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龙腾祥瑞话桂平

贵港日报 2012-02-05 05:37 大字

桂平市蒙圩镇林村的女子舞龙队。桂平市文化部门领导深入基层普查女子舞龙队。文/丁桦  图/平山

虽然桂平人很少舞龙,但对舞龙并不陌生。桂平舞狮多,有狮不一定有龙,但有舞龙一定有舞狮。龙与狮血肉相连。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也是桂平人的图腾。桂平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龙一样的自然景观;桂平特殊的历史底蕴,造就龙一样的气势磅礴;桂平特殊的人文环境,造就龙一样的传人。

龙脉

龙脉之说,虽属民俗学的范畴,但也是自然景观。

脉有山脉水脉,桂平的山脉河流是自然形成的。山脉分大瑶山、莲花山、大容山三支。这三支山脉,如龙一般奔跑,同时像龙母一样呵护桂平。桂平海拔在500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66座,其中大瑶山37座,莲花山10座,大容山19座。河流以三江为主要干道。

山与水的关系,相互依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文化的起源,称之为巫。巫在神话中,是母的胎盘,山与水血脉相连。巫也有灵气之说,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桂平的不少重要山脉,留下了神仙脚印传说。巫也有龙的意思,只是没有那么突显,龙在巫中,巫在龙中。

以“南天第一秀山”而著称的西山,秀是山秀,秀在绿树成荫,秀在佛文化,秀在龙脉。白石洞天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一洞天,洞中有洞,龙像活在洞中。另外,道中有教,教中有道,道在龙中,龙在道上。罗丛岩是全国七十二福地中的“天志福地”,天下志龙,龙志天下,福在龙中,龙在福中。

三江中的郁江、浔江和黔江各具特色,均处于西江丰富水系的黄金水道中。境内黔江长49.6公里,浔江42.65公里,郁江76公里。最富神韵的当数黔江的大藤峡,全长44公里,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江山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而三江又因东塔回澜,山活了,水也活了。

桂平的山脉水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一切皆因有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龙气

桂平人喜欢龙的吉祥,用它来命名的乡镇有古龙镇,用它来命名的村则有石咀镇的旺龙村、马皮乡的大龙村、金田镇的莫龙村、木圭镇的龙安村、石龙镇的石龙村、江口镇的龙山村等。

西山风景区上有个龙华寺,与龙华寺相邻的洗石庵前厅后,也有一幅生气勃勃的龙浮雕。这龙的浮雕,活灵活现,首尾连贯,特别是龙口中含珠,水气弥漫,吞云吐雾,珠联璧合,妙趣横生。中国的龙王信仰是随着佛教的兴起而产生的,但又与印度佛教中的龙王有很大差异,可以说中国的龙王是佛教、道教杂糅的产物。道教引进佛教龙王并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龙王体系,称诸天龙王、四海龙王、五方龙王等。西山洗石庵主持释宽能,佛气、龙气集于一身,不仅留下了在佛教界影响颇大的《三乘教义》一书,在她圆寂火化之后,还留下了世界上第一个比丘尼圆寂后三颗半透明的灵骨舍利,成为佛门之宝。

桂平市金田镇还有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潭森林公园。园内群山连绵,峰峦叠嶂,怪石林立,神奇峻秀。连绵的群山犹如上下飞舞的绿龙。最高峰大平山顶海拔1158米,相对高度780米,四周众山簇拥,呈现出一派顶天立地的雄伟气势。

以前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桂平沿江一带有赛龙舟活动,冠军可获烧猪、封包及锦旗,观者云集江岸,人山人海。解放后,赛龙舟活动一度停止。1983年,下湾公社文化站率先举行赛龙舟活动,有10多个生产队派队参赛。1988年,桂平城区也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赛龙舟活动,参赛队伍近20支,分别来自各乡镇村屯,选手均是清一色的男子,虎背熊腰,青春健壮。每队服装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更能呈现龙气的是桂平市石咀镇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北回归线,是天然阳光与气候条件的回归,也是龙气的回归。北回归线标志塔建筑上像龙,塔高17.2米,跨度26米,象征极线,说它犹如长虹般美丽,不如说它像龙一样穿过象征地球的直径为6米的大球体。

龙人

桂平人舞龙,也有一定的历史。

桂平舞龙,首先来源于巫文化,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桂平先人用舞龙来求雨,舞龙舞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桂平先人舞的龙,有的是用木头做成的,木头不是一根完整的木头,而是一截连着一截,舞起来不是那么灵活。也有用稻草做成的,稻草龙舞完了,就用火将它烧了。也有一些是剪纸做成的,但比较少,因为真正会剪纸的人不多,会剪纸的女人,都是北方过来的,或者原来是一些大户人家心灵手巧的千金小姐。

在先民的心目中,龙既然是神物,当然也就在观念上把龙与祥瑞联系到了一起。人们用龙比喻美好的事物,龙的形象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语言文字中,在各类物品上,都不乏龙的形象。在“吃”的领域中更是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食品中有龙虾、龙眼、龙荔、龙须菜、龙虎斗、龙井茶、龙须面等。这些食品名称,有的取其形似,有的则是寓意吉祥。又如在节令食俗上,早在元代已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为表达对丰收的祈望,这一天很多地方盛行吃面食,名为“龙须面”。桂平人虽不像北方人普遍吃饺子,但也有做饺子的,名为“龙牙”。清代时,人们在“龙抬头”这一天还要用白灰从门外蜿蜒撒入厨房,并绕水缸一周,名为“引龙回”。

桂平舞龙最早的乡镇是江口镇。据《桂平县志》记载,桂平水上交通早在宋代便发展起来。桂平市江口镇所在地,原称大湟江口,在明末清初至民国期间,广东人络绎不绝来此开设商店,逐步发展成为山货外销和工业品内运的集散地,当时的贸易额一度超过桂平城区。大湟江口与苍梧的戎圩、平南的大乌(今大安)齐名,素有广西水上交通“一戎二乌三江口”之美誉。

商贸的繁荣,同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江口人先是舞龙游街,用舞龙的形式感谢天地,后来到江河边舞龙,感谢江河。江口编织业繁荣,各种工艺品远销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据说江口的大户人家曾经用青藤编织龙,还举办过编织藤龙的比赛,哪家织得特别、织得出色,哪家就生意兴隆。江口不少编织能手,一时成了香饽饽。说江口人聪明也行,说江口人手巧也行,说藤龙附身于江口这一片热土也行。

龙气蔓延,带给江口人吉祥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鼓。江口历史上多次出土铜鼓,最近的一次是2003年7月12日,江口镇六保村农民黄石华,在其承包的土地种淮山时挖出一面铜鼓,当天,黄石华主动向桂平市博物馆报告。据专家鉴定,铜鼓的制造年代为南北朝时期,距今约1600年,属“冷水冲型”铜鼓。

“冷水冲型”铜鼓的年限约在东汉至南宋之间,以广西藤县蒙江横村冷水冲出土的铜鼓作为标准器。其特点是体型高大而轻薄,面不出沿或略出沿,胸径略大于面径或相当于面径,腰上部内收成筒型,足部高,耳宽大或间半环小耳,面沿多铸大蛙四只,蛙间有乘骑、马、牛群、小蛙群、鸭、鸟、龟、鱼等立体装饰,鼓面主纹为变形羽人纹和变形翔鹭纹,胸、腰多有变形船纹和变形舞人图案。这种类型的铜鼓,出土地点多集中于广西郁江、邕江以北和黔江、浔江沿岸,西到云南陆良,北到四川古蔺,南到越南。历史上铸造和使用这类铜鼓的民族多为上述地区的僚人。

历史上,江口有不少富商赚了钱,为了谢恩,而把珍贵的铜鼓埋在地下。另外,江口人认为泥土是神,铜鼓也是神,因而把铜鼓埋在地下供奉。还有不少高官权贵,把铜鼓视为奢侈的陪葬品。

龙是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后创造的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

大洋镇双罗村有一个舞龙节。历史上该村缺乏水源,居住在这片约12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村民们,祖祖辈辈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对风调雨顺有着强烈的祈求,每有祈求,都用舞龙的形式来表达。据传说,1848年起,村内连续三年发生旱灾,到1851年,出现了“田地龟裂土难锄,草木枯萎俱日多。邻里男女逃饥荒,村上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村民根据民间求雨的方式,制作了一尊神像和一条雨龙,于农历九月九日,由李礼佳主祭,焚香朝天而拜,并抬着神像、舞着雨龙沿本村范围进行祭天求雨游行。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村民的诚心感动了苍天,祭天仪式结束后,过了一会儿,便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整个村庄普降大雨,并连降三天三夜,村民们久旱逢甘露,喜极而泣。为了感谢天公的恩赐,该村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都举办祭天求雨舞龙活动。他们在烧炮岭举行开场仪式后,1龙5狮便在村中15个屯穿梭游行,龙的姿态千变万化,时而仰天长啸,时而对地喷水,时而腾云驾雾……龙游到哪户村民门口,哪户村民便送出果品茶水以慰劳舞龙者。参加舞龙的村民统一着装,妇女载歌载舞,观看者手舞足蹈,热闹非凡。此活动持续3天,年年如此。双罗村的舞龙节,只在村子里举行,规模不大,也很少对外宣传,外界知道的人不多。

此外,蒙圩镇的林村与新阳村,分别有一支舞龙队,舞龙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林村60多岁的覃石兰是女子舞龙队的负责人。该村舞龙与舞狮的,共有30多人,有一家三代同堂的,也有妯娌一同上场的。覃石兰说,龙分雌雄,舞龙分文龙与武龙,文龙文气一些,而武龙的动作变化大,要求力量大,武龙多是男舞。文龙虽文气,女子舞龙的时候,兴致来了,也融入武龙的特点,刚柔相济,别具特色。

龙文化不是实物崇拜,而是文化创造。桂平舞龙,舞的是原始图腾文化,同时也舞出了中华民族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闻推荐

桂平市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双双突破200亿元

...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龙腾祥瑞话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