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年年唱 龙凤麒麟岁岁来 “贵港记忆 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首站·木格非遗探秘

贵港日报 2020-04-02 10:25 大字

演员在佩戴头饰。(记者张庆杰摄)贵港客家山歌传承人徐金勇(左)和搭档登台对唱客家山歌。(记者陆洲摄)龙凤麒麟舞传承人梁仲斌正在表演。(记者张庆杰摄)“红花”引“凤”来。(记者张庆杰摄)贵港客家山歌传承人徐金勇(右)正在接受采访。(记者陆洲摄)扫码回看直播本报记者李园园

编者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贵港记忆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此行的第一站,我们带大家走进港南区木格镇,听一听贵港客家山歌,看一看龙凤麒麟舞的风采。再去领略一下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屋群——君子垌客家围屋群的恢弘气势。每一期的非遗直播,我们将用图文加小视频的模式全方位包装和推送,带你领略不一般的贵港非遗的魅力。敬请垂注。

好客山歌代代传唱

“欢迎客人到水泉咧,山清水秀风景美喂,龙凤麒麟迎宾客啦,清茶一杯暖你心哎……”3月31日,“贵港记忆遇见非遗”大型直播公益行活动首站走进港南区木格镇。贵港日报直播团队远远就听见贵港客家山歌传承人徐金勇已在水泉村村级服务中心一展歌喉。

听闻大家慕名而来,徐金勇和搭档朱淑英盛装打扮,登台演唱《落花园》:“鹧鸪啼,百花鲜,歌妹上山聊花园,莫嫌山高路又陡呀,山花好过御花园……”他们配合默契,声情并茂,举手抬足间将人物的喜悦、生气、害羞等表现得生动形象、趣味十足。

“客家人爱唱山歌,干活时唱歌鼓劲,高兴时唱歌抒情,经常是即兴而唱、张口即来。”说起客家山歌,徐金勇神采飞扬,他从小在客家山歌氛围里长大,不仅会唱,更爱唱。客家山歌一般为五、七、九字句,用二胡、唢呐、笛子或扬琴等乐器伴奏,各地曲调互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曲调,也有多种腔调变化。徐金勇创作的客家山歌剧《青青月中草》作为贵港市选送节目之一在2018年广西第十届戏剧展演中亮相。作为贵港客家山歌传承人,徐金勇以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为己任,和姐姐徐丽雄一起组建木格镇客家山歌队,还利用周末、寒暑假时间在木格中心小学客家山歌传承基地义务培训青少年唱山歌,使客家山歌代代传承。

贵港客家山歌是贵港歌谣的一种,木格镇是贵港客家山歌的发源地、核心地区。客家山歌内容丰富多彩,可分为劳动歌、历史传说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儿歌和其他歌谣等。它继承了古典诗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用诗体语言记述客家人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和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聪明才智、优良传统,大多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在民间世代相传,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贵港客家山歌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凤麒麟岁岁呈祥

这边客家山歌唱罢,那边龙凤麒麟舞马上走起。随着唢呐、鼓、钹、锣、镲几种乐器响起,龙凤麒麟舞传承人梁仲斌神采奕奕地举起龙珠走台,随后龙凤麒麟同时上台。整套龙凤麒麟舞由9名队员共同完成,其中3人分饰龙、凤、麒麟三种瑞兽,珠引龙、花引凤、扇引麒麟,队员们翩翩起舞,让人眼前一亮。“麒麟驾起祥云走,蛟龙出海浪里游,凤凰展翅深山出,观光赏景乐悠悠……”歌声中,演员们通过两腿的跳、蹦、踏步去带动腰部、胯部的摆动,从而展现出麒麟的活跃欢腾、蛟龙的刚健威武、凤凰的娇柔灵动。

现年61岁的梁仲斌尽管已进入花甲之年,但仍脚步矫健、动作敏捷。他从1978年开始学跳龙凤麒麟舞,在演出中负责举龙珠引龙。“龙珠舞得到位,龙才舞得好。”梁仲斌告诉记者。目前,龙凤麒麟舞团队有队员39人,一场完整的龙凤麒麟舞表演至少需要22名队员,当天表演的队员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78岁的鼓手岑廷富年纪最大,最年轻当属舞凤的罗惠红,今年36岁,跳龙凤麒麟舞也已8年多。“以前道具是竹编的,不耐用,现在换成了不锈钢制的,有20多斤重呢。”一曲舞蹈下来,罗惠红已经冒汗,“看着简单,其实学起来挺难的,要跟准节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多年演练,现在,舞台上的罗惠红自信满满,已经没有了初次登台的紧张与羞涩。

“小时候,正月初几村里都有人来舞麒麟。听老人说,麒麟是瑞兽,只有诞生伟人或太平盛世才出现。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我希望每年春节都有人来舞麒麟。”老家在早礼村的市民梁先生说。

据了解,在木格镇平悦片区,龙凤麒麟舞已流传了100多年。龙凤麒麟舞原称麒麟舞。据史料记载,清代咸丰年间,木格镇泉索村(今水泉村)艺人梁栋才在麒麟独舞的基础上加入了龙和凤,由此发展成为龙、凤、麒麟三种瑞兽共舞的形式,并改称为“龙凤麒麟舞”。这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常出现在新春佳节、新居落成、挂灯等喜庆场合,有庆贺盛世、恭祝吉祥之意。其唱词内容因不同场合而异,多为即兴创作。2008年,龙凤麒麟舞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港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韦巧明介绍,目前港南区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4个,分别是贵港客家山歌、龙凤麒麟舞、港南八音、木格彩灯;贵港市级非遗项目4个,分别是麟驹舞、木格白玉蔗种植技术、木格草席编织工艺、瓦塘香江赛龙舟习俗。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该区分别建立了贵港客家山歌、龙凤麒麟舞、港南八音传承基地,每个基地落实专项经费落实专人开展传承培训。近年来,该区还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荷之韵”文化演出等活动,让非遗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非遗保护意识。

走进围屋遇见芳华

为了探寻青砖黛瓦间那惊艳的辉煌时光,历史长河中那传奇的围屋村落,以及人们口口相传、不绝于耳的客家文化,就像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我们脚步轻轻、脚步轻轻,到来探访一个名叫君子垌围屋群的地方。

木格镇云垌村君子垌屯散落着的那19幢客家围屋建筑,是广西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经典客家围屋群,也是自治区、贵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国《贵县志》记载,君子垌的围城始建于咸丰年间,最早是里人黎诗文等人建筑的“云龙围”以及里人邓逢元建筑的“段心围”,之后黎氏、邓氏、叶氏等客家人的近二十座围城相继建成。与其他地方的客家围屋相比,君子垌的建筑更具特色,其一座方楼就是一座城,每座城占地三至十亩左右。目前,君子垌以其罕见的聚居人多、城座众、规模大、风格特、艺术美、保存好的特色,使很多到访的有关部门人士、媒体记者、专家学者、民间访客为之惊叹。

君子垌围屋曾经有多辉煌?继清朝末年被赐为“文化乡”后,据民国《贵县志》记载,当年君子垌考取大专生及留学人数达25人,占全县236人的10%之多,同样,君子垌水利建设的成就该志也进行了记载。君子垌先后出了以留学美国最终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并颇有建树的黎杰材、早年赴日留学企望知识救国的黎大康、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启金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目前他们的故居保存尚好。

穿梭其中,感受时光变换,遇见围屋芳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充满着生活的智慧,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参与直播活动的市作家协会会员陆寿贤表示此行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他将努力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延伸阅读★

什么是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具体来说,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新闻推荐

贵港:侦破滥伐林木特大案

本报贵港讯近日,贵港市森林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特大滥伐林木案,刑事拘留2名犯罪嫌疑人。2019年8月20日,贵港市森林公安局接到...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