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法寻味 新法增量 桂平做大做强罗秀米粉产业见闻

广西日报 2019-11-18 07:24 大字

罗秀米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示罗秀米粉的传统做法。

本报记者唐正芳文/图

柴火烧炉、簸箕摊浆、竹席晾晒……罗秀米粉的传统做法,让人感到浓浓的地方味;另一边,电磨打浆、电动流浆、电热烘干……罗秀米粉制作设备的专业化,让人体会到了“科技解放劳动力”的威力。11月11日,由贵港市商务局主办的“寻味桂平——罗秀米粉媒体采风活动”,米粉新旧两种不同做法的现场反差让记者耳目一新。

山多地少、并非水稻主产区的桂平市罗秀镇,却将米粉做成了支柱产业。罗秀镇镇长梁振科介绍,目前该镇生产米粉的企业有10家、小作坊120家、家庭作坊30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生产总量超2500万公斤,总值3亿多元。“镇金融部门11亿多元的银行存款,就有米粉不俗的贡献。”

说到罗秀米粉的历史,罗秀米粉协会会长卢坚滔滔不绝:早在隋唐时代,罗秀镇的先人们便发明了把大米浸泡后磨浆,蒸制粉皮再晒干切成细粉丝,制作美味可口的食品。经历代的传承优化发展而定型的18道工序列为米粉制作的传统工艺。这种米粉不添加其它物质,纯大米制作,煮时“不粘不糊,透水透味,口感软、滑、爽、韧、透”。

在罗秀镇小阳螺塘路口的手工米粉厂,作为罗秀米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韦瑞员,正在用传统做法挑逗着记者们的味蕾。他从蒸锅里取出热腾腾的簸箕,将刚蒸熟的米粉薄片小心翼翼地摊在竹席上,然后用手将米粉转成一条:“来,尝尝。”记者掐下一段,塞进嘴里:细腻丝滑、柔软清香……浓烈的米香气中透着些许甘甜,好原生态的美味!

不仅味美,罗秀米粉最大的特点是“韧”。“粉丝吊人”说的就是它,这是本地人最为自豪的事:2007年,有媒体在大藤峡通往雨丝洞的江岸边首次演示“粉丝吊人”,用4米长的150根粉丝承人荡秋千,并组织游客用粉丝拔河,电视播放后立即引起轰动,随后又有两次在文艺演出中表演“粉丝吊人”荡秋千,罗秀米粉再次名声大振。

罗秀米粉的传统做法虽然口感纯正、柔韧爽脆,但因生产设备落后,阻碍了其发展。经过行业精英20多年的不断改良优化,在保持传统工艺特色的前提下,融入成熟的现代化烘干设备,“如今做米粉再也不用靠天气了,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广西桂平市罗秀镇德润米粉有限公司老板邓坤炎说。

目前罗秀米粉除本地消费外,还销往全国乃至东南亚,也有企业将其改良成冲泡即食型米粉,正在被消费者慢慢接受。

有1万多名贫困人口的罗秀镇,其中有5个贫困村通过入股米粉企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进厂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罗秀米粉已成为镇里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我们将继续加以支持和引导,使它真正成为当地的脱贫粉、致富粉。”梁振科说。

新闻推荐

桂平各界人士捐赠扶贫款360多万元

本报讯(记者陈伟玲)10月17日是第六个全国扶贫日,当天,桂平市举行2019年“全国扶贫日”系列活动动员会,1000多名企业家...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