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贵港林业:小资源做成大产业

贵港日报 2013-08-06 17:26 大字

本报记者  苏少珍  实习生  甘佳欣

贵港市有林地面积776.39万亩,只占全区林地面积的3.45%,林地拥有量排广西倒数第三;木材年采伐限额只有152万立方米,占全区的4.13%,排在广西后位。贵港,是个典型的林业“小资源市”。但是,随着近年来贵港市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步伐的加快,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林产加工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有林产品加工企业2538家,年木材加工能力达400万立方米,年木材加工产值达85.74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280%;全市每年出产的模板占全国总量的1/3。贵港这个林业“小资源市”把林业做成了大产业。

以园区建设集聚企业

贵港市100公里范围内有1000万亩桉树,每年可以为贵港提供200万立方米的板材;加上贵港自身拥有的180万亩桉树,每年可以提供150万立方米的板材,形成了贵港地区丰富的桉树资源。

2007年,自治区林业局决定把贵港定位为广西重要的林板加工基地和林产品集散中心后,贵港市迅速行动,确立了“以林板加工业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在高标准规划建设1000亩覃塘林产品加工区和2105亩港南区苏湾林产品加工区及平南县平山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全市林产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目前,进入这三大园区的林产加工企业已达356家。2012年,三大林产加工区实现产值23.46亿元,占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8.48%。

以便捷运输降低成本

木板是大宗运输品。贵港市便捷、低廉的水路运输优势为木板加工企业的快速集聚和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贵港市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战略的不断推进,港口设施不断完善,水路运输红红火火。贵港市长江木业公司的刘老板同记者算了一笔帐:以到上海为例,一立方米的木板,水运、火车、汽车运输的运费比约为1:1.2:2.1。即1立方米的板材用汽车运输需320元,火车运输需210元,水运仅需150元,而一艘1000吨级的货船相当于1列火车的运输量。“正是低廉的水运优势,吸引了一大批林产加工企业到贵港集聚。”市林业局韦福明副局长如是说。

目前,贵港市每天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运往四川、广东、上海、香港等地的板材达10000多立方米,其中超过3000立方米的板材通过水运完成。

以龙头带动产业升级

贵港市2538家林产品加工企业,其中胶合板厂271家、旋切单板加工厂1658家、中纤板2家、刨花板厂5家。为了引导木板加工业朝规模化、质量效益化方向发展,2012年,贵港市实施林产加工业提升工程,把发展壮大优势企业与调整优化存量资产结合起来,整合区域内的资源,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集中。

通过重点跟综服务,贵港市扶持发展了广西华晟木业有限公司年产22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贵港市业成木业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年产15万套板式家具加工项目和广西贵港市永业木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立方米木地板基材项目、贵港市鸿盛隆木业有限公司高档装修板三氨基材板项目;引导昌海、升腾、华松、宏森等胶合板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带动了一批企业。目前,已有恒运通中纤板厂、昌海木业、金利木业、树泰木业等一批木板加工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全市人造板骨干企业达200多家。在这些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全市木质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率逐年提高,加工制造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以木竹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呈现出技术装备水平和制成品市场竞争力持续稳步提升的态势。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小企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形成了港南区八塘镇湴村、高北村,新塘乡三平村,覃塘区东龙镇凤凰村等以林板加工为主的木业加工村。

据统计,2012年,全市人造板产量达242.68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业实现产值63亿元。其中,林板出口量达15.05万立方米,出口创汇5038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29.92%。今年上半年,全市人造板产量达192万立方米,林产加工业实现产值68.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82%。此外,全市仅木材加工业就安排农民工就业8万多人,还带动了3000多辆农用车的运输业发展。

新闻推荐

市交警加大“酒驾”整治力度

...

平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