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千年古郡期待雏凤新声——贵港市文艺创作综述

贵港日报 2014-03-16 05:06 大字

3月10日上午,全市文艺创作工作座谈会在市区召开。图为座谈会现场。(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高瞻摄)贵港市文艺家经常到基层开展采风活动。图为女书法家在武警贵港市消防支队活动室内挥毫泼墨。本报记者高瞻

纵观历史,贵港在整个桂东南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荣耀,秦始皇时,这里就是岭南三郡之一的桂林郡之郡治所在地。但就文坛而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尽管也出现过诸如梁嵩、石达开、杨秀清等占据历史一席之地的本土名人,但对于这个政治和经济重镇来说,毕竟还是太少了。

新时期特别是地级贵港市成立以来,依托千年古郡的文化沉积,贵港市在文化战略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调整,经过17年的卧薪尝胆,贵港文艺界在自省与努力中,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践行“和为贵”文化品牌思路与“和为贵、诚为本、干为先”的贵港精神,发出了以继承和创新为己任的独特声音,呈现出了诸多亮点:涌现了一批人才,创作了一批精品,收获了不少奖项,在百花争艳、百花齐放中,做到映日荷花别样红,为推动贵港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许多为之配套的制度也已出台或呼之欲出,所有这些,都在表明:贵港市文艺家们正在蓄势待发,李商隐笔下“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局面,或将出现。

回顾过去:文艺创作结硕果

17年来,贵港市文艺家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默默地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出人才。文艺的兴旺与否总是与人才的多寡相关联的。目前贵港市已初步形成了人才与文艺创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黄飞卿、莫之棪、潘大林、徐强、丁桦、杨军、李燕清、高瞻、宁柏、丁桦、吕宁丽等这些本土作家,在贵港文坛中,均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画家梁志勇、黄广全、林业灿、曾义等,在圈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还有老艺术家如谭桂铭、黄新兰、黄倩倩等,也一直坚守在文艺创作的第一线。值得一提的是,贵港市文艺家们继承了薪火相传的传统,以老带新,相互促进,比如中国作协会员、老作家莫之棪虽已接近失聪,但他仍然以笔和电脑为阵地,鼓励和扶持文坛新生力量;广西作协原副主席潘大林更是身体力行,为文学新人出书,不遗余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成功地推出了文学新人陈芳英、宋显仁、韦乔友等。正因如此,贵港市文艺创作的新生力量得以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和为贵”文化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出精品。贵港市的“百孝之子”评选,已经成为了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品牌,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宣传文化工作典型案例。《荷花精粹文丛》、《荷城文丛》、《贵港历代诗词选》等这些本土文学、文化、历史书籍,影响了一大批读者。小品《巴儿狗罐头》、《荔枝红透六月天》、《举杠铃的孩子》等在全国、全区拿到了有分量的奖项。潘大林的长篇小说《黑旗!黑旗》在《南国早报》连载,其本人还将于今年内出版个人文集一套五本。徐强曾先后在《北京日报》、《今晚报》、《湘声报》、《杂文月刊》、《西部商报》等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农民作家丁桦的作品《瑶族经书》被中国作协列为重点扶持项目。徐联雄的《贵港赋》在《光明日报》发表。市文联纯文艺刊物《荷塘月》创刊一年,为贵港市文艺爱好者搭建了创作平台,并推出了不少精品。这些文艺精品,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三是获奖多。近些年来,贵港市广大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在工作条件和创作条件还比较艰苦的情况下,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默默坚守精神家园,潜心创作了一大批有分量的文艺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比如小品《巴儿狗罐头》荣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金奖、潘大林荣获“庄重文文学奖”、黄新兰荣获“中国戏曲红梅金花”称号。此外,电视纪录片《白马双英》获全国纪录片创作三等奖,徐强的杂文在《杂文选刊》、《杂文月刊》主办的全国杂文征文大奖赛中多次获奖,贵港市文艺家创作的舞蹈《阿叔阿婶的幸福生活》、歌曲《梦里故乡》等在广西获奖。市“荷之灵”合唱团、桂平市金凤凰合唱团分别在中国合唱节暨国际合唱峰会中获银奖。壮族舞蹈《扁担欢》在全国青少年电视展演比赛中获金奖。贵港市原创歌舞节目《幸福西江》首次入选广西大型元宵联欢晚会,在广西综艺台和广西卫视播出。2013年,平南县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这是该县继2008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2012年,该县获得“中国诗词文化之乡”、“中国牛歌戏之乡”称号后,去年又喜获“广西书法之乡”称号。上述成果,有效地提升了贵港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力地提升了贵港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把握当前:攻坚克难齐鼓劲

17年来,贵港市文艺家不甘示弱,克服经费匮乏等困难,在扶持制度、组织机构和交流平台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孜孜不倦的努力,无怨无悔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地把贵港市文艺创作事业推向新的高潮。市作家协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市摄影家协会,通过努力,出版了自己的会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市文艺理论家协会成功举办了两次较有影响的作品研讨会。其他协会如市舞蹈家协会和市音乐家协会也自筹经费举办了不少活动。

与此同时,贵港市也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断改善和完善文艺家的创作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去年,地级市成立17年来没有成立文联的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落实了文联编制、人员和办公地点;平南县率先走在了广西前列——全县21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文联、16个县直机关成立了文联;桂平市新成立了作家、音乐、舞蹈、戏剧四个文艺家协会。

二是完善奖励扶持制度。市作家协会于1997、1998年分别颁发了两届文学创作新人奖。2004年,首届贵港市文艺创作“荷花奖”颁奖,这是贵港市设立的文艺创作最高奖,用以奖励贵港市文艺家创作的、代表贵港市水平的,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荷花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至今已举办了四届,获奖作品近百件,有力地激励了文艺作者的创作热情。2012年,贵港市开始酝酿对文艺家创作进行奖励扶持的制度,市委宣传部为此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征集并研究扶持奖励方案。

三是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市文联2013年出版纯文艺刊物《荷塘月》,迄今已刊发作品50多万字。市文联还先后组织了小戏小品培训班等培训活动、《日出西江百里红》文艺采风活动、文艺家重走太平天国起义路线采风活动、与各地书法家交流、到外地参观等活动,拓宽了贵港市文艺家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开拓了创作思路。市作家协会不定期出版了会刊《贵港作家》,编辑出版了《山色苍茫——贵港市十年文学作品选(1991-2000)》、《梦中家园——贵港市十年文学作品选(2001-2010)》、《荷城文丛》一套五本,并协助市文联编辑出版了《贵港历代诗词选》(上下册),举办了潘大林作品研讨会、诗歌朗诵会、首届读书会等等。此外,市委宣传部也举办了“青年歌手”大赛、广场文艺展演、歌圩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真正把文艺与老百姓结合起来,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大众的文化品位。《贵港日报》近年来也于每月的第一周推出本土作者作品专版《浔郁文艺》,有力地激励了本地新人的创作热情。

展望未来:为中国梦鼓与呼

文化的高度就是一个城市的高度。历经千年的沉淀与发酵,贵港无疑是一片文艺创作的热土。如何依托自身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把宝贵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更具冲击力和影响力的文化精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中国梦鼓与呼?这是摆在贵港市文艺家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长风破浪会有时。”广大文艺家认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打造出更多具有浔郁风骨、荷城韵味、贵港情怀的文艺精品,以文化的力量凝聚发展正能量,为文化强市建设书写新的华章”就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崇尚崇高,恪守职业道德,争当弘扬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带头人。

首先是创作主旋律精品。要永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创作主旋律作品。最近,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联5个部门与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的通知,广大文艺家要把握机会,拿出精品,展示实力。

其次是要打出“贵港牌”精品。贵港市有郁林太守陆绩、贵港首位状元梁嵩、南山寺与五位皇帝、西山与女尼舍利子、二程与理学、罗泊湾汉墓、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平南籍黄花岗起义五烈士、广西党的“一大”会址、牛歌戏、师剧、春牛舞等历史名人、文化遗存与人文景观,这些都是打造贵港品牌的独有资源。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抓好文艺精品创作,谋划今后两年及“十三五”期间的全市文艺创作规划,切实做到“打磨一批、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确保文艺创作不间断,同时抓好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了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扶持和奖励办法,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信号。我们的目标要更高一些,努力冲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群星奖、金钟奖和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

再次是要发挥团队精神。贵港市文艺家要树立“团队作战”思维,加强协作配合,营造和维护出精品、出人才、出影响力的“抱团取暖”氛围。

正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作者晓光在贵港一游之后,激奋地写出的歌词《古郡新城》中所说:“相信前人的智慧后生的理想,相信今日的拼搏明天的富强,相信天地人和家园多美好,相信古郡新城前程更辉煌。”我们相信,贵港的文艺创作已经蓄势待发,现在正是齐力发声的时候。

新闻推荐

平南打造12315窗口新形象

...

平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