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青春献给环卫事业——记市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大队长何昌兰

贵港日报 2016-10-25 00:00 大字

本报见习记者 谢彬

“城市有了你才有那美丽的笑容,岁月里有了你才有那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好心情!”正如这首《环卫工人之歌》所唱,何昌兰满腔热忱、无私奉献环卫事业,诠释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环卫精神,把青春奉献给环卫事业。

何昌兰1994年4月到市环卫处工作,2008年6月到市垃圾处理场从事渗滤液处理工作。8年来,她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渗滤液处理的技术骨干,并走上渗滤液处理大队队长岗位。

每天早上7点,何昌兰就从市城区乘车到20公里外的垃圾处理场,戴上口罩和手套,穿上水鞋,开始一天的工作。控制设备、添加药剂、清运污泥、巡查库区、回抽提升井渗滤液……工作期间非常忙碌,几乎一刻不得空闲。处理站刺鼻难闻的气味、空气中弥漫的粉尘、各种机器运转时发出的隆隆响声,挑战着她的神经。何昌兰坚守岗位,从启动机器到添加各种药剂等每一道工序,都认真做好台帐工作。当班结束后,她还对各个循环池和配电房再检查一遍,确保渗滤液实现“稳定达标运行、安全第一”的目标。

每当清运污泥池的机械运转不正常,何昌兰总是第一个踩着梯子下到6米深的污泥池里进行人工清淤。每次人工清淤后,她的手臂和腰都酸痛不已,吃饭时菜夹不稳掉在地上的事时有发生,此时儿子总会说:“妈妈今天肯定又爬进池子里铲泥了……”

何昌兰多年在处理站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维修技术”内功。今年7月,氨吹脱塔出现了故障,何昌兰和另外两个工人背上工具袋,一步一步从氨吹脱塔楼梯爬上十几米高的进出料口,将塑料球慢慢挖出来,晒干后再装回去;更累的是爬入氨吹脱塔底里面清淤泥,塔底残余的氨气让人难以忍受,甚至有中毒的危险,何昌兰蹲在塔底一铲一铲地把泥铲出,每2~3分钟就得把头伸出来透透气。

对何昌兰来说,一年365天都是工作日,她多年出色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2010至2014年连年被评为市垃圾处理场先进个人,2014和2015年荣获“贵港市市政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荣誉面前,何昌兰不骄不傲,继续埋头苦干,为处理站的各项工作稳步运行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推荐

贵港市举行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活动

本报讯(记者张思)“现在我命令,全市发放防空警报信号!”9月18日上午10时30分,在市人防办防空警报试鸣指挥部,随着贵港军分区司令员何长录的一声令下,全市上空响起急促的空袭警报声。市直、各县(...

贵港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贵港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