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着力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贵港日报 2018-02-28 10:54 大字

本报讯 (记者黄静华)“有了这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民们能打球、跳舞、看演出,农村生活也跟上城里人了。”近日,港北区根竹镇文化站站长黄丛远说。2017年12月31日,港北区根竹镇泗民村村民欢聚一堂,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当天是该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的第一天,根竹镇文化站联合港北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到村里开展庆典活动。这是贵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的一个精彩剪影。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以下简称“文新广局”。)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着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精彩纷呈。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去年6月,贵港市启动“荷城大舞台”周周演文艺活动,截至去年12月底,已经演出46场,超30个群众文艺团体参与活动,每周在城区东湖公园和民族文化公园都有演出,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市文新广局还推出了戏曲进校园等文化活动。

在农村,文艺演出就是村中的文化盛宴。2017年7月起,“服务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在各县(市、区)陆续拉开序幕,历时5个月,文艺队伍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圆满完成演出500场的任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目前,贵港市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站已实现免费开放,累计开展文艺活动2500余场次,举办展览538个、讲座239场次、培训班520次,出版宣传板报1520个,其它文化活动1024次,进行业务辅导2.5万人次,图书借阅39.1万人次,惠及群众200万余人。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每到一个城市,我就喜欢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那里汇聚着这座城市最深厚的文化精华。”曾成慧女士是玉林人,2017年国庆期间来到贵港看望朋友,第一站就选择去贵港博物馆参观,宏伟的罗泊湾1号汉墓、丰富的贵港文物让她惊叹不已。

近年来,贵港市各级财政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市已逐步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总概算投资7.55亿元的贵港市艺术中心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贵港市所辖5个县市区均配备了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其中桂平、平南还配备有博物馆。

村级文化设施建设方兴未艾。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建或改扩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73个;建设农家书屋1133个,全市行政村100%覆盖,其中,示范数字农家书屋60个。全市共建成65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每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都配备一栋公共服务综合楼、一个篮球场、一个文艺舞台和宣传文化栏(墙)、文艺队、体育队等,其中,2017年就建成了10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目前,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仍在继续,预计2020年前可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文物保护实现新突破

深棕色的凉亭柱子和牌匾,亮白的“翼王亭”三个大字在天蓝色的凉亭映衬下更显气魄。坐落在城区东湖公园绿荫中的翼王亭已经完成修缮。2017年以来,贵港市通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文物抢救性维修保护等,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去年7月,贵港市投入34万元用于贵港市不可移动文物电子地图测绘,目前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测绘完成后,各有关单位无需进行实地踏勘,在办公室即可了解所负责的建设项目是否处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从而简化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去年11月,罗泊湾1号汉墓的棺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自治区文化厅专家组验收,陈列室已经恢复对外开放。该墓是目前广西境内已发掘的最大汉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和艺术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存。同时,贵港大南门城楼修缮保护、南江古码头遗址第二期维修、中共广西省一大旧址保护等工作有序开展。

新闻推荐

贵港 一涉黑团伙覆灭:曾百余人持枪械斗殴

2017年广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典案例近日,贵港市“2016·2·27”涉黑专案一审宣判,被告人许红兵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开设赌场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聚众斗殴罪...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