工资、保运转的支出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投入172.9亿元,增长12.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81.5%,这些支出不断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群众的幸福感也逐步增强。

从2017年贵港政府工作报告和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组组数据,就可看出2016年民生支出的具体走向:

教育支出56.62亿元,增加5.68亿元,增长11.1%,主要是投入18.8亿元新建和改造校舍93.3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所,完成市达开高中扩建一期工程,新建龚州中学、金港小学、港宁小学等学校,启动贵港高中新校区和西江职教园区建设。义务教育巩固率位居全区前茅,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上年提高7%,每万人高中在校生人数排全区第1位。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8亿元,增加6495万元,增长42.4%,主要是新建广播电视乡镇无线发射站5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80个,完成金田起义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平南县文化体育中心,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维修保护贵港南江古码头、桂平东塔等自治区级文物;建成4个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新增2个自治区级非遗项目。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1.05亿元,增加4.08亿元,增长15.1%,卫生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建设港北区人民医院内科楼、平南县人民医院外科楼等8个医院项目。

农林水支出25.59亿元,增加3.64亿元,增长16.6%,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66个,新增港南区四季花田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桂平市粮食产业(核心)示范区等自治区级示范区。落实“双高”糖料蔗基地5.3万亩。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62个,获自治区富硒农产品认证26个、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8个,形成了“中国硒港”的价值品牌。

城乡社区支出15.57亿元,增加5.12亿元,增长49%,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罗泊湾大桥顺利建成,中心城区东环路、贵港二线船闸公路改线枢纽大桥通车,打通6条城区“断头路”,完成中心城区9条主干道“白改黑”工程。青云大桥、解放路和同济大道下穿铁路工程、高铁站前广场、园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

筑牢保障体系解百姓后顾之忧

“如果没有政府的医疗救助,真不知道该怎么办。”42岁的港北区港城镇蓝田村居民陆改柳,2011年查出患乳腺肿瘤,治疗费用给她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镇民政办的引导下,2016年8月她申请了医疗救助,近期获得医疗救助3900元。镇民政助理还引导其申请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目前她家4人月领取低保金732元,获临时救助4800元,家庭困境大为缓解。她家得到政府构建的多重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实惠。

近年来,贵港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投入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医保、养老、困难群众和高龄老人四个方面。先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各级财政筹资标准从2014年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2017年的每人每年450元,4年间各级财政共投入75.79亿元;再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2017年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实行“六个统一”管理;整合后统一了报销比例并有所提高,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如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统一为60%,比统一前的城镇居民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提高10%和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逐年提高:2012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全覆盖,基本养老金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目前的每人每月90元,4年间各级财政共投入25.21亿元,2016年为全市55.95万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6.05亿元。

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也在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由2014年的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325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由2014年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70元,4年间各级财政投入15.74亿元。

高龄老人得到关心关爱:2014年起,贵港实施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80-8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30元,90-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5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150元,4年间各级财政投入1.02亿元。

近4年来,贵港的社会保障事业投入逐年加大,使老百姓对老年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可有效帮助患病家庭从“因病致贫”或“因贫致病”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多方筹措资金培育扶持新兴产业

10月26日,广西唯一生产电动车电脑控制器的企业——利海电控,在港北区的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开业,成为该基地第72家电动车生产企业。这是贵港市领导从无锡招商来的。

贵港市电动车行业协会会长梁文元介绍,电子控制器是电动车的指挥系统,相当于人的大脑,利海电控的开张,填补了广西电控系统生产的空白,使基地的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更加完善,“如今不出基地,便可拿到两轮电动车的所有零配件。”

贵港是一个人口大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在获得中央和自治区转移支付补助后,贵港以这些资金作为“药引子”,引进了华奥新能源汽车、赛尔康、泰诺制药、贝丰国际等优质企业。

经过不懈努力,在短短两三年间,贵港已集聚三大汽车厂,并且基本都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有绿源、宇峰、力海和今日阳光等72家电动车企业落户贵港,其中宇峰集团是国内生产定控系统的龙头企业,携带着10亿元的订单来贵港“安营扎寨”,洼地效应已形成。

今年以来,贵港继续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赛尔康、贝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风生水起:赛尔康(贵港)电子工业园项目预计投资超15亿元,年产值60-70亿元;贝丰国际(贵港)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2.5亿元,项目已竣工投产。支持华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支持打造广西第二个汽车(新能源)生产基地,目前华奥汽车正以每天6-7辆大客车的速度下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50亿元。

如今,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新三篇”在贵港迅速崛起,打破过去只有“一袋糖一电厂、一根钢筋一块板、一包水泥撑贵港”的“老五样”传统产业格局,更重要的是,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攒了强有力的后劲。

小财政撬动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如今已成效初显。根据贵港市“十三五”发展规划,该市综合实力将逐年较大提升,至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创造税收7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0.1:40.3:39.6调整为12:45:43,其他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将实现较快增长,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

(本文原载2017年11月1日《广西日报》)

新闻推荐

毒驾遭遇醉驾致一人死亡

贵港讯近日,平南交警大队下达事故认定书,平南县大安镇容武路同德路段一小轿车与一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上两名女子不同程度受伤,其中摩托车乘客经抢救无效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双方驾驶...

平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平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