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是最有意义的事 吴志飞好事散记

贵港日报 2018-03-09 10:07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日芳

3月5日,港北区根竹镇泗民村松柏屯的庞海清到村委参加残疾人康复理疗,村委主任吴志飞掏出200元钱递给他。“又给钱,我不能要了,真的不能再麻烦你了!”庞海清推托,但吴志飞一定要他收下。

原来,庞海清是残疾人,和年迈的母亲及一养女相依为命,家有2006年福彩公司援建的两间一层房子,看养有两头“扶贫牛”。去年7月底,吴志飞任村委主任后,得知他家房子没做好天台后帮助完善。去年11月29日,吴志飞去做民情调查,傍晚路过庞海清家门,便进去看看情况。他刚进去打个招呼,庞海清母亲就把正端的饭碗藏到桌下。奇怪!阿奶为什么把饭藏起来?他正纳闷,庞海清端着饭从里间走出来。他一看:“菜呢?”庞海清低声说“没有菜吃,丢人了。”他去灶旁揭锅盖,发现连咸菜都没有。原来,庞海清女儿上初中了,平时他们的低保费要尽量省下来供孩子上学,吃的自然就极简单。松柏屯距吴志飞家一千余米,那天傍晚,吴志飞在这段路上徘徊,非常难过。9年前,吴志飞加入荷城义站,参加过许多义工活动。他所见过的困境中人家,起码还有咸菜,碰到没有菜送粥饭的人家,还是头一回。第二天一大早,他买了猪肉、玉米和一些蔬菜送去,才宽慰一些。此后每周,他都买菜送去,直到春节前,庞海清卖了牛,生活有了改善。

吴志飞的爱心广受群众点赞。独木屯何炳文从小失去父母,在困境中长大,妻子残疾,现有两孩。他家8年前建起的一层水泥砖房子一直没安窗门。吴志飞得知情况后,于去年8月为这个贫困家庭装好防盗网和门窗。何炳文夫妇觉得,这好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身边的好人志飞主任带来的。

吴志飞关爱他人,不是因为有了“村干部”这一头衔,其义举其实由来已久。小学三年级时的儿童节,他到覃塘镇参加游行活动。中午,老师组织学生在一家粉店吃粉。他准备吃时,一个穿着破烂、年龄与自己相仿的男孩站在店外直咽口水。吴志飞便端起自己的粉,送到这男孩手上。那天,他觉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000年的一个晚上,吴志飞在去根竹的路上遇两人从一摩托车上摔下,其中一人重伤,肋骨外露。还没有手机的他冲过马路对面,用商店公用电话报警,后来到伤者身边,果断撕下衣服为伤者包扎,“120”救护车到来后,他又协助医务人员将伤者送上救护车才离开。

后来,吴志飞学医,在乡村行诊,还是义举不断。2007年的一天清早,他在诊所门口看到一个50多岁的乞丐,就把煮好的面条先端给他吃。乞丐吃后在不远处“住”下,此后半月的每日三餐,吴志飞都煮好饭菜送过去,直到流浪汉去了别处;2008年春,一位60多岁的外地老人到吴志飞的诊所看病,得知老人无家可归、居无定所,在两公里外的一木片厂打散工维持伙食,吴志飞不但不收老人药费,还表示可以管他食宿,老人不肯,坚持打工,但经常过来看电视。他也常做饭与老人一起享用。半年后,老人突然不来了。他急去老人说过的厂里询问,别人也不知其去向。吴志飞难过至极,祈愿老人家是有了可归的家门。2009年,吴志飞在诊所听到一个周姓女孩与姐妹聊天说不想上学了。一问,原来这姑娘考上柳州财经学院,家庭困难,不想读了。吴志飞认识她们家人,便主动说借钱给她读书。姑娘父亲有修车手艺,觉得可以陆续还钱,就让女儿继续上学。周姑娘安心完成学业后,和父亲慢慢攒钱还了吴志飞。

吴志飞在思想上对别人也有所帮助。其堂弟吴永利,曾因父母叫去广东打工而准备放弃高中学业。堂弟去广东的前一天,吴志飞很生气,批评了堂叔堂婶,还硬把堂弟拽到港北高中。后堂弟考上广西大学,现在桂林工作,有了幸福的生活。在此事上,吴志飞重视文化的思想和“硬拽”,改变了堂弟的人生轨迹,也影响了原认为读书无用的不少乡亲。

记者采访时,还了解到吴志飞从去年起每月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50元,还通过腾讯公益平台为“独居深山老人健康保障”“贫困儿童生活保障”等项目捐款。记者问:“很多人认为,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帮不了多少,于是淡化了行动,你如何看?”吴志飞说:“能帮就帮,帮助别人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报料人:吕女士 酬金50元)

新闻推荐

愿女性之花骄傲绽放

韦以富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又到了。正如歌曲《女人花》中所唱“女人如花,摇曳红尘中”,妇女既给人间带来了美丽,又给世界留下了芬芳。近年来,贵港市的女性之花就是这样绚丽绽放,令人...

贵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贵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