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门口的学校,为何上不了?

贵港日报 2017-06-22 10:57 大字
6月17日早上,大批家长在港宁小学排队等候报名。(佚名 摄)本报讯 (见习记者曾茜茜)“我家就在国际新城,家门口的学校不能上,却要坐30分钟的公交车到几公里外的八一小学就读,是否违背了‘就近入学\’的原则?”最近,市民李先生在贵港市网络问政平台留言。家住广汇东湖城的覃女士告诉记者,她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她住的小区与东湖小学面对面,但并没有纳入东湖小学的学区范围。近日,贵港市发布了《贵港市中心城区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安排方案》,明确以“就近入学”原则划分学区。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仍有不少家长对这个方案提出了质疑。

“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联系到贵港市的教育部门,港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17】1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就近入学”指的是相对就近,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不能以入学儿童户籍地和学校的直线距离作为划分学区唯一原则。由于城区人口分布不均、学校布局各异、街区形状不规则等因素,目前以小区或街道整体划分。

招生区域如何划分?港北区教育局表示,该局每年会根据上级的招生政策及当年港北区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学人数,结合公办学校的学位情况,合理调整、划分招生范围,制定当年的招生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才向社会公布。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划分学校施教区的四个原则是:保障适龄儿童在其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应根据当地行政区划;应结合学校布局;应考虑适龄儿童数量和分布状况。

市民最“不解”的划分

目前,根据部门统计的区域划分,有少数“特例”细分到某栋单元楼,同一个小区却分属不同的校区,让不少市民倍感困惑。

由于办学条件所限,东湖小学2017年计划招生90人,招生划片范围是火车站以东、黎湛铁路以南、湖畔人家小区东界以西、江北大道以北的区域,以及商务局大院、汽车总站大院、广汇东湖城A-1区岚湖家苑8#、9#、10#、11#楼、A-2区16#楼。居住在广汇东湖城的市民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就近进入东湖小学就读,但该小区只有部分单元楼被划入招生范围内,这让其余户主很不解。为此,教育部门做出回应称,广汇东湖城的部分单元楼住户都是原师范附小周围的拆迁户,根据就近原则而被划分入东湖小学就读范围,其余的单元楼则被划分入县东小学就读。

在“就近”与“均衡”之间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宁可放弃家门口的学校,不惜让孩子长途跋涉去上“名”校。 金港小学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择校热潮仍然难以遏制。记者对等候在金港小学校门的家长们进行了采访,家长们认为,在就近入学和教育资源均衡的先后顺序上,现阶段首先力推就近入学值得商榷,由于学校水平之间存在差异,一实行“就近”,大家都想划进较好的学校,矛盾自然不可避免;如果教育资源均衡,学校水平都差不多了,学区怎么划都能接受,就近入学自然水到渠成。只有切实缩小学校间水平的差距,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家长“舍近求远”的内在驱动力。

港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谭国业表示,就近入学的实质,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的根本,在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而就近入学的宗旨,就是保障适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他们能在统一、公平的标准下接受义务教育。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首先必须保障的是受教育权,而不是自由选择权。后者应是依托民办学校,以更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

新闻推荐

扶贫济困捐助活动倡议书

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热心人士:2016年,经过全市共同努力,实现了8万贫困人口、9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但全市仍有266个贫困村、21.6万贫困人口处在贫困线下,人均年收入不足31...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