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祖宗的好东西传下去”
张泽浩向客商展示自己收藏的明清木雕窗。
张泽浩向客商讲述木雕窗背后的文化故事。
苍溪农民拟建川北明清木雕博物馆
□本报记者 刘鑫 文/图
“你看看,这就是用镂空手段雕饰出来的‘四季平安\’。”3月1日,在苍溪县,记者见到了当地有名的农民木雕收藏家张泽浩。当时,他正兴致勃勃地向外地客商介绍川北木雕。
钟情木雕
干警赠名“木痴”
初次见面,并未过多介绍,张泽浩就拉着记者来到他位于云峰镇紫云村的仓库。一下车,他就问记者:“你猜猜这间老屋有多少年了?”看着记者猜不出来,他笑着说,“清中期,乾隆至嘉庆年间的。”
不仅如此,更让人吃惊的是,走进院子里,大大小小七八间房都堆满了张泽浩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木雕饰品,大到木雕屏风,小到门市挂件,从明清到民国,样样都有。
事实上,张泽浩是苍溪县新观乡伏龙村4组的一名普通农民,早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从事印章雕刻生意。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就一个爱好——木雕”。而他“木痴”称号的来源,更是有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那是2014年8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张泽浩一大早就来到仓库里清理修补木雕饰品,远远就看见几名警察守候在仓库门口。上前一问,原来是广元市朝天派出所派来调查一件明中期木雕窗花失窃案,并将张泽浩列为了嫌疑犯之一。
调查核实后,警方得知张泽浩仅是爱好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广元古玩市场一门市内购买了7000元的“黑货”而已。警方立即还了张泽浩清白,以及7000元的购置款,并再三叮嘱他“爱好归爱好,便宜可不能贪。”
可谁知,拿着钱从派出所里走出来的张泽浩,嘴里一直还念叨,“警官,钱我不要了,再加点儿,能把那几件木窗花卖给我不?”引得在场干警一片大笑:“你还真是个‘木痴\’!”
由此,张泽浩“木痴”之名传播开来。如今提及此事,张泽浩也是哈哈大笑:“当时根本没想是不是在派出所,心里一直觉得那几件木窗花真心好,所以就脱口而出了。”
遍寻作品
更爱传统文化
为何如此深爱木雕饰品?指着身旁一件木雕窗花,张泽浩告诉记者:“比如说这件,上面雕满仙禽瑞兽,四角为蝙蝠,寓意招财进福;中间龙凤盘错,寓意纵横四海,象征着民族意志,众志成城。这就不仅仅是看手法、工艺,而是看作品背后传递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也就是古木雕的魅力所在。”张泽浩说。
从2004年第一次在茶楼里看见 《渔樵耕读》木雕屏风起,张泽浩就被其背后传递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文化所吸引,一发不可收拾。这些年,他为了收藏一件作品,可汽车换摩托,摩托换马车,一路颠簸;也可以爬山数小时,被狗撵、被蛇追……最让他心疼的一次是,当得知在甘肃与四川交界处,一户老农家里有一尊手持红木送子观音像,他星夜驰骋,到了之后才发现那位老农居然把观音像当废木料做柴烧了。同行的朋友死死按住了他,才没让张泽浩冲进火堆用手刨。
“红木料本来就少,又是观音像,就更少了。可惜呀,太可惜!”谈及此事,张泽浩仍难掩悲伤之情。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苍溪人,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让更多的苍溪人看到本土木雕艺术,共同守护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张泽浩介绍道,自己目前正在向有关部门申请,把自己收藏的1200多件木雕藏品全部展出,建立川北明清木雕博物馆,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到文化守护、传承当中来,“让老一辈留下来的好东西,继续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4日至8日,第三届川陕甘嘉陵江(西汉水)作家艺术家采风创作活动在“中国核桃之乡”——广元市朝天区举行。来自陕西省宁强、略阳和西乡县,甘肃省成县、康县,四川省广元市文联、广元市...
苍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