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光伏产业园为贫困户带来“阳光收入”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3-31 06:13 大字

建设完成的光伏农业大棚。

□本报记者 蒋静 文/图

最近一段时间,旺苍县尚武镇寨梁村光伏农业产业园内,该村65户贫困户十分忙碌:去年种下的羊肚菌迎来首次收获,增收在望,欢声笑语在一个个大棚内回荡。“从现在开始,到下个月都属于羊肚菌的采收时期,目前来看,亩均产鲜羊肚菌在500斤左右,按照当前行情,亩产值可超过2万元。”3月23日,省科技厅派到该村的驻村干部谢军介绍,根据品种不同,每斤羊肚菌的鲜销价格从40元到60元不等,“关键是现在产业刚起步,规模没上来。随着示范推广的开展,前景十分光明。”

光伏+种植 环保又增收

大棚种植羊肚菌只是这个产业园助农增收的一部分。去年5月24日,在省科技厅、广元市委、市政府和旺苍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光照资源条件较好的寨梁村启动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省科技厅投资100万元,占用耕地139.04亩,其中农业大棚12个,占地7.04亩,种植羊肚菌、竹荪、黑木耳、银耳等;光伏 发 电 装 机 容 量 为226.8KWP,投资160万元,其中省科技厅帮扶光伏电站建设资金50万元,县人民政府整合扶贫资金110万元;发展体验式脆红李采摘园132亩,并全部套种白花前胡,总投资100万元,于2016年10月31日全部建成。

2016年4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在2020年之前,重点在前期开展试点、光照条件较好的16个省的471个县的约3.5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以整村推进的方式,保障200万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 (包括残疾人)每年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其他光照条件好的贫困地区可按照***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实施。该文件指出,光伏发电清洁环保,技术可靠,收益稳定,既适合建设户用和村级小电站,也适合建设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还可以结合农业、林业开展多种“光伏+”应用,寨梁村园区采取的正是 “光伏+种植”模式。

园区总收益 按比例分红

“园区以‘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村集体+专合社+贫困户’的模式运行。”该县教科局科技股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帮助贫困户增收,园区确定了贫困户80%、村集体10%、专合社10%的份额,对大棚种植加光伏发电的总收益进行分红,“按照测算,光伏发电年均收益19.91万元,65户贫困户户均可实现年收益2450元,村集体增收1.991万元;农业大棚种植预计年利润7万余元,贫困户户均可再增加收入800元,村集体7000元。两项一起,户均增收3250元,人均增收1000元。”此外,体验式脆红李采摘园132亩,村集体平均年收入承包费3万元,目前已收回资本金14.43万元。

据介绍,通过光伏发电农业大棚科技扶贫示范项目的实施,该村将以光伏大棚为核心产业带,带动全村发展脆红李产业350亩,白花前胡350亩,进而拉动休闲观光、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一村一品”产业的形成。

“以羊肚菌为例,随着这一季收获的实现,更多农户加入进来后,增收效果必将进一步彰显。”谢军表示,通过引进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支撑力量,大力整合省、市、县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产业园将充分发挥科技扶贫优势,助力该村早日实现脱贫摘帽奔康的目标。

记者手记

高大上与接地气

光伏和农业,这两个名词凑在一起出现在贫困村,记者从中看到的是“精准”的导向。

曾几何时,扶贫全靠捐赠,脱贫都是数据,贫却依旧是贫。随着四川省深入开展***精准脱贫,可喜的变化不断发生,寨梁村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这轮脱贫攻坚的大潮中,我们看到了各地干部群众因地制宜、推陈出新,看到了各级企事业单位各尽其力、联动创新,各类新途径、新模式不断涌现,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后劲十足。

光伏产业园落成,高科技来接地气,让寨梁村的明媚阳光“照”进贫困户的家庭。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类似的方式涌现,让更多贫困群众能像寨梁村一样,留住阳光发展事业,绿色发展奔小康。

新闻推荐

养殖梅花鹿 走出创业路

□王珏向仕新笔者近日在旺苍县普济镇横石村采访中了解到,该村7组村民罗仕正在返乡创业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梅花鹿养殖之路,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带动了村里5户村民发展特色养殖。“现在...

旺苍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旺苍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