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成效连续三年获自治区表扬

贵港日报 2019-09-24 09:55 大字

本报讯(记者陈伟玲)近年来,桂平市坚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扶贫精神,全力推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地,使之成为全面见效的扶贫良方。去年年底,该市贫困发生率降至3.09%,今年计划将贫困发生率降至0.93%。由于工作成效显著,桂平市扶贫工作成效连续三年获得自治区表扬,2018年年终绩效考核获自治区嘉奖。

——有的放矢,诊“病”开方。近年来,桂平市全面摸查贫困村和贫困户详情,掌握致贫和发展薄弱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通过出台工作方案、制定考核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助力解决扶贫缺资金、发展难的问题;通过产业奖补、发展千亩特色产业、合作经营产业基地等实施产业扶贫,解决贫困村产业落后、贫困户无收入来源等问题;通过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其脱贫攻坚“老大难”的问题。

——对“症”下药,科学治穷。2018年以来,桂平市因地制宜、因贫施策,积极实施农村土地流转、产品品牌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提质扩面、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乡村人才培育等“六大行动”。

去年,桂平市新增回乡创业200多人,实现土地流转43097.72亩,发展特色种养项目265个,建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185家,建成国家级、自治区级示范区各1个,建成县级、乡级、村级示范区、园、点180多个。在南木镇建立万亩稻田综合养殖;在罗秀、麻垌、中沙等镇发展中草药、玉桂、茶叶等种植产业;在木乐镇、长安工业园区建立创业园区,帮助群众创业,以此带动就业脱贫;在佛荔、洛连、弩滩、田心等贫困村打造生态旅游扶贫;在白沙、下湾、大湾、大洋等镇规划建设桂平市10万亩澳洲坚果种植示范区。

——去除“病”根,防穷癌变。桂平市按照“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要求,设立村民合作社、壮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脱贫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防止因无产业发展、无收入来源而返贫和贫穷癌变现象发生。同时,在安置区通过建设“微田园”、发展特色种养、创建扶贫车间等方式,增加安置区就业,确保扶贫搬迁安置搬得来、住得下、能发展、不返贫。

去年,桂平市累计实现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就业1239户2253人;15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3万元以上,282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消灭了零收入村;贫困村摘帽92个、脱贫2.6万户12.1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09%。

新闻推荐

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

本报讯(记者陈伟玲)近年来,桂平市人社局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绩效考核...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