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难忘的中国烙印——记2011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贵港分营活动
桂平一中教师陈桂念题写“友谊长存”横幅,赠送给柬埔寨金边民生中学的师生们。本报记者 黄荣欢实习生 黄海黄海珊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3天的贵港之行,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给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23名来自柬埔寨金边民生中学的师生们烙上了一个中国印.在回程的车上,这些海外华裔青少年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同唱起了《我的中国心》。相信这个印迹在他们的生命中会越来越深,将来无论到了世界任何地方,都永远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
不远万里来寻根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浓厚的故乡故土观念,认祖归宗是中华儿女优秀的文化品格。今年16岁的黎佩思祖籍福建,在柬埔寨出生并长大,能说一口流利的柬语和粤语,不过,她的普通话听起来有些生硬。她说:“家里和家外,要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在柬埔寨跟朋友们交流说柬语,在家里说粤语。”今年,她参加了由50多个国家的6000名华裔青少年组队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
为加强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力度,扩大我国对外交流和影响,涵养侨务资源,促进侨务工作可持续发展,国务院侨办于1999年推出了以“中国寻根之旅”为品牌的系列夏(冬)令营活动,以提高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增进其对祖籍国的了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今年,国务院侨办和广西区侨办联合主办2011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美丽广西集结营活动,组织近千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来桂开展夏令营活动。其中,包括黎佩思在内的23名来自柬埔寨金边民生中学的师生到贵港市开展贵港分营活动。
和大部分的华裔青少年一样,他们大多数是“侨二代”和“侨三代”,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家里,又出入别国社会;出了家门是扑面而来的异国文化,回家却又是耳濡目染的中国文化。黎佩思告诉记者,她和同学们从小就学习汉语,上午去柬文学校,下午去华文学校学习。从小,长辈们就告诉他们,他们是炎黄子孙,无论加入什么国籍,永远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炎黄子孙。受长辈们的影响,黎佩思和同学们对祖籍国的历史文化充满了向往,无论在哪里,无论有多远,都渴望有一天回到自己的祖籍国去走走、看看。尽管尚未来过中国,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汉语的学习,这次终于有机会回到祖籍国,和祖籍国的学生们一起交流、学习,一定要多学学多看看,最好还能认识几个朋友。
7月17日,带着满心的期待,这群活泼可爱的华裔青少年抵达贵港市,开启了他们的“中国寻根之旅”。
共同学习增友谊
在覃塘三中的活动室里,李老师正在教美术兴趣班的同学们制作刻板画。只见李老师手拿刻刀在塑纸上转动,伴随着油墨香,一幅美丽的刻板画就展现在了眼前。“让我也试试,让我也试试!”吴珊蓉立即对刻板画产生了兴趣,刚刚还在一旁静静观看的她,缠着李老师教她制作刻板画。李老师手把手地教她涂抹油墨,按压均匀,很快,一幅脸谱刻板画就印好了,吴珊蓉开心地向其他营员展示自己的杰作。
在桂平一中,陈桂念老师和徒弟们表演的书法吸引了营员们的注意,纷纷要求动手试试。在陈老师的指导下,营员们写下了“爱我中华”、“我是中国人”等条幅。罗琳达对书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陈桂念老师可以教教她,陈老师写了“学海无涯”四个字来勉励她,让她爱不释手,一路上对这幅字视若珍宝。作为夏令营中仅有的两名男同学,赖坚盛和黄福源似乎更欣赏中国武术,在校园里遇上了武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要跟他们切磋一番。
在联欢会上,覃塘三中和桂平一中的同学们给华裔青少年们表演了武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敦煌舞、藏族舞等舞蹈;营员们也为覃塘三中和桂平一中的同学们精心准备了别具特色的柬埔寨民族舞蹈表演。柬埔寨的民族舞蹈受到了桂平一中热爱舞蹈的同学们的青睐,他们纷纷向营员们请教舞蹈的动作和要领。
原本陌生的两国学生,经过相互交流和学习,一下子熟悉起来,大家迫切地向对方介绍起了自己。“我叫吴玉珍,来到这里我很高兴,我希望能够和你们交朋友……”为了更好地向中国的同学们介绍自己,吴玉珍整整准备了一天,还请同伴帮她修改,在车上也一直在背诵这一段精心准备的台词。
短短的相聚就要离别,大家依依不舍,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许诺要一直联系下去,还拥抱在一起合影留念。陈桂念老师见此情景,忍不住提笔写下“友谊长存”几个字赠与柬埔寨金边民生中学的师生们,希望同学们的友谊可以继续下去。
桂平一中的周羽同学说:“柬埔寨同学们的到来,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异国文化,跟他们学习到了一些柬埔寨的知识。”
短短3天时间,营员们与覃塘三中、桂平一中的师生们一起在李白的诗歌里遨游,一起学习中国的地理知识,一起学习手工制作、美术、书法,一起唱歌跳舞联欢,大家手牵手一起唱响了《中国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贯穿在夏令营的全部行程中,让华裔青少年在祖籍国时时处处都浸润在中文的环境里,使寻根之旅真正寻得血脉之根、文化之根、希望之根。
大好河山收眼底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介于北纬22°52′至23°48′与东经109°41′至110°22′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市境中部,地处低纬地区。面积4074平方公里,总人口188万,旅游资源丰富,是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桂平西山自古以‘石奇、树秀、泉甘、茶香、佛圣\’著称。”在桂平一中张老师的地理课上,营员们和桂平一中的同学们一起了解桂平的地理知识。
一下课,营员们就主动要求上西山去看看,要到北回归线标志的传音轴上说说话。车还没停稳,大家就急急忙忙地要下车上山了,当他们了解到西山的千年古井——乳泉井在春夏大雨过后的湿热天气中有可能出现乳泉“喷乳”的奇观时,个个惊叹不已,为没有遇到乳泉“喷乳”感到遗憾。到达北回归线公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但这丝毫没有减弱营员们对传音轴的好奇之心。“中国,我爱你。”“你听见我说话了吗?”“我很开心。”每个人都要去试试强回音的威力,听听大自然的回应,同时,又因为时间不对,不能看到“立竿无影”的现象感到失落,说下次一定要再回来,亲眼看看“立竿无影”的神奇景象。谈笑间,营员们把祖籍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尽收心底。
中国烙印存心间
结束了在贵港3天时间的中国文化寻根之旅,营员们收获颇丰,行李装得满满当当的,除了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和小礼物,还有心中满满的中国情,深深的中国印。
“来到这里,让我了解了很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了解了这里的生活,加深了对中国的印象和感情,回到学校后,我会给我的同学和朋友介绍中国,讲在这里的故事。中国也是我们的祖国,我爱中国。”营员吴玉珍说。
市外侨办副主任黄水威说:“寻根之旅夏令营让海外华裔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增强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次寻根之旅或许无法让这些华裔青少年补回落下十几年的中国文化课,但能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在中国,自己是‘龙的传人\’。希望这些华裔青少年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国家发展的认知和学习,树立自信心,增强自豪感,回到所在国后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明。”
夏令营领队叶凤娇老师也是一名华裔,说起这次夏令营的感受,她眼中饱含泪水:“这次寻根之旅夏令营让我们感受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增强了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这次活动在我们心中烙上的中国印,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新闻推荐
...
桂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桂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