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双手改变生活——贵港市脱贫致富典型巡礼

贵港日报 2017-06-06 10:55 大字
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民黄世极去年6月加入奇石乡达佳种养专业合作社,投入一万多元养殖1000多羽火鸡。图为火鸡养殖场。(记者徐智坚摄)平南县丹竹镇通过发展香瓜、大青枣等短平快种植业,促进贫困村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今年来,全镇种植香瓜1500亩、大青枣6000多亩。目前香瓜已经进入采摘期。(记者 张思张庆杰摄影报道)覃殷阐正在给猪投食。(记者谢海兵摄)图为港南区新塘镇东和村店塘屯的梁火连正在喂牛。(记者邓双摄)夫妻同心合力脱贫

——记港北区大圩镇永福村脱贫户刘浪开覃玉琼夫妇

本报记者 黄静华

刘浪开与覃玉琼是港北区大圩镇永福村米田垌屯的一对普通夫妇,是2015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6年底,他们高兴地从政府那领到“脱贫光荣书”,光荣地摘掉贫困的帽子。谈起脱贫摘帽事,覃玉琼说:“我们同心协力,一起努力,才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覃玉琼与丈夫刘浪开同年出生,今年57岁,育有3个儿子,因为没有固定工作收入,家里经济条件差,贫穷落后的家境并没有将他们打倒。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他们要求脱贫的愿望更加紧迫。他们坚信,只要夫妻勤劳同心,一定能脱贫致富。夫妻俩除了外出打零工外,还将村中丢荒的田地开垦出来耕种。“那些水田丢荒多年,荒草都有半个成人那么高,我们一点点把它们开垦出来种水稻,去年收成还不错。”,覃玉琼说起来也只是轻描淡写。

“村干部、第一书记到家里来看望我们,鼓励我们不要灰心。”覃玉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忘不了为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点赞。扶贫工作队员经常到覃玉琼家中,鼓励他们多开拓增收途径。2016年,覃玉琼夫妻继续开荒,将水田由原来的20亩扩至25亩,同时种4亩花生、3亩玉米,还料理3亩黄皮果树。据覃玉琼介绍,农忙时节,他们也只请收割机收割水稻,请几个人帮插秧,其余工作都是夫妻两人独自完成。他们经常白天外出打零工,晚上打手电筒到田间地头施肥除草。夫妻两感情好,配合更是默契,家中大小事情都是两人商量讨论决定的。两人一同外出干农活,经常被邻居夸赞能干。

“第一书记说我们脑子灵活,有想法,干劲足。”2016年晚稻育秧时节,覃玉琼与丈夫商量,买了4000多个育秧盘,在家育好秧苗后拿到大圩镇街头摆卖。他们育出的秧苗生机勃勃,卖相很好,遇上预定秧苗的农民兄弟,夫妻两就骑着三轮车将秧苗送至客户家中。

覃玉琼家门前是一片黄皮树果园,她在树底下养了400多只鸭子。经后盾单位帮扶人牵线,她养的鸭子多数销往城区餐馆或企事业单位食堂,卖鸭子纯收入达4000多元。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家里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楼房建起来了,养猪场也建起来了,我们两个老家伙还要继续努力。”覃玉琼说。据了解2016年,覃玉琼家收入达8万多元。

“我都听我老婆的,不是因为怕她,而是因为她的想法都很好的。”刘浪开说。

2017年初,覃玉琼夫妻在扶贫工作队员的鼓励下,扩建了养鸭的场地,还建起了养猪场。养猪场是覃玉琼家发展产业的重头戏,她添置了玉米打粉机、母猪产床等设备,并买回了10头母猪。5月底,已经有两头母猪顺利产仔,养猪场场地建设、沼气池规划等设施也逐渐完善。

覃殷阐:只要勤劳在家养猪养牛也能脱贫

本报记者 谢海兵

近日,在港北区奇石乡新清村新村屯的一间200多平米的简易棚舍里,户主覃殷阐拿着水管正在冲洗猪栏,其妻正在给牛喂水,两人聊着卖猪事,时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

2015年精准识别中,覃殷阐一家被列为贫困户,通过政府精准帮扶和自身的勤劳付出,去年通过自治区扶贫办验收,达到“八有一超”的标准, 成功脱贫摘帽,目前生活质量稳步向前。

“再苦再累也不能亏待孩子,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读书,否则他们会像我们一样大字不识,出去寸步难行。”覃殷阐一席话道出了他们送孩子读书的决心,而这也正是这个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过去,覃殷阐三代同堂一家七口人,两个老人在家照顾孩子,覃殷阐则和妻子在广东帮别人养猪,每个月领着微薄的工资,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三个孩子有两人升入了初中,一个在读小学,家庭开支越来越大。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3年,覃殷阐因工受伤,失去了右臂,后被认定为二级残疾,无法正常工作。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和严酷的考验。即便如此,覃殷阐和妻子也从没想过要放弃孩子的学业,一直咬牙坚持。

2015年,覃殷阐选择和妻子回家乡发展。可是家里仅有的两亩多地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还能做些什么呢?这一度让覃殷阐苦恼不已。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覃殷阐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养猪,可这一次他不是帮别人打工,而是自己做起了养殖户。去年,他搭起了100多平方米的棚舍,养了14头猪,还尝试养了10头牛。“去年光养猪这项收入就能达到一万多元,也是小小的万元户了,特别开心,还光荣的脱了贫。”覃殷阐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摘了“贫困户帽子”的覃殷阐干劲更足了,夫妻俩有条不紊地打理田地。今年,在挂点帮扶人的帮助下,他将棚舍扩展到200多平米,由原来的14头猪增加到现在的31头,继续养牛。“我养了6头母猪,一年下来也能有很多小猪,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养猪规模,还能靠卖小猪增加收入。同时,现有的9头母牛,重量超过400斤的可以卖到5000多元,收效可观。”覃殷阐思路清晰,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信心。

“每天早上六点,我们就把牛赶到山上去吃草,到了傍晚六点,又去把牛牵回来,几乎不需要什么养殖成本,这对我们来说,是长期有效增加收入的方式,未来还将继续养殖,让孩子们读书没有后顾之忧。”覃殷阐的妻子笑着补充道。

依靠养猪摘“穷”帽

——记桂平市罗秀镇露棠村秦德钊脱贫小记

本报记者 安伏岭

5月中旬,冒着零星小雨,记者来到了桂平市罗秀镇露棠村秦德钊家中。他家的两层小楼,崭新别致,在一排排老式建筑中,格外引人注目。一楼的正门贴着簇新的对联,楼前宽敞洁净,还种有一些不知名的绿色植物。小楼似乎在告诉记者,它的主人通过辛勤劳动,“贫穷”的帽子已经摘除。

秦德钊一家5口人,因他行走不便,不善于沟通,劳动能力差,曾经连一所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盖起来,属于村中人人皆知的贫困户。经过扶贫第一书记黄海丽和村两委的帮扶,他家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按照“八有一超”的标准,彻底告别了贫困。

秦德钊文化程度不高,选择养猪作为自己的主要脱贫方式。家中养了3头母猪,1窝产仔10头,1年2窝,每年约可出栏肉猪60头,出栏1头肉猪大约可以赚500元,年纯收入约30000元。另外,每年获得养猪补贴3000元,每年小额贷款分红4000元,种2亩水田,年纯收入2000元,每年共计纯收入39000元。这个五口之家,平均每人每年纯收入7800元,超过国家规定3100元的脱贫标准线4300元。

养猪是一项投入大、具有温疫风险的行业,所以秦德钊刚进入养猪行业时也是如履薄冰,生怕出现闪失,养猪起步的钱是他全部的家底。从2016年初开始,他试养了1头母猪,走自繁自养的道路,这样养猪成本较低。有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之后,才决定扩大养殖规模。

该村成立的以村主任秦汉林为核心的养殖合作社,是秦德钊养猪脱贫的“靠山”。合作社为秦德钊提供了“种、料、养、管、防”等方面的养猪服务。秦汉林毕业于玉林畜牧学校,具有兽医知识,如果秦德钊饲养的猪出现病情,秦汉林会第一时间赶到猪场,帮助他解决问题。何况在养殖合作社的背后,还有广西一家大型的饲料企业提供支持,所以秦德钊的养猪收入相对稳定。在秦家的砖式猪舍中,还放置着脱粒机和手扶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这些设备既是他脱贫的佐证,又是他用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好帮手”。

秦德钊家还有2亩水田,由于自家有猪栏,每天都会产生猪粪,而猪粪是质量较好的农家肥,这些肥料施放到田中,无形中减少了种田的肥料支出,也可以保持土地的生产力。

秦家种植了几棵荔枝、龙眼树,也可以补贴家用,当然种果树的肥料也来自于猪舍。

如果说秦德钊下了一盘脱贫致富的好棋,那么养猪就是这盘棋中的活子,他下了这枚养猪“活子”,全盘皆赢。

火鸡养殖让贫困户日子“火起来”

——记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脱贫户廖孟学

本报记者 覃光英

“去年,我的火鸡养殖场共养殖了8000只火鸡,销售额有30多万元,除去成本,有10多万元的纯收入,加上经营的“老好火鸡农庄”营业额也有13万元,2016年我光荣脱贫摘帽。”6月1日,港北区奇石乡桂中村的廖孟学对记者说道。

奇石乡桂中村与武宣县交界,属达开水库库区,交通闭塞,村民出行都需要过渡。2015年开展精准识别时,该村有贫困户175户649人,贫困发生率28.1%,廖孟学也曾是贫困户之一。当时廖孟学一家6口人,母亲因病卧床16年,3个孩子尚未独立,廖孟学和妻子以种地和打零工维持全家人生活,生活异常困难。

“廖孟学这个人不仅孝顺,而且做事实在,不等不靠。”桂中村第一书记韦善教评价道。作为廖孟学的结对帮扶干部,韦善教在了解他的情况后,结合桂中村山多的优势,建议他发展火鸡养殖。廖孟学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于2015年12月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2000只火鸡仔,开始了火鸡养殖。

“火鸡养殖成本不高,而且我这里又是自家人干,不计算人工,每只火鸡的利润大概是25至50元,效益十分可观。当然效益更好的在于火鸡蛋,孵化后每只小鸡最少卖6元钱。”谈起火鸡养殖的效益,廖孟学高兴地介绍道。火鸡养殖的效益让廖孟学尝到了甜头,也让村民看到了火鸡养殖的巨大前景。2016年6月份,廖孟学成立了“贵港市奇石乡达佳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起搞火鸡养殖,仅去年就将火鸡养殖规模从最初的2000只发展到了8000只,从贫困户变成了致富领头人。

“不能让市场牵制我,我也要拓展自己的市场。”随着去年5月份第一批火鸡卖出,养殖火鸡的资金得到回笼,廖孟学也在思考下一步的发展。在跟家人商量后,他向亲戚借钱,在距离港北区中里乡龙山村300米处的路边承包了2亩土地,开始搭建“老好火鸡农庄”,从土地平整到房屋建设,全都是他亲自动手,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该农庄于2016年6月开张,由廖孟学和妻子共同经营。为了将火鸡品牌打出去,廖孟学还通过上网学习和不断实践的方式,研究怎么将火鸡做的更好吃,火鸡煲汤、炒鸡皮、爆炒火鸡肉、火鸡白切、椒盐鸡翅等菜品做成了农庄的特色菜肴。

“现在农庄的经营已经步入正轨,平均每月能销售300多只火鸡,我的生活终于也火起来了。”廖孟学说。

不等不靠 用双手改变生活

——港南区新塘镇东和村店塘屯梁火连户脱贫小记

本报记者 邓双

走进港南区新塘镇东和村店塘屯梁火连家,虽然还是20多年前建的旧房子,但是收拾得干净整洁。屋前有两间小平房,一间养着牛,另一间堆放着一些肥料。梁火连告诉记者,她家今年种了十几亩甘蔗,还养了六头牛,预计一年也有3、4万元的纯收入。

梁火连是2015年被精准识别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自己脱贫的经历,梁火连很是感慨。结婚前几年,梁火连和丈夫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生活还算过得去。但不幸的是,前几年公公、婆婆得了重病,她和丈夫为了照顾老人,也没办法外出打工,三个女儿上学也需要钱,家庭不堪重负,一度走入阴霾。

正当梁火连一家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一系列惠民政策走进农民生活中,给她带来了希望。2016年,作为帮扶对象,梁火连得到了镇、村干部帮助协调的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梁火连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快走出贫困,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梁火连是个有心人,她想到家里土地不多,单靠种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是比较困难的,于是与丈夫商量,并且通过考察后,决定利用贷款来试养六头水牛。自从养牛后,梁火连夫妇俩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为牛添饲料,清扫牛舍,深夜还要再起来到牛棚转一圈,观察牛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诊断治疗,不敢有半点的疏忽。虽然他们每天累得双腿像灌了铅,但是在结对干部的扶持下,他们有信心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今年年初,梁火连家养的母牛生了两头小牛,他们把这两头小牛卖了,收获了1万多元。

村里的乡亲也给梁火连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了解到她家的困境后,乡亲把家里闲置的土地低价租给她种甘蔗。去年,梁火连和丈夫种了二十多亩甘蔗。种了那么甘蔗,需要的肥料也多,但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买肥料了,而且他们还欠着债,怎么办才好?村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帮梁火连联系了一个热心的卖肥料的老板,给她解了燃眉之急。这位老板愿意把肥料先赊给梁火连种甘蔗,等梁火连卖甘蔗得了钱,再把钱给他。梁火连大概算了一下,除去成本,他们去年种甘蔗的纯收入大概也有2万多元。在梁火连和丈夫的努力下,他们家渐渐走出了困境。

临走时,梁火连说出了心里话:“人还是要勤快,能吃苦耐劳,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不起作用。政府只能帮我们一年两年,不能帮我们一辈子。我们自己努力要让日子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三大板块点亮科普天地——贵港市五年科普工作看亮点

本报记者张日芳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贵港市科技工作者欢欣鼓舞。记者在市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贵港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近五年来共同推进的工作,亮点可圈可点。百技进百村...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