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着力打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

贵港日报 2017-11-10 10:13 大字

本报讯(记者覃光英)近年来,覃塘区各校因地制宜打造各式各样的劳动教育场地或实践基地,全区157所中小学都有了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资源呈现多样化。

11月1日,记者来到覃塘区樟木三中的劳动实践基地,这个命名为“百果园”的基地里是20亩百香果林,且每隔一段距离就悬挂牌子标明为某班级的地盘。大门左手边的观景楼后,是新建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专门用于果园灌溉。据了解,学校曾在园中大面积种植过各种果树,甚至还种植过甘蔗,劳动课时就安排学生进园劳动。但由于很多果树不需要过多的护理,甚至采摘季在暑假期间,达不到劳动教育的目的。2015年初,一位老师的家属向学校建议,把生长期短、果期长的百香果作为劳动实践基地的作物,校领导当即采纳,当年就引进了百香果并扩种至20亩,按照“班级管理,学生参与,老师指导”的原则,每周组织学生进园劳动并学习相关知识,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相关考核。如今新的果苗已经长成并结果,学生们对劳动课有了更多的期待,也更能感受到劳动和收获的喜悦。

在大岭乡中心小学,占地2500平方米的“七彩中草药园”同样不逊色,自2014年6月建成以来,学校将草药园分为蔬菜区和草药区两个区域,蔬菜区种植了丝瓜、观赏性南瓜、吊瓜、葫芦等作物,草药区则种植了200多种常见中草药,主要分为木部、草部、藤部。学校不仅将药园按班级“分田到户”,还编制了关于中草药的教材,让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

据悉,除了开发本校的空地外,不少学校还通过租赁学校周边农户土地或者和学校周边企业或农户合作等方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劳动实践基地。如三里镇中心小学就通过租赁学校附近的3亩水田建设劳动基地。覃塘一中则和建禄茶园签订协议,把建禄茶园作为师生劳动基地,让学生在体验采茶、护理茶树等技能的同时,还学会了烫壶、置茶、温杯、冲泡、敬茶等茶艺文化,将茶文化打造成校园品牌。

新闻推荐

心系村中脱贫大小事——记贵港首届“最美第一书记”秦正问

本报记者谢海兵秦正问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教导员,2015年10月被选派到港北区大圩镇永福村任第一书记。一晃两年过去,现在的永福村变美了:新建的水泥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楼房规划整...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