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农民脱贫记
本报记者易舟芹通讯员吕彬环
“咕咕咕……来吃,来吃。”4月1日,尽管还有一丝寒意,但家住港北区移民安置小区——“老乡家园”的覃其欢却浑身充满着火热的干劲。他在根竹镇新民村自己搭建的鸡舍里,熟练地给鸡仔投喂饲料,看着60多只抢食的鸡仔,覃其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像覃其欢这种白天在原来居住的村子发展产业,晚上返回老乡家园安置中心享受惬意的城镇生活的村民,大家将他们称为“两栖”农民。
“乡亲们都挺羡慕我的。”覃其欢笑呵呵地说道。刚喂完鸡仔,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地里察看新种的一亩地的花生苗生长情况。由于近日雨水增多,所以他要时刻注意花生地里有没有积水。他还种了1.5亩的柑橘,下午他还要去做散工,每天过得忙碌而充实。
2015年,覃其欢一家5口,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泥瓦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覃其欢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生活开支全靠妻子外出打散工维持。生活贫困的覃其欢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是,覃其欢在感恩的同时并不满足:“贫困户的帽子不光彩,不可能靠国家养一辈子,总要想办法摘掉它。”
为了帮助他脱贫,新民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经常来到覃其欢家中,与他共同商讨脱贫计划。由于覃其欢家住新民村角落,四周无路可通车,无法拉运砖头和水泥建房。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帮其申请了港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2017年,覃其欢搬到移民安置小区——“老乡家园”新房入住,当起了“两栖”农民,其奋斗脱贫的愿望变得更强烈了。
勤劳才能致富,在根竹镇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的驱动下,覃其欢把家里的荒废的3亩多田地全部都种了起来。
“帮扶干部和我说,这几年村里建房子的人多了,建筑工人很抢手,我就把家里积蓄全部取出来买了一台旧的搅拌机,又找了周边的几个做建筑工的伙伴,一起学技术,建立了一个小施工队。”覃其欢告诉记者。
2017年年底,覃其欢一家成功退出贫困户序列。从“戴帽”到“摘帽”,覃其欢用了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里,除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怀帮助外,更多的还是覃其欢一家人的辛劳付出。
“现在我听着搅拌机唰唰的声音,越听越有精神,只要有活干,每天都能挣个200到300元。”覃其欢说,只要工地有活干,他都会拉上村里的其他贫困户,让大家一起勤劳致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首席记者陆小洁)最近,市妇联通报表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突出的22个先进集体和60名先进女工作者。...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