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赛龙舟包粽子 特色民俗迎端午

贵港日报 2017-06-01 10:55 大字
瓦塘香江龙舟赛激烈的比赛现场。(记者郭晓枫 摄)武林镇龙舟赛现场上,参赛队伍奋力向前冲刺。(记者陈榕玲 张庆杰 摄影报道)5月27日上午,为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市区居民李美莉在家中包起了粽子,巧手翻飞,一只只粽子瞬间成型。(记者易舟芹摄)瓦塘香江龙舟赛,下赖队赛前热身,队员高声呐喊誓必夺冠! (郭晓枫 摄)武林镇龙舟赛颁奖典礼现场。(记者陈榕玲 张庆杰 摄影报道)港南区瓦塘镇香江村龙舟赛现场,精彩的赛事吸引了大批游客。(记者谭晓军摄)平南县武林镇,参赛队伍把龙舟从家里抬出来准备比赛。(记者陈榕玲 张庆杰 摄影报道)平南县武林镇龙舟赛,比赛队伍你追我赶。(记者陈榕玲 张庆杰 摄影报道)龙舟竞渡香江水

本报讯(记者 郭晓枫)“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5月30日,精彩的龙舟赛盛况又在港南区瓦塘乡香江村的香江渡口上演。据了解,香江两岸群众历来有端午节自发举行龙舟赛的风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一年一度的龙舟赛,让香江村远近驰名。

“近年来,我们政府也以这个龙舟赛为契机,继续打造好我们瓦塘的文化休闲乡村旅游品牌。”港南区瓦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覃富炜介绍道。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香江旧码头,岸边树林荫凉的阶梯式水泥看台上已经坐满了群众,参赛队员们正在做最后的热身准备。队员们将比赛用的龙舟倒放在水边上,打蜡、擦磨、修复,为自己心爱的龙舟做最后保养护理工作。“我划龙舟已经有20多年了,现在该是年轻人上场的时候了,我们队去年是冠军,今年也有自信再度夺冠!”正在指导队员如何把龙舟打磨得更加光滑的谭大哥兴奋地对记者说道。

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开始响起。循声而去,原来是村民在村中的仁寿寺前面做赛前祈福活动。舞龙队随着鼓点舞动。随后,舞狮队表演的高空探物,梅花桩等表演,让观众喝彩声连连。除了舞龙舞狮外,今年香江龙舟赛上还特别准备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民俗节目——“港南八音”和“龙凤麒麟舞”,为比赛增添了浓浓的民俗风情和气氛。

上午十一点半,第一轮比赛正式开始,香江、新江、上江三个村8支龙舟队都已经在起点位置一字排开,蓄势待发。只听到远处“咚、咚、咚” 鼓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岸上的观众也随之沸腾起来,各村的村民纷纷为自己的队伍呐喊助威,声浪震天。龙舟船上的队员咬着牙,甩着膀子,奋力划桨,浪花四溅。八支龙舟像八支火箭一样飞快向前,最终第一轮谭村队以微弱优势率先通过终点线。

经过三轮激烈比拼,最终,来自谭村队的村民兄弟组成的参赛队,在江面上问鼎冠军,下赖、姚村队并列第二,上赖队获得第三。比赛结束后,在江边高大的榕树下,主办部门给参赛队伍颁发了奖杯奖金,每支参赛的队伍还得到了一只烤猪。在村民的簇拥下,队员们兴奋地抬着龙舟和烤猪在村中游行,村中一片欢腾。

武林镇齐心办好龙舟赛

本报记者 谢美辰

又是一年端午到,平南县武林镇龙舟赛美名远扬,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青壮纷纷返家乡

今年比赛共有15支参赛队伍,每支队伍17人,均由平南本地人组成。参赛队员们热情高涨,在外务工的青壮年纷纷请假回乡做好赛前训练。“我已经连续参加三年的龙舟赛了,为了能取得更好的名次,特地请了十多天的假回来训练。”在广东从事纺织工作的贤化屯小伙古明纬说。与古明纬一样,贤化屯有30多名青壮年特地从外地请假回乡训练,为比赛做足准备。“我是提前一个月从广州回来参加赛前训练的。”去年摘得冠军的丹竹长湖队队员李德强说。为了能取得好名次,在广州开奶茶店的他歇业一个月回乡做准备。“这样的比赛很有意义,既能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又能促进乡亲们的交流、增进感情。”李德强微笑道。

众人献力龙舟赛

新贤村贤化屯有杨、林、朱、古、李五个姓氏。但彼此间亲如一家,齐心献力龙舟赛。

对于今年66岁,有40多年划船经验且作为贤化屯队伍教练的朱杰修来说,端午节是一个无比神圣而光荣的日子。比赛当天凌晨4点半,朱洁修便带领着15支参赛队伍代表到贤化宫祭拜祈福。8点半左右,朱洁修一边带领队员们把龙舟抬到河边,一边叮嘱队员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他们鼓舞打气。

村民们也尽力为赛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早上8点半开始,60多岁的杨大爷就开始忙着为参赛队员准备饭菜。“虽然我们负责后勤,但我们也感到光荣。”在一旁帮杨大爷打下手的杨大哥说道。在烈日下,负责在比赛现场维护秩序的村民组成了工作组,一旦发现跨过警戒线的观众,立即对其劝说,维护好现场秩序。还有几名村民志愿者负责指挥交通,协助交通顺畅。得益于大家的团结协作,端午龙舟赛激情上演,江面龙舟角逐,岸边万众欢腾。

据了解,武林龙舟赛由民间自发组织,主要经费来源是商家赞助及爱心人士的捐赠。比赛最早由西江两岸的武林及丹竹两个镇轮流组织,2000年因故停办后,于2011年顺应民意重新开始举办,并由武林镇新贤村贤化屯组织。“龙舟赛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的竞技节目,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还能提升兄弟们的凝聚力。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给丢了,必须传承。”武林龙舟协会会长李达森说道。

港南区“端午三宝”

本报记者 张智荣

5月30日是端午节,港南区桥圩镇的谭姨一大早就带着她的儿媳妇小龙到市场购买青头鸭、苦瓜、猪肉、粽叶以及其他配料,为了制作港南人的“端午三宝”——藠头鸭、苦瓜酿、灰水粽。

藠头鸭:酸辣可口促开胃

桥圩镇是全国闻名的羽绒之乡。身在池塘、河流密布的南方水乡,桥圩人也发展出很多和鸭子有关的美味:鸭肉粉、藠头鸭。藠头鸭,就是端午港南人的一道美味。

藠头在港南民间有很长的食用和医用历史,经盐渍、糖醋渍后成酸藠头,具有增食欲、助消化、解疫气、健脾胃等功能,俗称:餐前饭后食六颗、不打郎中门前过。而青头鸭是在池塘放养时间较长的土鸭,个头虽然不大但肉质鲜嫩、脂肪少,吃起来没有膻味、味道鲜美。

端午时节,港南地区已较为炎热,人们胃口不开,多以清淡饮食为主。谭姨以酸藠头或柠檬、辣椒为辅料,慢慢焖制出一道酸辣可口的藠头鸭,菜底垫了清凉的冬瓜,让人胃口大开。

苦瓜酿:清热消暑不能少

“酿”是一种港南特色食物,是把猪肉、牛肉、鱼肉等肉类和芋头、糯米等辅料剁碎,裹进瓜、果当中蒸熟。港南人喜欢做各种“酿”:豆腐酿、辣椒酿……端午节的主角是苦瓜酿。

谭姨告诉记者,端午正是苦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这时的苦瓜个头大、肉质厚、苦味正好。南方酷暑炎炎,容易中暑、上火,而苦瓜虽苦,但“良药苦口利于病”,有清热解暑、降血脂和血压的效果。

港南的每一个家庭主妇都有自己制作苦瓜酿的“秘方”,谭姨制作的苦瓜酿,则以肥瘦相间的猪肉、瓜蒌、辣椒、蒜米、豆豉为主。把所有材料剁碎后,加油、盐、酱油调味并揉在一起,填进一个个挖空的苦瓜中,上锅蒸熟,可辅以酱油、辣椒酱食用。苦瓜的清凉、瓜蒌特殊的香味、肥瘦猪肉滑腻的口感,让人食后难忘。

灰水粽:金黄的诱惑

灰水粽又叫凉粽,顾名思义,这是夏天吃的一种粽子。港南人在春节制作的肉粽个头大、肉多,适合趁热吃。灰水粽适合放凉了吃,这种粽子在各地都有,做法不尽相同,有的有馅有的无馅,港南灰水粽没有其他馅料,适合以白糖、蜜糖、红糖蘸来吃。

谭姨制作灰水粽时,先用碱水将糯米浸泡透,使糯米染上淡淡的黄色,然后用粽叶包裹,制作成二十多厘米长的细长条粽子。灰水粽蒸熟后,剥开粽叶,即露出金黄色的粽子,让人食欲大增。港南人最传统的吃法,就是将本地产的红糖融开,灰水粽蘸红糖吃,既可以是一道饱腹的主食,也可以是随时享用的小吃。

港南毗邻玉林、钦州,历来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白话语系的广府人、讲客家话的客家人等民系千百年来聚居于此,创造出多种文化融合的港南文化。藠头鸭、苦瓜酿、灰水粽,这就是港南人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味,这些食物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正通过老一辈和新一辈的交接,一代代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三大板块点亮科普天地——贵港市五年科普工作看亮点

本报记者张日芳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贵港市科技工作者欢欣鼓舞。记者在市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贵港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近五年来共同推进的工作,亮点可圈可点。百技进百村...

平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平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