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突出“三大亮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 高瞻
覃塘区今年脱贫攻坚目标是实现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5131贫困人口脱贫销号。今年以来,该区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实施“一看二榜三责”新机制、创新易地安置(就业)一体化工作以及“八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
“一看二榜三责”强推进
今年以来,该区创新提出“一看二榜三责”工作机制,“一看”即脱贫攻坚“回头看、往前看”。上半年该区开展了两次“回头看”,完成了贫困人口识别疑似错评核查工作,共检索核实988人,按程序剔除186户8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紧咬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往前看”,重点看指标任务、看进度形象、看机制创新、看脱贫成效。“二榜”即红榜、黑榜监督激励机制,在《覃塘区精准脱贫攻坚简报》采取“红榜”和“黑榜”两种形式,“红榜红到村、黑榜黑到人”,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曝光反面案例,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责”即制度定责、巡察督责、绩效问责。
得益于此,该区扶贫攻坚工作快马加鞭,不断补齐各种短板。上半年,该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投入1698万元建设34个村屯道路,已落实建设资金1478.3万元并开工建设28个;计划投入25万元建设东龙镇闭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落实资金19.4万元并开工建设;计划投入90万元建设3个村级服务设施项目,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同时实施教育扶贫,共发放各类教育补助项目462.74万元,补助学生5049人;发放“雨露计划”学历教育533人79.95万元等。
“一体化”易地安置就业
该区创新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将城镇开发建设与扶贫易地安置相结合,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即“统规统建、代建代购、先建再购”),在覃塘镇、东龙镇、大岭乡设立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点。通过创新易地安置(就业)一体化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解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等问题,确保易地安置工作取得实效。上半年,该区2016年项目-金岭移民安置小区项目已完成3576.9万元,投资完成率98.01%;竣工60套,竣工率92.31%;完成100人搬迁入住。
易地安置(就业)一体化模式解决了“哪些搬、搬到哪”、“怎么建、建到哪”、“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该区采取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结合商住开发,依托城镇化,按“无土安置”的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其中金岭移民安置小区对15户特别的贫困户免除自筹资金,同时对安置房进行简装,实现搬迁贫困户“拎包入住”。大岭乡实行安置房同步配套商铺,给予搬迁户10年经营期,同时搭建贴心就业平台,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安置点周边就业安排等后续发展扶持。
“八举措”壮大村集体经济
该区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结合实际提出“八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走上发展快车道。一是拓展集体光伏产业,动员有条件的村安装光伏发电设备获取集体收入,通过财政扶持等方式,为各贫困村增加光伏容量;二是成立农地服务公司流转土地,将土地流转给有实力的企业或合作社,从中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三是建立合作社发展产业,通过成立种养合作社,因地制宜,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品,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强;四是利用空闲田或冬闲田发展种植业;五是发展农村电商经营,采取“企业主体、政府补贴、村民支持”方式,鼓励中小型企业入驻淘宝、天猫等网络销售服务平台,打造“农村土货网”。至目前共建立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27个,覆盖贫困人口1108人;六是盘活资产资源促增收,充分利用村集体现有资产,如场所、林地、水塘等,通过出租、合股、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七是创办物业、劳务等服务组织;八是整合资金扶持村集体投入到企业或合作社中,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村”产业***模式,取得经营性收入。
上半年,该区已投入628.66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占全年产业扶贫专项资金42.37%;贫困户种植特色水果1598亩,中草药180亩,各种蔬菜2152亩,桑蚕1155亩,茶叶168亩,富硒水稻850亩;发展猪、牛、鸡、鸭等禽畜养殖9.118万头(只、羽);产业带动覆盖率为93.2%;
新闻推荐
贵港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李新元与民营企业家座谈共议贵港发展大计
本报讯(记者陈榕玲)7月13日下午,贵港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江南工业园扬翔(集团)公司总部召开。市委书记李新元出席座谈会,与90多位民营企业家共议贵港发展大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潘...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