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多件陶艺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越来越多国外艺术家慕名而来 农帮敏:把壮乡山石纹路融入作品的艺术家

南宁晚报 2022-04-15 17:47 大字

?农帮敏讲述作品的故事

■本报记者李宗文 文/图

农帮敏,一位来自壮乡的雕塑艺术家、陶艺家。他多次举办个人陶艺作品展,多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如今,在他的工作室,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家慕名而来,他也希望把充满壮乡特色的作品推向更远的地方。

做骨子里属于东方人的作品

现为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师的农帮敏,2005年7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的雕塑系。他第一次接触柴烧是在2007年秋天——作为广西艺术学院唯一的指标,他得到去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的机会。

在这个中外联合培养艺术人才的基地,农帮敏印象最深的就是烧柴窑,貌似寻常的泥巴放进去烧出来就跟上了釉一样,让人着迷。于是,农帮敏喜欢上了烧柴窑。从第一次见证装窑、烧制的过程,到一次次目睹成品的呈现,农帮敏一步步学习积累陶艺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在这里,他遇到了美国的著名陶艺家、犹他州立大学的教授约翰·尼利,这也为他日后留学美国打下了基础。

2010年,农帮敏来到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陶艺系深造,2012年1月硕士毕业获得陶瓷艺术硕士学位。在美国期间,农帮敏的老师会在适当时间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用30分钟阐述创作作品的理念和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及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看似单项训练,却得到多项技能的提升,这让之前上台实践少的农帮敏受益匪浅。农帮敏记得当时他创作展示的是一个倒立的头像作品。那段时间,一到周末,老师就亲自开车带他去各大博物馆研究大师们的作品,一看就是一天,这对农帮敏的成长很有帮助。老师告诉农帮敏,只有见到足够多的好作品,才有更清晰的认识,才能去做好自己的作品。

临回国之前,老师还交代他一句:你是东方人,你要把你学到的技能用到你的作品里,你的作品要回到东方文化的教育背景里,做骨子里属于东方人的作品。

灵感来自广西家乡山沟沟的石头

农帮敏从美国回来后,刚开始在创作上有些迷茫:如何把国外看到的学到的东西提炼出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最后他选择了两个方向,一个是陶艺雕塑,另一个是日用器皿设计。于是,他把精力放在柴烧上,因为柴烧更能展现作品自然而丰富的变化。

他柴烧出来的茶器和花器,无论造型还是色彩,很多灵感都来自广西家乡百色田阳山沟沟的石头。他的家乡属于喀斯特地貌,那里石头的岩层分布、色彩跟其他地方的不一样。农帮敏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乡的马路、河边台阶、田埂都是石头。于是,他把这些石头斑驳的效果,全部提炼出来。同时,经过研究,他发现柴烧产生的斑驳肌理也和这些石头一样。“我是从壮乡走出来的,我要把家乡最精彩熟悉的事物找出来,结合我的人生经历,去做一些有自身特点的东西。”农帮敏说。

在柴烧过程中,农帮敏创作的作品很注重对泥巴的选择。他说,只有用对了泥巴,配置做对了,才能做出气窑和电窑达不到的效果。例如,为给喝茶人带来更优质的口感,他做了很多实验精心柴烧茶器。“我们做出来的作品看起来随意,但却蕴藏了自然哲理,属于中国人的审美观”。

定下目标只做孤品不做批量

柴烧作品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做完作品进入烧窑环节,这个环节很辛苦,一般需要四天三夜,这就意味着三天三夜不能休息。整座窑要保持1300℃以上的恒温,这就需要不断地添加柴火。于是,农帮敏会与伙伴们轮班。在作品即将出窑时,他的内心总是会忐忑不安。因为担心作品不成功,出现裂、塌等情况,因此期待的过程特别紧张、焦虑。而最激动的时刻是烧完窑冷却的那几天。“几天的等待,紧张而兴奋,像十月怀胎。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也不知道长啥样子。”每一次作品出窑,农帮敏都特别开心,每一次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15年来,农帮敏不停地创作,有时候也会腻味,于是他就思考新的造型作品。“当然,灵感不是躺在床上平白无故出来的。艺术家要具有敏锐的眼光,才会发现新的东西。”他看着满屋子的作品感慨地说道。

每一次柴烧并不能保证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农帮敏本想要创作一个暖色调作品,出来的却是冷色调,但农帮敏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或许是天意,成就了另外一种美。

每一窑的烧制过程不一样,每个作品也会不一样。农帮敏定下目标只做孤品,不做批量。“我们做不过机器人,但我们可以做出孤品。只有优秀的孤品才会具有艺术家的艺术语言和辨识度。我们要做出艺术高度,哪怕是做一件器物”。

希望将作品推向更广阔天地

无论在日用器皿,还是雕塑方面,这些年农帮敏的作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展览获奖不少,同时也吸引了国际专业人士的关注。于是,农帮敏致力于开展国际雕塑及柴烧陶瓷驻地创作交流活动,为国际雕塑及柴烧陶瓷艺术的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2015年,因为离学校不算太远,加上村里人的邀约,农帮敏选择在位于南宁郊区的美丽南方三民艺术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这里用5亩地建立了一个柴烧的小天地。

如今,工作室不定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同时开展国际陶艺驻地创作。此外,工作室也邀请了不同国家(如美国、新加坡、意大利、韩国等)艺术家来到这里。在一个月时间里,艺术家们同吃同住,也利用现有的窑子进行创作,并将烧制出来的作品进行展示。“只有更多与国际艺术家交流,与前沿接轨,我创作的方向和理念才会不断提升,我也希望将充满壮乡特色的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天地。”农帮敏说。

■采访后记

山石斑驳的纹路里看到文化光芒在闪烁

眼前这个外表看似平实的中年人其实很有趣。

农帮敏说,“匠人”“大师”不能乱叫。“大师”叫多了就不值钱了。像凡·高和毕加索是真正的大师,这样的大师没人敢评。

在农帮敏的工作室里,各种各样器具摆满屋子。以瓷器为例,它的使用在当下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历史上,宋真宗愿把一国年号“景德”赐给制瓷的小镇。而瓷器漂洋过海,更是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农帮敏在景德镇的时光奠定了自己未来事业的方向。当他手中的作品展现出国之颜面,国之美学,国之运时,他的内心特别兴奋。

在中国,就要做出展现中国风采的作品。为了心中的梦想,农帮敏从未停歇。他很小的时候就跟奶奶一起去犁田,他记得犁耙跟自己一样高,他不曾喊苦喊累;上大学时,他的英语曾经是全班最差的,但他也没有轻言放弃……

从家乡山石头斑驳的纹路里,他看到一种文化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闪烁。他认定了这条路就会一直走下去。

新闻推荐

一季度广西林业各项生产指标超额完成

本报南宁讯(记者/王艳群通讯员/陈丽)记者日前从广西林业部门获悉,全区林业系统抢抓季节、开足马力抓好林业生产,一季度超额完...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