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乡镇有名医 村民家门口受益

四川日报 2016-06-13 07:47 大字

健康扶贫,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

□彭富 本报记者 程文雯

消毒、取针,对准穴位一刀下去,几分钟后,被肩周炎折磨了6年的徐光兰耸耸肩,摇摇手臂:“嘿!不疼了!”

6月1日,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卫生院一病房里,在当地被称作“梁一刀”的医生梁青为患者徐光兰做了 “小针刀”手术,一刀见效。

医疗资源向大城市集中,乡镇一级的医院人才匮乏。为破解这一难题,广元采取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卫生院,月量化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不仅极大方便了群众看病治病,也让一些基层医生的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下放考评权 市上医生镇上考核

“没大牌医生,稍像样的,都奔高薪、好环境调到了城里大医院;就算医院里能拍X光片,检测心、脑电图,却没人懂阅片。”一年前,利州区大石镇卫生院院长李广平直呼“院长难当”。

而这也是当前许多乡镇卫生院普遍面临的难题。利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长刘映勇说,优质医疗资源80%集聚在城市,乡镇非常薄弱。集中组织的送医下乡,大多浅尝辄止,没给基层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对症下药,去年底起广元开展医疗卫生计生健康扶贫,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按照规定,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需到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支援3个月。利州区以“优质医疗下乡,健康扶贫进村,公共服务入户”为活动主题,全覆盖实施三甲、二级医院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卫生院。

以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例,每周五选派有职级晋升需求的医生到对口支援的大石镇卫生院坐诊、查房,由大石镇卫生院对医生每月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月量化考核。满意度超过80分,才能进入评优、晋级、晋职名单。

细看月量化考核资料,包括领单、审单、晒单、评单四个环节。“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发展目标,下派的医生提出当月工作清单,包括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具体目标,交市、镇两级医院联合审单,修正后集中公示晒单,月底再阳光评单,结果运用到职称评聘中。”利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刘富道说。

远水解近渴 乡镇医患都受益

如果碰到医生不在乡镇坐诊时,病人找上门来,市里的远水又如何解乡镇的近渴呢?该市相关部门规定,遇到这种情况,可通过远程会诊平台解决。比如,由乡镇卫生院拍摄的X光片、检测的心电图、脑电图等可通过网络传送到该市精神卫生中心阅片中心,医学报告则由中心专家出具,从而减少误诊,弥补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

优质医疗资源下乡,大石镇快乐村刘海明在家门口受益:去年,他总感觉胃不舒服,反复做胃镜,四处寻医,都没见效。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徐春燕在大石镇坐诊,改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连续诊治半月,助他摆脱了顽疾。

据统计,帮扶以来,大石镇125名大病患者定向转诊到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比过去大幅度增加。近半年来,大石镇卫生院的门诊、住院病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205和157人次。

除了替患者诊病,城里名医也会手把手传授当地医务人员医技,原本是村医、后来进入大石镇卫生院的梁青就是受益者,通过进修“小针刀”,他为200余名患者解除了疼痛,在当地获得了“梁一刀”的美名。院长李广平“乡镇缺名医”的苦恼也随之解除。

新闻推荐

绘就建设美丽四川新蓝图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出台记□本报记者董世梅王成栋这是四川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刻:2016年7月28日上午,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