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贵港日报 2019-03-21 10:55 大字

覃塘区五里镇第一初级中学林建金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人受到爱国情操陶冶,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可以使人孝顺父母,仗义疏财;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幸福。在新时代,需要加强践行传统美德文化,提升传统美德修养,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快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研究与建设。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课程化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要制定课程化项目活动方案,按照课程设计与规划研究组、教材与教学研究组、评价与学生活动研究组等三个研究组开展研究工作,以项目研究为引领,从学校课程顶层架构入手,结合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和落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育人体系中。

二、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计划要密切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力戒主题不明、内容空泛、方式陈旧等问题。活动要使学生喜闻乐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长学生的创新才干。

三、学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按主题制定课程活动方案,并开展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课,或讲述聆听,或观摩欣赏,或表演品评,或研讨辩论,或出访座谈,或结合节日庆典,或游戏竞技,或请学校领导参与,或请家长代表客串,或邀请社会名流演说,总之以事实说话,避免枯燥说教。教育实践课要情境氛围宽松,随主题需要选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互动,营造一种交流、轻松、闲适的氛围,让学生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提振。

学校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孝文化课堂”实践活动。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孝”文化的书籍,比如《弟子规》《礼记》《孟子》《孝经》等名著,让学生得到“孝”文化的熏陶。结合家庭开展亲子活动,学生做到下面几点的,可以评为“孝敬之星”:1.在学校遵守纪律,不给父母添乱;2.学习态度认真负责;3.懂得基本的文明礼仪;4.有爱心和奉献精神;5.在家里尊重长辈、平辈、邻里,关系和谐。

此外,要常开展孝文化主题班会。课堂上读《游子吟》《三字经》《论语》等孝德经典;教师可以用漫画形式介绍古代“24孝”故事之外,还可以介绍当地与孝文化相关的遗址遗迹,让学生在丰富知识的课堂中得到熏陶。举行“我孝德,争做美德少年”讲故事比赛,说一说自己的孝德故事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弘扬德孝文化,争做美德小达人。还可以布置孝德家庭作业,如为父母唱一首歌或制作一份小礼物、为父母洗脚、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与留守老人聊天等活动,让孝德教育不再停留在课本上,而是落在了实处。学校也可以选拔有文艺特长的学生组成孝文化宣传队,到社区、企业开展演讲、文艺汇演。学生对这些活动也相当欢迎,乐在其中。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更能体会到孝文化的内涵。

四、学校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的督查和教学评估。学校要以年段为单位成立教研小组,设立试点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专题研究与评估,建立巡课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发挥以点带面和示范、辐射作用。学校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研究与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推动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发展。

新闻推荐

做一颗有思想的苇草 读《流浪地球》有感

贵港市高级中学高一1801班甘秋燕帕斯卡尔曾在《思想录》中写道:人是一颗能思考的苇草,是的,人是脆弱的,如同苇草...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