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后关键看“谁来监督,谁去落实”□黄锋克(西林)
近日,某农村一小学接到有关部门下发的紧急通知,要求学校立即组织学生上交关于扶贫素材的绘画作品。据该校相关人员透露,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接到这样的通知。在接到第一次通知时,该校上交了学生“六一”活动时的绘画作品,最终因绘画作品不符合主题,该校只能“急中生智”,让老师代替学生作画,然后标注上学生的名字,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这一次,该校没办法,只能又采取上一次的做法。按理说,这样的“作弊行为”本该不对,但为何该校一次又一次地这般冒险?原来,有关部门下发的组织学生上交关于扶贫素材的绘画作品通知,与学校年底的绩效挂钩。
不久前,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以下简称《减负清单》)。然而,针对《减负清单》中一些“不能”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却由于种种原因,无形中变成了“能”。如:《减负清单》中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要求规范部署扶贫任务,引导中小学教师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宣传政策、控辍保学、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等方式支持教育扶贫工作,不得要求中小学教师反复填写扶贫表册资料,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驻村扶贫。”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有扶贫任务的教师常常要反复填写扶贫表册资料,原因在于——“在抽查扶贫工作中,如果出现填报数据不实者,一律通报,一旦被通报,严扣年底绩效”。细想,谁不怕被通报?因而谁敢不反复填写?
存在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大家反思的是,“行文”明明有规定,如果执行得好,那么便是解决问题的“良药”;但如果有了“行文”却不执行,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谁来监督,谁去落实”,这样才能推动“行文”的有效落实,才能进一步解决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
【编辑点评】现实生活中,每一项新规定新政策的出台,都是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一剂良药,如果我们将这些新规定新政策执行好落实好,那么这些存在的问题将很快迎刃而解。相反,如果我们对这些新规定新政策熟视无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那么原本存在的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还会引发新的问题出现。
新闻推荐
清廉建设提质 生产发展提速 中建五局广西公司清廉建设助力生产发展
8月6日,柳州市公共交通工程首台盾构机“信和73号”在中建五局广西公司承建的柳州公共交通03标项目举行始发仪式,标志着柳州...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