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平杖头木偶戏:在新起点上薪火相传

贵港日报 2013-09-15 05:12 大字

桂平杖头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韦芳向孙女罗海运传授木偶表演技艺。文/丁桦图/平山

最近,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培训班在桂平市文化馆开班,参加培训的有来自该市杖头木偶戏传承人代表、文化馆“非遗”工作人员以及部分乡镇文化站站长、文化专干,共计50多人。自治区群艺馆“非遗”专家卢瑞君、赵兴文、孙红兵等前来指导。

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有夫妻、母女、父子搭档的,也有三代同堂演唱的。这次开班,传承人代表们除了聆听专家授课之外,非常珍惜相聚在一起的机会,大家交流心得,相互“取暖”、“充电”。现年70岁、被自治区授予“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人”称号的韦芳,是开班主唱之一,她的嗓子一开,马上引来一片喝彩。蒙圩镇木偶戏艺人刘平,年近80岁了,腿脚不利索,从乡村一路赶往桂平城区,满身是汗,他不想错过这次开班的机会,不但在台下认真听课,还到戏棚给韦芳打锣鼓、敲木鱼,末了,也在台上亮腔,风采不减当年。

这次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人培训班虽然开班时间短,但社会课堂大。木偶戏“非遗”传承工作,以该市城区为中心,辐射全市26个乡镇。代表们表示,要以这次培训班作为新起点,争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组织有艺术创作才华的人才,创作出一批易于传唱、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剧本。

木偶戏班祖师爷

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人,都尊华光大帝为祖师爷,把他当神一样敬仰与祭拜。相传,玉皇大帝听闻凡间粤剧诲淫诲盗,败坏道德,因此派火神华光下凡火烧戏棚。华光下凡后,发现粤剧不但没有诲淫诲盗,反而宣传忠孝节义,教化众生善恶有报,于是打消了火烧戏棚的念头,变为在舞台前烧黄烟,然后回天宫向玉帝复旨。从此,戏班及艺人便尊华光大帝为祖师爷。

木偶戏古称傀儡子、魁儡子。在桂平,木偶戏属于巫文化的一种遗留。我国巫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已有“巫”字。最早的“巫”字是两个“工”字的交叉,大概是行法术时所用器物的象形;以后加上两个“人”在跳舞,意指巫用形体动作请神灵降临。巫是人类社会专事巫术,以祈祷、降神、感应等神秘行为,为人驱灾、求吉、治病、表达心愿,并且为自己谋求生存的人。“巫”的泛义是文化人,狭义则是指吃鬼神饭的文化人。

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人,前身承的是巫,往后流传下来,便形成一种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原始文化,是人们对万物有灵崇拜时期的文化。据韦芳说,她跟师傅温健仁学唱杖头木偶戏,首先要祭拜华光神,坚持不断,表明恒心与决心。人们常说木偶有神,这个“神”,既指华光神,也指木偶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好像有灵魂一般。传承人的一双手,让木偶拥有了灵魂,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功夫,一要靠悟性,二要靠苦练,熟能生巧,如有神助。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木偶戏传承人代表一致表示,今后将集体祭拜华光戏班祖师,也希望每年定个好日子,这个日子,应该既是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日,又是华光祖师的祭拜日,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奶奶传艺小孙女

这次培训班最大的闪光点是韦芳与她的孙女罗海运。韦芳作为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代表性传承人,身份特殊,责任不小,担子不轻,不但要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要培养新一代,薪火相传。如今,她打算让自己的孙女也成为接班人。熟识韦芳的人都知道,她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韦芳是西山镇新岗村沙岗屯人,1957年开始学习表演杖头木偶戏,后跟随艺人温健仁学艺,以学习温派演唱为主。韦芳至今仍坚持杖头木偶戏演出,多是一些庙会活动或者乡村红事的场合,一般收入不多,日常开支大部分要靠别的门路挣钱,比如改造、添置戏台、布景、制作木偶和戏服等。

韦芳的孙女罗海运今年8岁,西山镇新岗村小学二年级学生。罗海运懂事乖巧,喜欢跟奶奶呆在一起,奶奶到哪里唱戏,她就跟到哪里,奶奶给钱她买糖果,她舍不得吃,而是拿给杖头木偶“吃”。韦芳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偷偷发笑,觉得孙女可爱,知道心疼木偶,说明她小小的心灵里装有木偶。罗海运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动画片,喜欢童话,也喜欢木偶,主要原因自然是跟奶奶呆久了,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她有时走进奶奶的戏棚里,打一下锣、敲一下鼓,有时也拿起木偶舞弄一下,好奇于“唱、做、念、打”,好奇于生、旦、净、丑,还好奇于那些精彩的传奇故事。

平时有演出的时候,罗海运常常偷学几句唱词,在上学的路上,偶尔也会哼上几句。这次培训班,罗海运在韦芳与自治区“非遗”专家的指导下,首次在公众场合登台亮相。目前,她是桂平市杖头木偶戏年龄最小的传承人,正因如此,她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当然,对她来说,这只是开始,唱腔、表演艺术各方面,仍然需要关爱、支持和鼓励,还要不断地补充知识的营养。

桂平杖头木偶戏繁荣鼎盛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1983年成立了桂平木偶戏艺人协会,入会人员100多人。1984年5月,艺人李辉代表广西出席在桂林举办的全国木偶戏会议并参加演出,演出传统剧目《武松打虎》,获得好评。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能否从冷到热,重回繁荣鼎盛的时期,让我们拭目以待。

走出去才有前途

自治区“非遗”专家赵兴文在桂平调研时指出,关于杖头木偶戏的文字记载比较少,但群众基础好,相关研究要跟上,把地方“非遗”工作提升到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的高度。

桂平历史底蕴深厚,文化丰富多彩。相关出土文物显示,大约1万年前,桂平就有人类活动。有人生活,就有文化的起源。文献资料必须有人发掘、研究、整理,进行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论证。

《桂平县志》关于杖头木偶戏最早的记载大约在清朝同治年间(1872年前后),此前的传承,尚有待进一步发掘。同治年间,杖头木偶艺人何十二因为生计问题,从桂平投奔北流的亲戚,后又回到桂平,从此定居于桂平寻旺乡。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使杖头木偶戏得以扎根桂平。

桂平杖头木偶戏有两大派:一是以李辉为代表的李派,即原何派;二是以温健仁为代表的温派,即原黄派。李辉、温健仁均为桂平第五代杖头木偶戏艺人。

赵兴文在调研时,希望桂平市文化部门跟上时代步伐,加强地方“非遗”人才培养,把桂平杖头木偶戏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下来,通过积累、继承与传播,使地方“非遗”得到更有效、更广泛的宣传。

“非遗”不仅是地方性的,也是全国性的。桂平杖头木偶戏被《中国文化报》、《南国早报》等全国40多家报刊以及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前不久,广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在“好鬼有才”节目,播放了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梁雁玲的一段表演过程。近年来,桂平市接待了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学院、广西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教授专家、研究生和大学生500多人,他们通过参观、考察、学习和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了桂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民族文化。

自治区“非遗”专家卢瑞君说,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第一批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已经有好些年头了,他们这次到桂平,除了指导与培训传承人之外,还要丰富完善各方面的资料,待条件成熟后,争取申报立项,把桂平杖头木偶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平文化只有走出去,“非遗”传承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新闻推荐

今年桂平市长安工业集中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计

...

桂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桂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