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为区域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医学影像诊疗服务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40年学科建设飞跃式发展纪实 □隆文斌 文/图

右江日报 2020-09-23 09:00 大字

广西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常委、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技师长李保生副主任技师正在操作美国GE 3.0T静音磁共振设备。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技师陆皓操作德国西门子磁共振设备,为患者进行检查。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技师在给患者做磁共振检查,该设备为德国进口。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主治医生卢德伟今年参加驰援湖北十堰市抗疫医疗队,获“战疫先锋”称号。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团队参加新进口CT开机启用仪式。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3位医护人员在2019年6月22日获得广西放射急救技能大赛二等奖。

40年沧桑巨变,40年奋斗不息。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不断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无论是从硬件建设、服务理念、规范管理,还是业务技能、专科发展、科研成果等方面均得到飞跃式的发展。40年学科建设,该院放射科凭借先进设备和丰富诊疗经验,为区域百姓提供优质高效、准确快速的影像诊疗服务。

40年发展历程步履铿锵

1980年3月28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成立,同时成立放射科,全科医技人员有4人。随后,为进一步规范教学活动,学院于1982年设立放射学教研室,负责放射诊断学的教学工作,并着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加大对附属医院放射科的设备投入,放射科工作逐步规范化。

经过40年的发展,放射科已成为集X线、CT、MRI现代医学影像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全科现有在编人员63人,包括医师23人,技师28人,护士5人,接诊人员6人,工人1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5人,硕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3人,副主任护师2人。

设备更新换代与时俱进

进入21世纪,该院放射科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步伐。2002年启用百色地区首台MR,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丰富的影像诊断资料。2005年引进先进的GE8层螺旋CT装置,使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一次屏息下的容积扫描,不遗漏病灶。单位时间内扫描速度的提高,减少了运动伪影,提高造影剂利用率。可任意地、回顾性重建,提高了多方位和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可行三维重建、灌注、仿真内窥镜、CT血管成像等先进的后处理。应用于中枢神经、肺与纵隔、心脏大血管、肝胆胰脾、泌尿器官、生殖器官、肾上腺及其他腹膜后病变、骨关节、五官等系统疾病,并行CT引导下穿刺检查等。2009年先后引进世界先进、性能优良、图像清晰的西门子数值减影血管造影机(大型C臂)、128层螺旋CT、1.5TMRI及DR。大型C臂能进行图像回放、图像减影、多角度快速摄影。并具有血管三维重建、类CT扫描重建功能。可完成心脑血管造影、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造影及全身各部位的肿瘤栓塞、灌注、血管畸形、血栓、出血、脾功能亢进、肾损伤、子宫肌瘤等数字减影诊断及介入治疗,还可做椎间盘介入摘除治疗术等。

目前放射科配备有大型影像设备数十台,其中包括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256能谱CT、3.0T超高场静音磁共振(MRI)各1台、128层螺旋CT和1.5T超高场磁共振各2台、全数字胃肠造影机1台、全数字乳腺X线机1台,另有直接数字X射线摄影(DR)、激光相机等设备器材共计20余台。学科内部已经建成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并全面投入使用,诊断报告已完全实现计算机化。

放射科设备实现全数字化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6年起放射科实现了计算机打印诊断报告和病人信息计算机录入登记。2009年起使用电子候诊呼叫系统,方便候诊患者排队。网络化PACS系统将数字化影像检查设备的CT、MR、DR、CR和数字胃肠机等设备的图像输出到PACS系统上,建立了放射科数字化阅片室和数字化读片中心,实现放射科病人登记、候诊和影像诊断报告电子化。有效缩短了病人的检查流程,检查后的图像很快传到医生诊断工作站上,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医生的影像学诊断,可数字化网络存储大量检查图像,解决了以往易出现胶片损坏或丢失图像等管理问题。

提高影像诊疗质量

该院放射科坚持做好放射质量控制工作,每天执行疑难病例集体阅片讨论制度、开展每周一次业务讲座等,使该科的影像检查和诊断报告质量不断提高,从容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2019年5月20日凌晨,接到“0776”酒吧坍塌事故通知后,科室诊断组、技术组及护理方块及时到岗,积极应对事故伤者相关检查及诊疗工作,让伤者能够及时得到检查及处理。

为规范放射科CT增强检查操作流程,提高CT增强碘对比剂重度不良反应急救技能,全面提高该科的影像学诊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2019年,该科3位年轻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备赛,于2019年6月22日在广西放射急救技能大赛中夺得二等奖。

医疗业务倍数增长

1983年,放射检查室增加500mAX线机1台,200mAX线机2台,逐步开展全身各部位普通摄片检查,同时还先后开展了脑血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四股血管造影、体层摄影、关节造影、胃肠道造影、结肠钡气双重造影、腹膜后空气造影、椎管造影等。1988年底引进当时百色地区第一台第二代全身CT装置,使用CT全身检查各部位疾病,提升了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1989年以后逐步开展介入治疗如支气管动脉灌注药物治疗晚期肺癌、肝脏肿瘤介入性治疗、经皮椎间盘摘除术、子宫肌瘤栓塞术等,并配合内科开展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食管狭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1995年购进西门子第三代全身CT装置,适合检查全身各部位疾病,使影像学诊断又迈进了一大步。2002年成立介入治疗室。

近十年来,该院持续加大对放射科的投入,2016年启用先进的大型256层能谱CT和3.0T静音磁共振成像仪(MRI),CTA、能谱及磁共振各种功能检查已常态化开展,该科工作量逐年增加。今年新增一台64排128层CT、一台1.5T磁共振成像仪(MRI)已经投入使用。让老区人民足不出百色就能够享受到优质、高效、一流的影像诊疗服务。

教学工作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科室承担着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放射诊断学的教学任务。为规范教学活动,学院于1982年设立放射学教研室,教师即是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师,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模式。1979年~1993年,科室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各层次的《放射诊断学》教学工作;1993年至2000年承担医学影像学专业的《X线防护学》《X线机构造学》《X线摄影学》《放射诊断学》《CT诊断学》,临床医学专业各层次的《放射诊断学》,高职高专的《放射诊断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2001年至今,承担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临床医学专业各层次的《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学》,医学检验和高职高专的《医学影像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1998年以来还担任成人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教学工作;2000年以来担任成人教育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2009年成立放射技术教研室,挂靠附属医院放射技术组,主要负责《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程理论及见习教学。目前挂靠放射科的放射学教研室及放射技术学教研室每年共承担约2000多学时理论、实践教学任务。黄德尤教学团队获得第12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三等奖。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其中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我区的影像医疗业务骨干。该院放射科顺利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并于2015年开始招收放射科住培医师,目前两届学员均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住培结业考核。

科学研究硕果盈枝

该院放射科科研人员主要科研项目有:2004年,马德智主持院级课题1项;李清锋主持院级课题和百色科技局项目各1项;陆建勋主持院级课题1项;2005年陆玉敏主持院级、厅级课题各1项;李文强主持院级、厅级课题1项;马德智主持院级课题1项;陆玉敏主持院级、厅级教改项目1项;马德智主持院级教改项目1项;黄斌主持院级教改项目1项;李保生主持院级教改项目1项;2006年,陆玉敏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2007年,黄德尤主持院级教改项目1项;2008年,黄德尤主持院级科研课题1项;2009年,李清锋进行COPD多层螺旋高分率CT表现及随访复查;马德智主持厅级科研项目1项;李保生主持院级科研课题1项;2011年,黄德尤主持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1项;2014年,廖莎主持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项;农翠珍主持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1项;2015年,吴英宁主持自治区卫计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和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各1项;2016年,陆玉敏主持自治区卫计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1项。

放射科一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选送青年医技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研讨班进行专业培养。医技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前均到国内知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鼓励和支持在职医技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齐心协力,共同抗疫

作为全院四批次驰援湖北医疗队中唯一的一位放射科主治医师,卢德伟积极主动请战驰援武汉,2月11日进驻湖北省十堰市的西苑医院开展医疗援助工作。每天所有确诊及疑似患者双肺CT阅片,无论片子多少,他都坚持阅完当天的片子,审核完每份报告,确保放射检查报告都能按时发放到科室,保障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38天的生死坚守,卢德伟和队员们用医者的精湛医术筑起捍卫十堰人民生命的坚强堡垒。因抗疫表现突出,十堰市西苑医院表彰卢德伟为“战疫先锋”。

今年抗击新冠肺炎期间,从事医学影像医务人员可谓是前沿阵地上的“扫雷兵”,右医附院放射科医、技、护理人员冲锋在前,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一直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认真抓好防控落实,如专门安排一台CT用于新冠肺炎筛查、设置绿色通道安排发热病人检查,24小时全天候待命,区域内增设空气消毒机等。放射科全体成员勇挑重担,尽职尽责,以大无畏精神坚守岗位,有力保障了群众的健康。

快检服务给力,方便患者就医

为缩短患者等待检查时间,右医附院相继引进美国GE256能谱CT、荷兰飞利浦CT、美国3.0T静音磁共振、德国西门子磁共振MRI等设备。目前共有4台进口CT、3台进口磁共振设备同时启用。放射科实行“24×7”小时工作制,双休、节假日正常开诊,患者当天在门诊就可做CT、核磁共振检查,大大缩短了检查候诊时间,解决了患者长时间等候检查取药就医难题。而且诊断报告审核完成后患者马上能收到短信提示,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

新闻推荐

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政策有哪些? 这里全知道

精准实施医保扶贫,是防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是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重要环节。...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