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桂平“跳禾神”:土味十足,返璞归真

贵港日报 2011-12-18 05:40 大字

“跳禾神”中的孩子们。“跳禾神”中的跳狮。祭禾神一景。文/丁桦图/莫少雄

桂平市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2006年9月初,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对桂平市石咀镇长冲根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从遗址发掘出来的不少石器、文物在浔江流域乃至广西还是第一次发现。据专家称,石咀镇长冲根遗址距今大概7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大约7000年以前,桂平就有先人生活。桂平先人以捕鱼和打猎为生,紧接着,就有了田耕文明。人们通过劳动产生财富,产生了原始巫文化。

桂平市的民间舞蹈“跳禾神”,就是原始巫文化流传至今的一种“变异”。所谓“跳禾神”,即把稻禾当神一样信仰,当神一样祭拜,并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舞蹈,先是在壮族、瑶族人民之间流传,因其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渐渐地,汉族人也学会了“跳禾神”。“跳禾神”一般分为跳田公跳地母、跳狮跳龙、跳锣跳鼓和跳歌跳诗,是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祭祀舞蹈,是田耕文明的重要见证。它来自民间,也活在民间,土味十足,返璞归真。

跳田公跳地母

跳田公跳地母从开春时节开始。家家户户杀鸡、做粢粑到田间拜祭“田公地母”,聚饮欢歌,并在田边插小纸旗,祈求丰收。在遭受虫灾时,则“耍黄龙”以驱虫。播种时,人们往往撒少量谷种或花生壳于村口路旁,以求禾苗长齐。到了七月间,有的村寨集体举行“祭青苗”仪式,设猪、酒供祭于村外,老少集饮,唱和农歌。秋收时,要举行“吃新米”仪式,人们从田里采集稻谷做新米饭,宰杀鸡、鸭到田头供祭后,才开镰收割,同时演唱古老的民间山歌,边唱边跳。到了十月,农事完毕后,白天有舞狮舞龙的,也有一些人抬着一把稻谷或者一株果树,从村头抬到村尾,从田头抬到田尾,一边放鞭炮,一边上香祭禾神。

“跳禾神”大体分三大段,一段播种,一段灌溉,一段收割。主要演员有两人,一老一少,老者演田公,少者演禾娘(即地母),并伴以舞狮舞龙、抬稻谷果树等环节。禾娘一般男扮女装,头上装个假蟠龙大髻,身穿大红衫,类似新娘装束,因为男人扮禾娘,场上看热闹的人多,总想看看男人扮禾娘化妆化得怎么样,入不入戏,演绎是否生动引人。当然也有女人扮禾娘的。禾娘在台上演唱时,田公在台下手持一根水烟筒,上挂一面铜锣,叩碰着为禾娘掌板和音。

禾娘一般都是身材肥胖之人,很少有瘦小的,因为肥胖代表土地丰腴,代表农作物丰收。禾娘除了要在田野上“跳禾神”之外,还要到各个村庄走家串户。据说哪家要是没有禾娘踩点,来年就不能有好年景,禾娘越是肥胖,踩点当然也越是有力气。

田公则是配角,衣着比地母朴实,不用太多的语言,动作也少,点到为止。

跳狮跳龙

跳狮跳龙即舞狮舞龙。“跳禾神”突出在“跳”上,仅是舞不行,必须跳,跳得越来劲,红火的日子才有奔头。

舞狮舞龙一般出现在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而桂平人却把它移植到“跳禾神”上来。南木镇的“跳禾神”别具一格,表演者是清一色的女子舞狮队,老、中、青结合。女子跳狮由村里自发组织,没有任何报酬,乐于奉献。老年的带中年的,中年的带年轻的,一代传一代。

跳狮跳点在田野上,在田埂上则叫跳龙。龙不是舞龙的龙,而是指田埂,田埂就是一条龙,因此跳龙也叫跑龙。田埂无论长短都必须跑完,一条一个跑点,中间不能停顿。一条田埂接着一条田埂,一个女子接着一个女子,直到跑完为止。当地人说,跑龙跑来风调雨顺,跑龙跑来颗粒满仓。

桂平的“跳禾神”,有北区和东区之分。北区“跳禾神”,有跳狮的,也有跳龙的,但跳龙不是跑田埂,而是跳山,在山上跳。北区有句谚语:“跳龙跳上山,六畜兴满栏;跳龙跳上山,果树果满山。”每逢传统节日,村民无论男女,早上从村中出发,然后沿着各个山头,一跳龙,二跳凤,三跳树,四跳果,最后跳箩筐,祈求丰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健康长寿,人们也通过“跳禾神”来达到健身的目的,正所谓“跳龙跳年头,九十九不用愁”。

东区“跳禾神”,也有跳狮跳龙,但不张扬,最突出的是抢花炮,也就是抢彩头。抢到花炮者,第一个捐款。然后就是庙会现场拍捐,拍卖品有经过香火的碗、床、对联、头巾等,所得款项,全部用于修建乡村道路、桥梁和助学等。

“跳禾神”,跳走了偏见,村与村的偏见,民与民的偏见,大家相互握手言欢。“跳禾神”,跳走了见利忘义的思想,跳出了乐于助人的好风尚。“跳禾神”,跳的是孝道、孝心,跳出了孝心村、孝心户,共建文明新村。

跳锣跳鼓

跳锣跳鼓即打锣打鼓。它是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每逢过年过节,喜庆丰收,集会游行,便会出现在民间,目的主要是烘托气氛,张扬精神。

锣鼓能跳,一打就跳,跳的是节奏,跳的是锣鼓点。锣鼓点一上一下,分边点与心点,边点打出清音,心点打出坠音。

锣鼓能跳,它的节奏是跳跃的,随着“跳禾神”时狮子动作的变化而变化。狮子祭拜时,锣鼓节奏慢一点,不祭拜时,为了展示狮子的雄姿与喜庆的丰收景象,节奏变化就大,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轻打一会儿重打。

南木镇的“跳禾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打锣敲鼓也是清一色的女子。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小女子,不但能打,而且打出了锣鼓的节奏,锣鼓的神韵。

打锣鼓融儒、道、佛、巫文化于一炉,博大精深,庞杂神秘。其演绎的内容有神仙老祖的承袭;有天、地、阴阳的成因;有虫、鸟、族王的诞生;有山、水、农田的形成。此外,还有天星二十八宿,五次洪水泡天,天、地、人皇的演变,以及秦汉以来忠臣、良将、义夫、节妇的道德情操等,折射出先古人类认识史上一些古朴的唯物主义思想,证实了祭祀封禅的源流。

跳歌跳诗

古代以不合乐者为“诗”,合乐者为“歌”。跳歌就是桂平“跳禾神”的唱词,唱词不完全是歌,但能唱的词,是民间独特的歌。唱词没有规定,即兴发挥,可长可短。桂平分东南西北区,唱词也分东南西北区,而东南西北方言不一样,东区、南区为慢板,西区与北区为快板。相同的地方,则都是使用桂平土白话。

桂平土白话分两大类,一是城区土白话,二是乡村土白话。受中原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影响,桂平人也有说客家话、福建话的。少数民族地区则讲壮话、瑶话。各民族之间交流多讲土白话、客家话,民族杂居地的汉族人,大多会讲壮话、瑶话。

讲土白话者以桂平城区以及金田、江口、石咀、石龙等圩镇为主;讲客家话者,以北区为主,客家话的一些字、词在读音上与普通话较相似,但有的与普通话也有较大差异;讲福建话者,大部分分布于江口的乡村以及毗邻的金田、南木、石咀、木圭等地一些村庄。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原来讲福建话的村庄,由于与土白话人通婚往来,有的已逐步为土白话同化;讲壮话者,以石龙为主,壮族民间曾使用过某些土俗字,是以汉字字型、字义结合语音创造出来的,壮族土俗字,也称“方块壮字”,一般用于写契约、祭文及山歌等;讲瑶话者,分布在紫荆镇的木山、元安两个村。桂平瑶族语言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金秀瑶话相似。瑶话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一些字有两种读音,有的用法各不同,如数字一至九,一种读音用于十以下的数字,一种读音用于十以上的数字,不能混淆使用。

跳诗与跳歌不一样,跳诗者通过一边朗诵、一边跳来完成。

“跳禾神”原来就有跳诗,但形式单一,随口而出。民间流传下来最典型的一句是:“天养人,肥质质。人养人,瘦出骨。”也许这算不上诗,充其量只是民间谚语,但却具有诗的原始性和自然本质。后来受到唐诗的影响,“跳禾神”开始出现了跳唐诗的内容。人们一边跳一边舞,一边朗诵。孩子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老人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跳诗有舞台,它的舞台不是繁华的都市,而是在乡村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田野上。

新闻推荐

贵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四届[2011]1号

...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