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先扶智“输血”变“造血”——桂平市加大贫困村群众科技培训力度

贵港日报 2013-04-08 17:49 大字

本报记者  方朗

今年3月初,正值春播春种大好时节,桂平市农业局到社坡镇侣化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对贫困村农民进行科技扶贫,提高当地农民栽培种植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该市农业局请来农技站专家向农民授课,介绍适宜当地种植的超级稻品,从育秧、抛秧、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作了详细讲解,免费为侣化村村民发放600斤超级稻优质谷种,促进当地的春耕生产,农民增产增收。此外,还发挥当地“土专家”的影响力,请来社坡镇沙糖桔种植能手张培安授课,向村民讲授了沙糖桔科学种植、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水分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使参训学员学到了先进的沙糖桔种植技术,为农民致富提供新渠道。

近年来,桂平市加大贫困村群众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去年,该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69元,比上年增长16.3%,高出全区同期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减少贫困人口25146人。

该市把抓好贫困村农民培训和产业扶贫、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推进贫困村产业开发、促进贫困村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去年共举办扶贫培训班38期,培训人员6800多人次;举办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2期,培训农民57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0多份。此外,还组织贫困村劳动力351人赴贵港职业学院和贵港市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参加计算机应用、数控应用、电工、汽车修理、酒店管理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农民的知识面得到扩展,实际操作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该市中沙镇心田村农民甘节礼家里饲养了100多头肉猪和10多头母猪。由于缺乏母猪科学繁殖配种技术,母猪受胎率低、产仔少,猪疾病多、肉猪长膘慢,以致养猪效益低,甚至亏本。去年,甘节礼报名参加了畜牧部门举办的阳光工程畜禽养殖员培训班,并多次得到培训教师的现场指导,系统地掌握了生猪的科学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他饲养的母猪受胎率达到90%,成活率高,肉猪长膘也快,饲养五个多月平均每头体重达100公斤以上,每头肉猪可获利300多元,去年共出栏肉猪650多头,获利19.5多万元,养猪效益大大提高。

此外,为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和长久稳定增收问题,该市根据市场状况、资源条件,认真做好特色优势产业、扶贫龙头企业、贫困农户三者之间的对接,支持贫困村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有力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去年,该市共投入407.5万元,在17个贫困村实施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发送优质木薯种257.5吨、油茶30万株,推广种植优质木薯5150亩,优质油茶3000亩,2050户贫困农户得到扶持,为贫困群众增收夯实了基础。该市投入资金963.7万元,建起了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超级稻、木薯、油茶,肉猪养殖等一批生产基地,新增农业龙头企业8家。

新闻推荐

桂平“清洁乡村”见成效

...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