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有必要吗?
据媒体报道,清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清华学生须通过入学后的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的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此言一出,让人惊诧不已。在许多国人眼里,游泳与学生学习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清华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等学府竟然出台政策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其实很多地方早已把游泳作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2012年,杭州市把游泳纳入中考必考项目、2013年厦门市中考体育考试增加游泳项目等,现在把游泳作为体育内容的地方更多。国内一些高校早就有此做法,如四川大学、宁波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都把游泳课作为或曾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必修课的意思是如果考试没通过,补考又没通过,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只不过这些高校没有清华大学的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没有引起舆论关注而已。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儿童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不会游泳不能毕业在国外早已有之,如著名的麻省理工大学,学生要想拿到该校的毕业证书,必须通过100米的游泳测验,即便是学校里学习成绩顶尖的学生,也不能例外。之所以重视游泳课,是因为游泳技能除了现实中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外,在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对于意志的磨炼同样是文化课学习所无法给予的,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无可替代的人生财富。(李方向)
跟帖
国民党将领孙立人在回忆录中曾写道:“某人毕业要出国的时候,武行不及格,还得在水里爬,可是大家对他很爱护,很亲切。”这里面的“某人”指的就是他的同学梁实秋。原来,当时的清华比较重视体育,梁实秋毕业时游泳考试不及格,不得不参加补考,苦练了一个多月才勉强通过。上面这个小典故说明,原来游泳很早就是清华的必修课,后来只不过是因为各种原因中断了。(李小梅)
在现在的生活状态下,如果没有刚性的要求,学生很难自觉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了不让学子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这个真可以有。(陆仁忠)
开设游泳必修课,一者,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游泳。游泳是必备的生存技能,学生增加一项技能,既可摆脱溺水的困扰,又可在关键时刻施救他人。二者,游泳是健身养生的好方式。大学生学会游泳,可以增强体质,终身受益。三者,游泳有助于提升耐力,磨练意志。开设游泳必修课,有助于学生以顽强的毅力学习文化课。(张永琪)
中国的民间智慧是无穷的,既有“技多不压身”,也有“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具体到游泳这件事,到底是学好,还是不学好呢?当然是学好,有条件的最好学。在遇到溺水事件时,会游泳显然能提高存活几率。根据卫计委提供的数据,中国每年约有57000人溺水死亡,其中,溺水死亡儿童占非正常死亡儿童的40%。所以,大学再学,是不是有点迟了?(笔哥)
“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不会游泳,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事实。”民革海南省委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海南有79.4%的学生不会游泳,女生不会游泳的比例更高达94.7%。然而,溺水死亡事件却是一年复一年地不幸上演。中小学如果没学游泳,大学应该是最后一次“强制”的机会。(风火)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尽管近十多年来,国家层面对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体质问题越发重视,但由于制度的堵点仍未能打通、体育评价与招生考试等评价框架仍未能全部衔接,体育教育仍未能摆脱“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清华等学校的“强制”规定,某种程度上,正是对体育教育的矫正和补齐,体育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应该成为最基础的那块基石。(光明)
对于清华大学来说,重拾90多年前的校规,其实也是一种特色传承。学会游泳,既学会了一项体育锻炼项目,又学会了一项生存技能,不失为一件好事。(楚彧)
只要这条规定是学校通过全面考虑确定的,且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同意,并有相应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那就没有太多反对的必要,用实践说话就好。(严奇)
游泳的锻炼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提升耐力。据媒体报道,清华主要游泳场地包括两类,一是室内的陈明游泳馆,一年四季开放,二是室外的西湖游泳池,只在夏天开放。清华游泳场地充足,把游泳与毕业绑定,切合实际,可以行得通。而一些无游泳场地或游泳场地少的高校,不可盲目学习清华的做法。(珠歌)
将游泳与毕业证挂钩,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游泳未必人人都适合学,如果我真的努力学了还学不会,难道也不给毕业证?有的人擅长游泳,有的人擅长篮球,有的人擅长其他体育项目,只要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行,何必非要在游泳这棵树上吊死?(姜文来)
清华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学府,培养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如果对体育专业的人进行类似的要求,情有可原。对所有学生都有这种要求,显然不太合适。实在不会的怎么办?何况,清华大学不是体育院校,怎么能将游泳作为硬性要求呢?游泳作为硬性要求了,其他的项目如跳高、跳远、长跑是不是也必须要求一番呢?(李兆清)
学校应该重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提升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让学生能够热爱运动。如此强行规定,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感。(田小典)
下期话题:如今有不少父母热衷于为孩子相亲,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参加讨论。
联系方式:1.发微信至微信号13978545287。2.发电子邮件至guigang.xq@163.com。3.QQ留言或QQ邮箱,号码:277959605。4.登陆贵港新闻网,在“老徐约您看贵港”版块跟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彬)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市“美丽贵港”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的贵港市第一届“最美第一书记”宣传推选活动,于6月8日进入候选人集中展示和...
贵港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贵港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