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家(佳)学寻找贵州望谟家人

南国今报 2020-07-30 13:56 大字

在好心大姐的帮助下,韦家学在广西桂平市蒙圩镇新德村有了自己的生活。受访者供图

寻找故事

寻找人:韦家学(或韦佳学)

被寻找人:

大哥韦家福(或韦佳福)等亲兄弟姐妹

寻找发生地:

贵州望谟县柳州桂平理端乡

寻找心愿:

我没有上过学,不识字,被拐到广西后一直没能联系上贵州老家的亲人。我很想爸爸妈妈,很想大哥、二哥、哑巴弟弟和小妹。

今报记者黎静文/图

因为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今年已经51岁的韦家学,只知道自已名字的读音,至于是“韦家学”还是“韦佳学”,她不敢肯定。不过,1996年被拐到广西,在柳州、桂平两地生活了24年的她,没有忘记贵州望谟县,那个她出生的地方,以及父母,大哥韦家福(韦佳福)、二哥韦家和(韦佳和)、哑巴弟弟和小妹韦家秀(韦佳秀),她很想再见见老家的亲人们。

为吃饱饭走出布依山村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而自小生活在贵州大山里的韦家学,因为山路奇岖,出行不便,在27岁前,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贵州望谟县城。

“我不记得村子的名字了,只记得是一个从望谟县城要走半天才到达的高山村子。”韦家学说,村子是一个布依族村落,一直居住在深山里。因为高山寒冷,田地少,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家里也没有太多余粮养家禽。每年只有在过大节时,村民才会将储存的玉米、山货拿下山,到望谟县城里售买,换取一些酱油等生活用品。因为家里穷,她印象中在山里没有吃过饱饭。当年山里交通不便,父母也没有让她和小妹、哑巴弟弟上学,家里大哥和二哥也仅仅读完初中。

做为一个相对封闭的村落,韦家学没有能力飞出大山,在很小的年纪,经家人介绍就嫁给了同族的男孩。小夫妻沿着族人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许是贫穷,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为吃饱饭而争吵。

1996年春节前,韦家学到望谟县城赶集,一位相识的人告诉她,广西一家企业招工,有钱拿,有食堂吃饭,于是韦家学心动了,她很想走出大山,到外面世界看看,吃上饱饭。

对于韦家学要走的消息,整天喝酒醉醺醺的老公来不及阻拦,韦家学已登上了前往广西的火车。

希望再说布依话

韦家学乘火车来到广西柳州,本以为靠双手干活,就可以吃上饱饭,但不想她的恶运才刚刚开始。

原来,那位说要介绍工作给她的村民,只是想将韦家学拐骗到柳州,将她卖到一个同样在高山的村子里。得知对方意图后,韦家学趁着坐班车下车方便的机会,偷偷躲到草丛里,躲过了那人的寻找。最后,沿着公路,她走到了柳州市区,流落柳州街头。

因为不识字,说的话柳州人又听不懂,在柳州很长一段时间,韦家学只能靠捡垃圾为生。困了就躲到柳江大桥下,或是旁边的草地上休息。

长期在这片区域活动,韦家学认识了一位从桂平到柳州打工的大姐。得知韦家学的遭遇,这位大姐很是同情她。1997年夏天,大姐带她回到桂平,给她介绍了干农活的工作。

虽然韦家学很想回家,但又不知道家在哪里,只能在桂平一带打工。最后,还是那位好心的大姐看她可怜,一个人流落异乡不是办法,给她介绍了桂平蒙圩镇新德村的一位残疾人侯长信做老婆,韦家学才停下流浪的脚步。

“新德村已是我的家了,但我还是想回去贵州望谟的家里看看。”韦家学说,她已在新德村居住了23年,2010年她曾经回到贵州望谟去找过家里兄弟姐妹,但变化太大,没有找到。如今,已经51岁的韦家学在桂平生活了23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桂平白话,但她的布依话仍没有忘记,希望能找到望谟的家人,共述乡音。

新闻推荐

2020年度广西公务员考试报名即将结束 竞争最激烈职位只招一人 报名人数多达463人

报名人数前10的公务员职位(截至7月11日上午)竞争较激烈的5个公务员职位(截至7月11日上午)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刘冬莲)7月11日,距...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