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家长怎样让孩子远离水“祸”

都市女报 2020-06-19 13:46 大字

本报记者 周瑛 张然

近期,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分别发生多起学生溺水事件,多名学生溺亡。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2020年第2号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盯紧盯细,努力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发生”。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防”,家长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更不能忽视。

不要给孩子讲溺水实例

济南市十亩园小学高级教师陈万霞表示,为了防止孩子溺水,家长要加强对子女的防溺水教育和监管,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在课余、周末和节假日的活动,禁止孩子到没有安全防护的水域游玩,要远离危险水域,最大限度避免溺水事件发生。

有着十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陈万霞说,家长在做防溺水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跟孩子讲明防溺水的方法和溺水的危害。同时要尊重孩子,态度既要真诚又要严肃。交流过程当中,一定要确定孩子在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陈万霞说,家长在说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多用短句子,鼓励孩子把听到的内容复述一遍。为了让孩子不敢去危险水域,许多家长常会举一下孩子溺水死亡的实例,但陈万霞并不是非常赞成这么做,她认为,给孩子讲溺水实例,会给孩子带来过多负向心理感受。

溺水后这样紧急自救

家长们除了教孩子怎样防溺水之外,给他们灌输点自救常

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高级户外教育师、国家体验式教育培训师郝宗国说,人在溺水后,2分钟后将失去意识,4-6分钟身体将遭受不可避免的伤害。如果在野外溺水很难被及时抢救。孩子如果真的不慎落入水中,千万不要惊慌,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自救,以便争取获救的机会。

首先,如果不习水性,应迅速把头向后仰,口向上,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如果旁边有空瓶子、木板、塑料泡沫等,要立刻抓住;其次,应及时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但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会产生一定的浮力,对溺水者有一定帮助。如果有人跳水相救,溺水者千万不可死死抱住救助者不放,而应尽量放松,配合救助者把自己带到岸边。

而溺水儿童被救上岸后,家长要迅速清除孩子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将溺水儿童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

如果孩子遇到有人溺水,自己切勿盲目施救,应该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向大人寻求帮助。

第一时间做好心理疏导

陈万霞说,如果孩子自己经历溺水或目睹溺水事件,家长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

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病理过程。出现的恐慌和焦虑,做噩梦、肠胃功能紊乱、不敢出门,看见水域会紧张等,都是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应激反应。

做为家长,从第一时间开始就要一直陪伴孩子。告诉孩子,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能调动自身力量抗击疾病和灾难。同时,家长在陪伴过程中,对孩子给予情绪支持,鼓励孩子进行情绪宣泄,允许孩子哭,允许孩子害怕,让孩子说出他的恐惧,这些都会减轻孩子的应激反应程度。

一般情况下,有了家长适当的心理疏导,孩子的这种心理危机应激反应会在1—2周内自行消退。如果2—3天内,孩子应激反应程度还比较重,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精神卫生中心,请专业医生进行咨询诊断治疗;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也需要进行专业治疗。

需要提醒是,在孩子遭遇这种危机事件后,家长要多用肢体语言抚慰孩子,拥抱、亲吻孩子,让他感觉父母的爱无处不在,也有助于孩子尽快恢复正常。

新闻推荐

【热门话题】让“让行”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徐可近日,广西钦州一则私家车不让行救护车的视频引发公众热议。视频中这辆载有出血休克孕妇的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遭遇前方...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