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禁渔期非法电鱼为何屡禁不止?

贵港日报 2017-06-03 11:15 大字
渔政执法人员缴获一艘非法电鱼船。本报记者 黄远会 见习记者 蒙思帆

非法电鱼作业会对渔业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是国家明令禁止的。然而在禁渔期和禁渔水域,贵港市仍有个别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实施非法捕捞行为。

近日,网友“等待风起”在市网络问政平台提问:“郁江枢纽大桥附近电鱼现象频有发生,晚上经常有人开渔船偷偷电鱼,有时候三条船同时并排电,电鱼者在后面拉网,在岸边电的现象更多。”该网友认为,现在是禁渔期,为了渔业生态资源持续发展,希望这个现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夜访郁江流域:一个多小时发现3起电鱼者

5月28日夜间,记者走访郁江流域,在大东码头江边看到,两名年轻男子正在江边电鱼,他们分工合作,一个背着电瓶,且手持两支竹杆往江水里伸进去,不时见到有鱼落入网中;另一名男子手提塑料袋装着电上来的鱼。记者观察发现,这些电鱼者的设备齐全,上有电瓶、网兜,网兜上缠绕一圈铁丝,将通了电的网兜伸入水中,就能电晕各种鱼。过了十分钟左右,两名电鱼者开始收拾“行囊”走人。此时,记者假装路人走到他们跟前。记者看到袋子里面的鱼并不大,主要以罗非鱼和鲫鱼居多,记者提了提袋子,大概有5公斤左右。

“今晚收获挺多的呀,你们经常在这里电鱼吗?”“今晚也就只电到十来斤,都是些小鱼,以前电得都有二三十斤,现在的鱼没那么多了。”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们还有点小“遗憾”。

记者随后观察的一个多小时里,陆续来了三批电鱼的人,同样是“人背式”小型电鱼机,他们在江边涉水而行,每走几步便把鱼竿伸往水里“吱吱吱”几声。

部门说法:非法电鱼监管难

“天天都有人电鱼,而且明目张胆,也不管鱼类的死活,只要电得就行了”。说起电鱼者,渔民吴大哥一肚子怨言说,现在江里的鱼没有以前的多了,我们靠水吃水,鱼都被电死了,怎么生活?在吴大哥看来,电鱼一直是非法捕捞者最有效的方式,即使上前劝阻,大部分电鱼者也置之不理,这也成了渔民心中之痛。

市渔政检察支队副队长梁世达介绍,国家明令禁止采用电鱼、炸鱼、毒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但受利益的驱使,现在电鱼、炸鱼等非法捕捞日益猖獗,还有的使用电拖网电鱼,电鱼船所到之处,大小鱼虾“通杀”。近年来,群众举报电鱼案件逐年上升。2016年,市渔政站接到群众举报电鱼案件30多起,同比增加30%。

梁世达告诉记者,尽管贵港市渔政部门采取一些措施,如开展增殖放流、实施珠江禁渔制度和查处非法捕捞行为等,但保护远远跟不上破坏快。贵港市渔政部门在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执法人员少、年龄老化、江河点多线长。二是执法设备落后。据了解,全市拥有渔政船2艘、渔政快艇8艘,且部分快艇已服役十几年,船艇早已老化,航速慢,根本无法追赶大功率的电鱼船。三是取证难。调查取证设备落后,所配备的执法设备清晰度不够,夜间无法使用,非法电鱼大多在夜间进行,且非法电鱼形成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很强,甚至聘请社会人员专门放风,渔政执法人员一旦出动,马上通风报信,证据搜集难。

梁世达坦言,虽然日常巡查、联合执法、群众举报给渔业违法人员带来了一定威慑,但电鱼行为远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严厉打击电鱼行为

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执法难度大是客观存在的。从近年情况看,贵港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查处一大批非法电鱼案件,并没收大量电鱼工具,一些在禁渔期电鱼的违法人员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电鱼对渔业资源、环境破坏非常大,但很多人对电鱼行为的危害以及法律法规还缺乏认识”。梁世达介绍,非法电鱼使鱼的品种、数量减少,部分鱼类甚至濒临灭绝。被电击过的鱼,性腺发育受到损害,基本丧失繁殖能力,即使侥幸漏网逃脱,很多最终也难以存活,事后水域往往会有死鱼上浮而发出臭味,造成水体污染。目前,渔政部门正在相关水域安装警示牌,同时将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据了解,2017年珠江禁渔期制度调整为3月1日至6月30日,在禁渔期间,市渔业执法部门加强了对郁江、浔江河段不定时的巡航检查,联合公安、海事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对“三无”船只进行查扣处理,对涉案违法人员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夜间电鱼的非法行为,执法人员将进行蹲点,摸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一网打尽。同时也希望广大群众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提供线索,共同维护渔业生态资源。

新闻推荐

贵港市开通“绿色通道”紧急救治因公致伤致病民警

本报讯(记者陆小洁通讯员方阳)5月27日,贵港市建立公安民警因公致伤致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签约启动仪式在市公安局举行,贵港市因公致伤致病民警将得到“绿色通道”快速救治。签约仪式...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