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爱——记八桂名师李宁
本报记者 蔡恒敏
“做一名人民教师,心中就要时刻装着责任和对学生的爱!”这是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原校长李宁常说的一句话。正是凭着对教育事业负责和对学生的爱,李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并带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从教34年来,她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最近,今年4月已退休的李宁再获殊荣——“八桂名师”称号。
德育先行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教书育人,德育必须先行。”李宁说。从1976年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李宁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校长岗位,工作重点和任务轻重都有了变化,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德育教育。
为了让孩子们明是非、辨美丑,李宁想出了在班会上讲述个人所见所闻的感人故事这一招,且每周必讲。一次,她的几个朋友在游览桂平西山的途中遇到一个少年。少年背着露营的装备,边走边弯腰捡拾山道间的废纸和果皮,并放在备好的塑料袋中。有路人问他:“为什么那么吃力捡废纸和果皮?”少年是外地人,从小就听说西山的风景很美,他有责任使西山更干净一些。这件小事立即成了李宁在思想品德课上的教材。
1997年3月,她所在的桂平镇中心小学在该市率先成立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
打造优秀教师摇篮
李宁深知,要打造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李宁十分关注每一名教师的成长,她经常把成功做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她甚至帮助教师制定自我成长的培训方案,积极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搭桥铺路。经李宁培养,西山镇中心小学涌现出7名特级教师、两名全国模范教师、48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近20名骨干教师被选拔到桂平市各小学任领导。该校因此被誉为优秀教师的摇篮。
李宁最不喜欢的是,有老师放弃对班上暂时落后或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在这一点上,她往往用自身的行动影响他人。2004年春季刚开学,六年级学生陈某的家长找到李宁后一脸愁容地说:“校长,这个孩子我不想管了,太难教了!我想让他休学。”听了家长的话,李宁心里很难过。她深入班级,发现陈某在数学课上爱解答应用题,于是李宁安排他给同学当数学顾问,把解题方法教给同学。他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李宁与这个班的任课教师共议了一套教育陈某的方案,努力为其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很快,陈某变了,上课认真了,作业完成了,还当上了班级网页管理员,不再迟到缺课,不再沉迷网吧。不少老师就是这样,从李宁那里潜移默化地学到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
农村也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李宁在任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校长期间,一门心思扑在推进全镇小学教育均衡发展上。她深入全镇各小学,找校长和老师谈心,讨论和收集意见。不到3个月的时间,李宁就跑遍了全镇分布在300多平方公里的所有教学点,并多次深入最偏远的上垌小学、碧潭小学,给教师上课,让一直认为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如城区小学的农村小学校长和老师树立农村也要办人民满意学校的信心。
为了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李宁通过跑部门企业,找社会各界人士等途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教学环境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争取到近40万元资金,让白兰小学的师生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让前进小学排除了山体滑坡的威胁,并建好了食堂,解决了中午不能回家的学生的吃饭问题;让佛荔小学鲤鱼坪校点所有师生用上了崭新的课桌椅;让永培小学等11所小学实现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班班通”......
为了改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李宁牵头开展了《乡镇中心校在校本培训中辐射模式的研究》等教育科研,并长期深入西长小学、长安小学、佛荔小学等学校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变集中为分散”的校本教研、同学科跨年级段连环跟进式等模式,体育、艺术学科大课堂教学模式等校本研修活动逐渐为全镇农村小学教师所接受。在李宁的带领下,西山镇以中心小学为核心,建设卫星布局式的优秀学校群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镇有6所小学成为桂平市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培训基地,3所农村小学分别成为全国留守儿童教育示范学校、广西支教工作先进单位和贵港市廉洁教育示范学校。
新闻推荐
...
桂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桂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